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全球危机中,未来半年内实体经济将低迷

(2008-10-27 08:28:33)
标签:

金融危机

股市

财经

分类: ◆ 焦点透视

  次级债引发,并因美联储及政府在危机初期处置不当导致了全球金融系统性的危机爆发。目前看,全球各国联手救市,主要是不能忍受经济倒退,不能忍受长期的通货紧缩。因此,无论美国还是欧洲,以大量输入流动性为主要的救市手段(向市场大量释放货币)。货币来源:一是发行债券,二是直接印钞票。

  如果世界各国再次联合降息半个百分点1-2次(美圆就降低到1-0.5%了)。那么对经济产生的刺激是有效的,同时释放的货币也是足够多的。

  通缩是短期的,通货紧缩可能仅仅出现在最近几个月;而通货膨胀是长期的,也就是说,在经历后面2-4个月通货紧缩后,再后面依旧是长期的通货膨胀。一是在纸币环境下,二是美圆、欧元、日元世界货币共同存在情况下,通货膨胀是主基调。
  
对中国而言,拉动经济的主要是三架马车:

  一是固定投资。目前住房投资大幅滑落,水泥、钢材等需求滑落。但是国家在铁路建设、能源设施建设上增加了公共支出,作为弥补。
  二是内需消费。消费惯性呈现一种惰性状态,衰减不大,但作为一个长期国策,短期对GDP的拉动作用不会体现出来。
  三是出口。出口的形势短期来看最为严重,尽管国家针对出口出台了一系列的积极政策,比如大幅提高出口退税率。但目前现在欧洲和美国都火烧眉毛,顾不了跟中国交涉升值问题了。

  总体而言,金融危机对中国和全球的实体经济冲击不可避免,未来半年内都将比较低迷。
  
——注:由于股票市场一般反应了投资者对市场的预期,与实体经济存在时间上的偏差,因此市场的长期价格底部会提前于实体经济的谷底出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