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末记事(录《资治通鉴》)——王审知有关篇

(2020-02-24 16:46:10)
标签:

河源十三坊

迎公太

王审知

民俗活动

分类: 古村保护

唐末记事    (录《资治通鉴》)

 王审知有关篇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四

中和元年(辛丑、 881年)

杨复光奏升蔡州为奉国军,以秦宗权为防御使。寿州屠者王绪与妹夫刘行全聚众五百,盗据本州,月余,复陷光州,自称将军,有众数万人;秦宗权表为光州刺史。固始县佐王潮及弟审邽、审知皆以材气知名,绪以潮为军正,使典资粮,阅士卒,信用之。(王潮兄弟始此,为潮废绪张本。)

注:唐末,黄巢起兵造反。群雄四起,屠夫王绪也拉起队伍。王潮本不是“一般百姓”,“县佐”应相当于现在“科局长”干部。王潮兄弟应是被“裹挟”入伍,王潮当了“军正”,并“信用之”,有点像《水浒》中的卢俊义上梁山一样。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六

中和四年(884年)

黄巢败

巢甥斩巢兄弟妻子首,将诣时溥;遇沙陀博野军,夺之,并斩言以献于溥。(黄巢乾符三年起兵为盗,至是凡十年而灭。)

初,黄巢转掠福建,建州人陈严聚众数千保乡里,号九龙军,福建观察史郑镒奏为团练副使。泉州刺史、左厢都虞候李连有罪,亡入溪洞,严击败之。镒畏严之逼,表严自代,壬寅,以严为福建观察使。严为治有威惠,闽人安之。

时黄巢虽平,秦宗权复炽。秦宗权责租赋于光州刺史王绪,绪不能给;宗权怒,发兵击之。绪惧,悉举光、寿兵五千人,驱吏民渡江,以刘行全为前锋,转掠江、洪、虔州,是月,陷汀、漳二州,然皆不能守也。(王绪之兵自此入闽,为王潮兄弟割据之资。)

注:王绪不能给秦宗权“租赋”,又怕秦打他。所以带领光、寿两州兵马并驱“吏民”南下,沿途“掠”江、洪、虔州。后打下福建汀州、漳州,但不能守。实际是流寇。

光启元年(885年)

王绪至漳州,以道险粮少,令军中“无得以老弱自随,犯者斩!”唯王潮兄弟扶其母董氏崎岖从军,绪召潮等责之曰:“军皆有法,未有无法之军。汝违吾命而不诛,是无法也。”三子曰:“人皆有母,未有无母之人;将军奈何使人弃其母!”绪怒,命斩其母。三子曰:“潮等事母如事将军,既杀其母,安用其子!请先母死。”将士皆为之请,乃舍之。

注:王绪是真正的“造反派”,自然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

有望气者谓绪曰:“军中有王者气。”于是绪见将卒有勇略逾己者及气质魁岸者皆杀之。刘行全亦死,众皆自危,曰:“行全亲也,且军锋之冠,猶不免,况吾属乎!”行至南安,王潮说其前锋曰:“吾属违坟墓,捐妻子,羁旅外乡为群盗,岂所欲哉!乃为绪所迫胁故也。今绪猜刻不仁,妄杀无辜,军中孑孑者受诛且尽,子须眉若神,骑射绝伦,又为前锋,吾窃为子危之!”前锋将执潮手泣,问计安出。潮为之谋,伏壮士数十人于篁竹中,伺绪至,挺剑大呼跃出,就马上擒之,反缚以徇,军中皆呼万岁。潮推前锋将为主,前锋将曰:“吾属今日不为鱼肉,皆王君力也。天以王君为主,谁敢先之!”相推让数四,卒奉潮为将军。绪叹曰:“此子在吾网中不能杀,岂非天哉!”

注:王绪妒贤嫉能,且猜忌残暴,被王潮取代是所必然。

潮引兵将还光州,约其属,所过秋毫无犯。行至沙县,泉州人张延鲁等以刺史廖彦若食暴,帅耆老奉牛酒遮道,请潮留为州将,潮乃引兵围泉州。

光启二年(丙午  886年)

王潮拔泉州,杀廖彦若。潮闻福建观察史陈严威名,不敢犯福州境,遣使降之,严表潮为泉州刺史。潮沈勇有谋略,既得泉州,招怀离散,均赋膳兵,吏民悦服。幽王绪于别馆,绪惭,自杀。

注:王潮打下泉州,留在了福建

《资治通鉴》  卷二百五十八

昭宗大顺二年(891年)

福建观察史陈严疾病,遣使以书召泉州刺史王潮,欲授以军政,未至而严卒。严妻弟都将范晖讽将士推己为留后。

《资治通鉴》  卷二百五十九

昭宗景福元年(892年)

范晖骄侈失众心,王潮以从弟彦复为都统,弟审知为都监,将兵攻福州。民自请输米饷军,平湖洞及滨海蛮夷皆以兵船助之。

景福二年 893年)

王彦复、王审知攻福州,久不下。范晖求救于威胜节度使董昌,昌与陈严婚姻,发温、台、婺州兵五千救之。彦复、审知以城坚,援兵且至,士卒死伤多,白王潮,欲罢兵更图后举,潮不许。请潮自临行营,潮报曰:“兵尽添兵,将尽添将,兵将倶尽,吾当自来。”彦复、审知惧,亲犯矢石急攻之。五月城中食尽,晖知不能守,夜,以印授监军,弃城走,援兵亦还。庚子,彦复等入城。辛丑,晖抵沿海都,为将士所杀。潮入福州,自称留后,素服葬陈严,以女妻其子延晦,厚抚其家。汀、建二州降,岭海间群盗二十余辈皆降溃。(言群盗或降或溃也,王氏自此遂据有七闽矣。)

