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梁父山·孔子梁父十翁:孙岳(照相)焦永成(歌谣)韩伟东(摄影)孟兆友(啦呱)

(2024-10-09 07:05:23)
标签:

天宝

分类: 杂谈

风雅梁父·精神家园

梁父山·孔子梁父十翁:孙岳(照相)焦永成(歌谣)韩伟东(摄影)孟兆友(啦呱)


梁父山·孔子

梁父十翁:孙岳(照相)焦永成(歌谣)韩伟东(摄影)孟兆友(啦呱)

至圣孔子为推行“礼乐、仁义、忠恕、中庸”之道,开始了他周游列国的讲学之行,让我们看到了他的好学,思变,谦虚,正直的伟人情怀,为天下大同做出了巨大奉献。

梁父山·孔子梁父十翁:孙岳(照相)焦永成(歌谣)韩伟东(摄影)孟兆友(啦呱)

剪纸:刘方红

一、登泰山而小天下

(一)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摘自《孟子·尽心上》

梁父山·孔子梁父十翁:孙岳(照相)焦永成(歌谣)韩伟东(摄影)孟兆友(啦呱)

(二)

相传,孔子登东山后带着他的学生,来到了拔地通天巍峨耸立环路似线的泰山脚下,他们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只管攀登不问高”的姿态,排除万难百折不挠地登上了泰山。孔子站在与天相融的极顶,放眼远望,只见天地一色不分彼此,不但开拓了眼界,扩展了胸怀,思想也有了质的突破。他不只以国家的兴衰为目标,而是以天下苍生的幸福为已任。

从东山到泰山,山外有山的现实让孔子反思和自省,知道了自己的位置和努力方向以及要达到的新目标。他那“跳出五行外,不在三界中”和“山登绝顶我为峰。”“天地之间我担当”的气魄与胆识以及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油然而生。

如何才能让使命得已实现,“著作等身”的他,就要求自己“博学于文”和“行万里路。”博众家之所长,集众人之所思,同时敬畏自然吸取营养,以此来完善仁政体系,让地球村和谐共处。

于是孔子决定要和“著作等身”的老子交流思想,寻找天下大同和推行仁政之道。

梁父山·孔子梁父十翁:孙岳(照相)焦永成(歌谣)韩伟东(摄影)孟兆友(啦呱)

(三)

圣人登临处,

起始红门路。

拾级而上攀极顶,

顿觉他山无。

居高视宇小,

世界装胸脯。

谋得教化理民策,

惠及众生福。


梁父山·孔子梁父十翁:孙岳(照相)焦永成(歌谣)韩伟东(摄影)孟兆友(啦呱)

二、二圣宫相会

(一)孔子带着他的学生,在徂徕山中走村过庄向人们推行仁政,虽然不怎么受欢迎,他却从来没有因为听讲者少,而影响他传播热情。他坚信留下火种一定有燎原之势。梁父山·孔子梁父十翁:孙岳(照相)焦永成(歌谣)韩伟东(摄影)孟兆友(啦呱)


摄影:韩伟东

孔子在高胡庄北的一个竹林茂密泉水奏琴的山凹,终于见到了正在此处悟道的老子。

明媚的阳阳光穿过层层松针与竹叶,斑斑点点洒在两位巨人的身上。

老子坐在七拐八绕勇往直前的溪水中的石头上,把脚伸在溪水里与鱼儿相戏。孔子在岸边,板板正正恭恭敬敬地向老子施礼请教和学习。老子也不以老师自居,两人便交流了起来。一个泱泱儒家的始祖,一个浩浩道家的滥觞,两人相见恨晚,促膝长谈如老朋友一般。他们相互学习,激烈碰撞,产生了心灵的火花。想互的启迪,催生了智慧的火种,“上善若水”,“智者乐水”,“治大国,若烹小鲜。”“学而优则仕”。成了的人类的经典。

