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福建漳平永福的护厝式土楼

(2014-03-18 17:27:42)
标签:

漳平永福

土楼

河洛文化

旅游

分类: 古村保护

         福建漳平永福的护厝式土楼

 

永福是漳平南部的一个乡镇,海拔较高,周边崇山峻岭。永福现在是著名的花乡、茶乡,也是国家级的台湾农民创业园区,经济状况不错。

永福的传统民居是闽南风格的“护厝式民居”,由“四合院”与两侧的“护厝”组成。弧形起翘的“燕尾式”屋脊和“五行”弓型山墙,更加突出了永福民居的闽南风格。

永福也有土楼,而且是很有独特风格的土楼——护厝式土楼。

护厝式土楼是护厝式民居的一种变化形式。即以多层土楼替代中轴线位置的厅堂和庭院,两侧护厝保留,但功能变为以厨房餐厅和杂间为主,居住用房则都在大楼内。楼内底层中轴线位置依然为门厅、天井(庭院)、正厅,正厅两侧为偏房。沿庭院周边设置走廊、卧室、起居室、楼梯间,有的采用“单元式”,有的采用平均式。各楼层基本类同,有的楼层还有公共使用的楼厅。楼外多有大庭院和围墙。

护厝式土楼,有防卫功能,但由于有了护厝,不像永定一带的方形、圆形土楼那样封闭,居民生活质量会好一些。当然,土楼的防卫功能也就不如永定的方形、圆形土楼。

所谓“防卫”,是用以应对当地当时的社会条件的。永福的护厝式土楼,可以暂时性的躲避和抵抗战乱和社会动荡时的匪盗侵扰,没有长期封闭在内的打算,应该是适应当时的社会状况的。“护厝式”土楼的产生,和永福的土楼在整个民居建筑中只占少数,说明永福当时的社会治安条件相对其他土楼成群的地方要好。我想,这样解释比较合理。

以下介绍几座永福典型的护厝式土楼。

 

 清源传经楼   传经楼位于清源村,是一座两边带护厝的土楼。据传,此楼建于清乾隆年间,距今有两百多年。楼主人陈宝卿,“过番”(出国)做生意发了财,回家乡建了这座大楼。陈宝卿不但建了这座坚固而豪华的土楼,而且还办了几处书院,培养本村及自家子弟读书上进。陈宝卿重视教育,他的三子陈启华中了进士,还有后人得过举人等功名。这座土楼有“传经楼”的美称,是名符其实的。大楼前面原有象征功名荣耀的桅杆,可惜“文革”期间被毁了。

传经楼主楼三层,楼高12.6米,为方形土楼。楼内中间为庭院(天井),沿周边布置每层12个房间、两个楼梯间和前后两个大厅。底层入口处为门厅,庭院对面是重点布置的主大厅,主大厅用于祭祀和重大的家族活动,装修豪华,雕梁画栋,配以多幅楹联、匾额和各种浮雕,体现主人的社会地位和文化品位。

    主楼两侧是护厝,护厝设置餐厅、厨房、杂间和庭院,护厝共有6个厅,12个房间(传经楼合理居住为12户人)。外围是坚固的石墙和石窗。

主楼为土墙,墙厚达1.2米,石基出土面2.2米,主楼上面窗口狭小,是为防卫考虑的。楼内为木构架结构,抬梁式木构架、木隔间、木楼板、木栏板,重要部位都有雕饰。传经楼不是特别大的土楼,但是它是极为少有的保留闽南护厝式民居风格的独具特色的土楼,且装饰豪华、精美,是一处十分难得的文化遗产。

清源村鸣岡楼   鸣岡楼为二层土楼,两侧设护厝,也是闽南护厝式土楼,规模较小,后楼歇山顶,但很有特色,有永定五凤楼的样子。

鳌头燕山楼   燕山楼位于西山鳌头村,是一座带护厝又有后围屋的土楼。土楼三层,为方形土楼,中轴对称,楼内房间沿中间庭院周边布置。土楼外墙夯土墙,内部结构为木结构,同一般的土楼结构。燕山楼内部装修精美,木结构部分很多雕饰,类同于闽南风格的民居建筑。燕山楼的特点是它也是护厝式土楼,而后面呈弧形状设置一排平房围屋。这样,燕山楼就既有闽南护厝式民居的特点,又有客家围龙屋的特色,又是一座土楼。燕山楼的山墙采用闽南弓形山墙,护厝山墙也类似,高低呼应,也是特色之一。

 

福建漳平永福的护厝式土楼


福建漳平永福的护厝式土楼

福建漳平永福的护厝式土楼

福建漳平永福的护厝式土楼

福建漳平永福的护厝式土楼

福建漳平永福的护厝式土楼

福建漳平永福的护厝式土楼

福建漳平永福的护厝式土楼

福建漳平永福的护厝式土楼

福建漳平永福的护厝式土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