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屏南双溪镇掠影

(2020-01-18 11:24:12)
标签:

双溪古镇

屏南

分类: 古村保护

                  屏南双溪镇掠影 屏南双溪镇掠影

    屏南是个好地方,这里有出了名的“鸳鸯溪”和“白水洋”,有许多保护得很好的“古村落”和“古集镇”,还有集技术和艺术合一的历史文化遗产“木拱廊桥”。屏南由于有这些“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添彩,大大的增加了知名度。屏南到福州的高速公路通车后,从福州到屏南,行程只要两个小时,将来这里必将成为福州的“后花园”。屏南的发展前景是很乐观的。

    我去过两次屏南,游览了“鸳鸯溪”和“白水洋”,也参观了这里的一些古村落和木拱廊桥,印象非常深。全国都有名的屏南漈头“耕读文化博物馆”馆长张书岩先生、原屏南县政协副主席郑道居先生、还有当地文化人张书伟先生、吴文胜先生、陈俊孙先生等成了我的好朋友。他们非常热情的接待了我,陪我走村串户和翻山越岭,参观传统村镇和木拱廊桥。详细认真的介绍了屏南的历史文化和古村、古桥特色,还送了他们的个人著作和屏南县编写的介绍屏南的出版物:郑道居先生的《屏南文化遗产》、《屏南古民居》,吴文胜的《光阴里的炊烟》,陈俊孙的《屏南古代楹联选注》,还有《水韵屏南》、《漈头》等书。读了这些著作,我对屏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这里感情更深了,我真的希望能在屏南住下来,好好感受一下这里的山山水水和古村古镇传统文化的熏陶。

    屏南保存得很好且很有特色的“古村落”很多,如漈头、漈下、厦地等等,保存得比较好的传统集镇有出了名的双溪镇。双溪镇2007年被评为“福建省历史文化名镇”,还是“福建省十大最美乡村之一”。我的屏南朋友介绍我去看看双溪镇,因为这里不但有传统街区,而且有丰富的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因此我去了一趟双溪镇,匆匆来去,基本上是走马观花,看到的也只是浮光掠影,但是给我留下的印象还是很深的。

    双溪镇原来是“屏南县城”。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屏南建县,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屏南的“县府”所在地一直都设在双溪镇。所以,双溪有县衙,有文庙、城隍庙,有寺庙、佛塔,有“大户人家”的大宅院,如周家老宅、陆家老宅、薛家老宅,有宗族社会特有的祠堂建筑,如张氏宗祠、陆氏宗祠、薛氏宗祠等等。各种文化建筑、祠堂、大小宅院,和镇上的大街小巷,构成了传统古镇。现在保存下来的传统街巷有七条,保存了闽东北地区传统风貌的建筑有七万多平方米。

    在我所参观过的屏南的传统建筑中,双溪镇的民居老宅是比较有规模且独具特色的,也可以看出当年双溪的经济繁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郑道居先生所著的《屏南古民居》一书,详细介绍了屏南民居的房屋格局、装饰装修和精美的木雕、石雕、灰塑等工艺,其中相当一部分即为双溪镇各大宅院的实例。

    由于我的双溪之行,来去匆匆,还有其他原因,写不出更多的东西来。对双溪古民居有兴趣的博友可以看看郑道居先生的《屏南古民居》。本博文只能发一些图片,供有兴趣的博友分享。

    为什么说传统村落、集镇和有价值的传统街区是很有价值的文化遗产,值得保护?因为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历史留下来的文化遗产虽然很多,但破坏和遗弃的也很多。现在能完整保护下来的是很稀缺的“遗产”了,如果不好好保护,这一切都将很快失去,我们也就再无法寻觅我们老祖宗长期生活的踪迹。应该承认,这一点许多“发达国家”做得比我们好。在欧洲,我们到处都可以看到保留传统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小镇、传统民居,有一两百年的,有三四百年甚至更久的。他们对自己的家园保持原有风貌是很重视的,这一点应该值得我们学习。

屏南双溪镇掠影

屏南双溪镇掠影

屏南双溪镇掠影

屏南双溪镇掠影

屏南双溪镇掠影

屏南双溪镇掠影

屏南双溪镇掠影

屏南双溪镇掠影

屏南双溪镇掠影

屏南双溪镇掠影

屏南双溪镇掠影

屏南双溪镇掠影

屏南双溪镇掠影

屏南双溪镇掠影

屏南双溪镇掠影

屏南双溪镇掠影

屏南双溪镇掠影

屏南双溪镇掠影

屏南双溪镇掠影

屏南双溪镇掠影

屏南双溪镇掠影

屏南双溪镇掠影

屏南双溪镇掠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