梁父山·孔子梁父十翁:孙岳(照相)焦永成(歌谣)韩伟东(摄影)孟兆友(啦呱)

摄影:韩伟东

孔子礼赞老子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给我们留下“二圣宫”遗址。

两个巨人的相融为华厦民族不但树立了楷模,更重要的是为神州的发展铺设了一条光明之道。

梁父山·孔子梁父十翁:孙岳(照相)焦永成(歌谣)韩伟东(摄影)孟兆友(啦呱)

摄影:韩伟东

(二)

儒道至尊拔其萃,

徂徕圣地得相会。

侃侃而谈论长短,

道法自然仁礼推。

梁父山·孔子梁父十翁:孙岳(照相)焦永成(歌谣)韩伟东(摄影)孟兆友(啦呱)

三、登梁父山

梁父十翁:孙岳(照相)焦永成(歌谣)韩伟东(摄影)孟兆友(啦呱)

(一)

孔子和老子依依不舍地分手后,带着他的弟子在徂徕山的村庄里边讲学边往东行。他们从“寨山前”村想翻过豪山去梁父山前的寺庄,当孔子来到豪山的两顶之间时,往东一看顿感豁然开朗,从泰山到徂徕山,一直在山头耸立空间拥挤的山沟里仰视穿行,徂徕山的各个山头虽不算高,可还是遮挡了孔子的视线,被群山的挤压有一种要窒息的感觉。豪山虽然不是徂徕山的尽头,可朝东望去小山大地尽收眼底。登泰山而小天下那是一种意像,现在的俯视却是实实在在的呈现。在樵夫的指点下,他才找到了脚下那个小小的梁父山。

梁父山·孔子梁父十翁:孙岳(照相)焦永成(歌谣)韩伟东(摄影)孟兆友(啦呱)

从豪山上俯视梁父山

孔子看着脚下不起眼,近似平庸的梁父山,不知道柳下惠是怎么从此得到的和的智慧。他指着顶部浑圆,被鲜花覆盖,酷似窝头的梁父山,对学生们说,那就是柳下惠钟爱的梁父山。弟子们见梁父山与这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刚从让人仰视的泰山走来,第一次看到了能够俯瞰的梁父山,自然就产生了一些豪气或霸气。

梁父山·孔子梁父十翁:孙岳(照相)焦永成(歌谣)韩伟东(摄影)孟兆友(啦呱)

孔子来到了梁父山的西面,带着探求的渴望和好奇,也没找有没有上山的路,抬脚就上。此时登泰山的豪气还未消退,所以根本没有把梁父山的存在放在眼里,结果是不登不知道,一登才知道并不是他想象的那么轻松,那么可驯服,可驾驭。

梁父山·孔子梁父十翁:孙岳(照相)焦永成(歌谣)韩伟东(摄影)孟兆友(啦呱)

梁父山的西面不但荆棘丛生,毒蛇乱蹿,蚊飞虫爬,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还有断壁悬崖挡道。为此他不得不边驱赶毒蛇边挥打蚊虫,而且还得手脚并用,腾挪跳跃,迂回钻爬。登了没有多高孔子就有些体力不支了,不得不坐下喘吸一口,人的习惯都是面朝空旷之处,就是这一举动,让他有了一步一层天,步步风光无限的感觉。因为毒蛇的滑过,蚊虫的叮咬,让他对身旁的鲜花奇石也索然无味了。于是就放弃了这种享受,可叹可叹!