注:攻下福州,王氏自此占据了福建

昭宗 乾宁元年 894年)

是岁,黄连峒蛮二万围汀州,(黄连峒,在汀州宁化县南,今谭飞磜即其地。)福建观察使王潮遣其将李承勋将万人击之;蛮解去,承勋追击之,至浆水口,破之。闽地略定。潮遣僚佐巡州县,劝农桑,定租税,交好邻道,保境安民,闽人安之。

注:“黄连洞蛮”应指原“土著”(有一些是畲民),说明汀州当时还是“蛮荒之地”。王潮已有很好的执政方针(劝农桑,定租税,交好邻道,保境安民)。

《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一

昭宗乾宁四年 (897年)

威武节度使王潮弟审知,为观察副使,有过,潮猶加捶挞,审知无怨色。潮寝疾,舍其子延兴、延虹、延丰、延休,命审知知军府事。十二月,丁未,潮薨。审知让其兄泉州刺史审邽,审邽以审知有功,辞不受。审知自称福建留后,表于朝廷。

注:这一年,王审知接替王潮掌权。

昭宗光化元年 (898年)

三月 己丑, 以王审知充威武留后

《资治通鉴》 卷二百六十二

昭宗光化三年 (900年)

二月,庚申,以西川节度使王建兼中书令。

壬申, 加威武军节度使王审知同平章事。

《资治通鉴》 卷二百六十六

太祖开平元年 (907年)

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上 (姓朱,名温,宋州碭山午沟里人。背黄巢归唐,赐名全忠。即位,改名晃。)

太祖开平三年 (909年)

四月,庚子,以王审知为闽王,刘隐为南平王。

注:这一年,王审知当了“闽王”

淮南遣使者张知远修好于福建;知远倨慢,闽王审知斩之,表上其书,始与淮南绝。审知性俭约,常蹑麻屨,府舍卑陋,未尝营葺。宽刑薄赋,公私富实,境内已安。岁自海道登、莱入贡,没溺者什四五。

注:王审知当上闽王仍然“俭约”,常常穿麻鞋,住的房子很简陋,吃的也一般。但实行“轻徭薄赋”政策,求“公私富实”。

《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二

庄宗同光元年(923年)   梁亡(唐天祐三年,梁受唐禅,岁在丁卯,三主,十七年而亡。)

《资治通鉴》 卷二百七十三

庄宗同光三年(925年) 闽王审知寝疾,命其子节度副使延翰权知军府事。

(十二月)辛未,闽忠懿王审知卒,年六十四岁,子延翰自称威武留后。(延翰字子逸,审知长子也)汀州民陈本聚众三万围汀州,延翰遣右军部监柳邕等将兵二万讨之。

注:这一年,王审知卒,享年六十四岁

明宗天成元年(926年)

闽人破陈本,斩之。

《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五

明宗天成元年(926年)

昭武节度使、同平章事王延翰,骄淫残暴,已丑,自称大闽国王。立宫殿,置百官,威仪文物皆仿天子之制,群下称之为殿下。赦境内,追尊其父审知曰昭武王。(为王延翰不终张本。)

注:王延翰“骄淫残暴”,难以持久。

闽王王延翰蔑弃兄弟,袭位纔踰月,出其弟延钧为泉州刺史。延翰多取民女以充后庭,采择不已。延钧上书极谏,延翰怒,由是有隙。父审知养子延禀为建州刺史,(延禀为周氏子,王审知养以为子。)延翰以书使之采择,延禀复数书不逊,亦有隙。十二月,延禀、延钧合兵袭福州。延禀顺流先至,福州指挥使陈陶帅众拒之,兵败,陶自杀。是夜,延禀帅将士百余人趣西门,梯城而入,执守门者,发库取兵仗。及寝门,延翰惊匿别室;辛卯旦,延禀执之,暴其罪恶,且称延翰与妻崔氏共弑先王,(诬以弑君父之罪。)告谕吏民,斩于紫宸门外。(唐都有紫宸殿、紫宸门,闽入僭倣其名耳。)是日,延钧至城南,延禀开门纳之,推延钧为威武留后。(王延钧,审知次子也)

注:王延禀、王延钧联手杀了王延翰,王延钧上台。

二年(丁亥、927年)

戊辰,王延禀还建州,王延钧送之,将别,谓延钧曰:“善守先人基业,勿烦老兄再下!”延钧逊谢甚恭而色变。(为王延禀再下攻延钧而败死张本。)

 

注:王延钧、王延禀最终反目,王延禀被王延钧设计杀死。王延钧上台后,“荒淫残暴”胜过其兄,且迷信鬼神,重用奸臣,滥杀无辜。大兴土木,建造“宫殿”,自称“皇帝”,不再“纳贡”。倒行逆施,最终被其子王继鹏所杀。王继鹏(王昶)上台后,同样不争气,最后弄得兄弟、叔侄之间互相残杀。“闽国”走向末路,最终被南唐所灭。这一段故事,由于篇幅所限,以后再补充。

唐末记事(录《资治通鉴》)——王审知有关篇

唐末记事(录《资治通鉴》)——王审知有关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