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独特的土楼——龙岩苏邦东洋楼

标签:
龙岩土楼旅游 |
分类: 建筑文化 |
http://s2/mw690/5ac0ef94gx6Cy1FiWNr41&690
东洋楼始建于清顺治七年(1650年),乾隆十三年(1748年)建成,占地6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耗费木材一千七百多立方米,夯土达七千多立方米,对于一个小村庄来说,是规模很大的工程。因此,从开工到建成断断续续花了八九十年时间。
东洋楼是一座布局比较特殊的土楼。土楼为方形,分内外两圈,呈“回”字形,内圈三层,外圈两层,四周是2.5米至3.0米的水沟(类似于“护城河”)环抱。外圈两层楼为居住用房,内圈为三层楼房,底层正对大门的厅堂是当地陈姓的祖堂,中间大型庭院河卵石铺砌。祖堂和庭院是祭祖等重要活动的场所,周边是房间,楼上每层均有厅堂和房间。整座楼由162个房间、3个大厅、3个角楼组成。
东洋楼住的都是陈姓居民,最多时住有三十几户,一两百人。当地陈姓约四百年前从连城隔川迁来苏邦,更早又是从永安迁到隔川。至今,当地人还有去连城和永安祭祖。
土楼,是当地移民在社会动荡不安时安身立命之所在,也同时记录了他们艰苦创业的历史。
东洋楼为土木结构楼房,内圈三层楼采用外墙、内隔墙都是土墙承重,不同于一般土楼仅外圈土墙的做法。木楼板,小青瓦木基层大悬挑屋面,同一般土楼。
该土楼近年来受到多方面的重视,已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