梁父山·孔子梁父十翁:孙岳(照相)焦永成(歌谣)韩伟东(摄影)孟兆友(啦呱)

摄影:韩伟东

这时又让一处绝壁挡住了他前进的方向,努力再三也无法突破。可返回另选他道,又是他最不愿意做的一件事情。就在孔子上也不行下也无路可选的时候,三只山羊从一石缝里钻了过来,接着牧羊人就站在了他的面前。在牧羊人的带领下,孔子抓着石头上顽强生长的一蓬蓬酸枣树,就是上边的圪针扎破了他的手,钻心的疼痛折磨着他,他也没有放弃,就像山羊一样钻进了一条缝隙里,七拐八爬终于找到了上山的路。孔子在感谢牧羊人的同时也说出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至理名言。

梁父山·孔子梁父十翁:孙岳(照相)焦永成(歌谣)韩伟东(摄影)孟兆友(啦呱)

摄影:韩伟东

根本没有引起孔子重视的梁父山,结果却让他付出了比登泰山还要多的艰难与周折。虽然登泰山不易,可总还是有道可寻,梁父山看似矮小也无峰,浑圆无棱,却无路可走,每上一步都要进行探索和开拓,且暗藏玄机步步惊险如踏陷阱。

孔子坐在一处很像椅子的石台上(见景点圣人座),回望山下,才知道刚才走过的地方是虽然险象环生,艰难曲折,可还是柳暗花明,绝处逢生,不由感慨万千。他总认为登梁父山容易登泰山难。小小梁父山却给了他看问题的新视角,并也巅覆了他的认知。

孔子触景生情,回想起自己的追求仁道之艰难,遂作《陵歌》以抒怀

梁父山·孔子梁父十翁:孙岳(照相)焦永成(歌谣)韩伟东(摄影)孟兆友(啦呱)

圣人座

(二)

一腿深,

一脚浅。

披荆带斩棘,

有惊亦有险。

貌似平庸莫小觑,

     攀其不亚登岳难。

梁父山·孔子梁父十翁:孙岳(照相)焦永成(歌谣)韩伟东(摄影)孟兆友(啦呱)

摄影:韩伟东

(三)

就在孔子感叹登梁父山只有征服和反征服时,牧羊人却道出了梁父山一体四面的特质。孔子听后觉得不可思议,拳头大小的梁父山会有如此神奇。于是他在牧羊人的指引下,从不同方位登了几次梁父山,果然是各有千秋,平缓,稍陡,通畅,险要一应俱全。是“和而不同”最好的注脚。这时他也深深地爱上了梁父山。向自然学习也成了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加坚定了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和“周游列国”的决心和信心。从此为他以后的讲学更有了针对性,做到了有的放矢。

梁父山·孔子梁父十翁:孙岳(照相)焦永成(歌谣)韩伟东(摄影)孟兆友(啦呱)

(四)

孔子从东山到泰山再到二圣宫再来梁父山,一路走来全是山,他却写就了《丘陵歌》,足见圣人这胸怀胆略。泰山的拨地通天和梁父山的匍匐与地形成了强烈对比。让他深深地体会到,山不在大小高低,都有奥妙之处,都有可取之处,都有学习之处,对此一定要对其怀有敬畏之心。

梁父山·孔子梁父十翁:孙岳(照相)焦永成(歌谣)韩伟东(摄影)孟兆友(啦呱)

摄影:韩伟东

(四)

小鲁小天下,

梁父不曾夸。

缘在群峦中,

个矮低海拔。

却有独特处,

引得君王察。

不宜咏其高,

只作丘陵嘉

梁父山·孔子梁父十翁:孙岳(照相)焦永成(歌谣)韩伟东(摄影)孟兆友(啦呱)

孔子在周游列国途经梁父山,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同时也提升了梁父山的历史地位。梁父山为感谢他就幻化出了“圣人讲学”的著名景点。

梁父山·孔子梁父十翁:孙岳(照相)焦永成(歌谣)韩伟东(摄影)孟兆友(啦呱)

丘陵歌

登彼丘陵。峛崺其阪。仁道在迩。求之若远。

遂迷不复。自婴屯蹇。喟然回虑。题彼泰山。

郁确其高。梁甫回连。枳棘充路。陟之无缘。

将伐无柯。患兹蔓延。惟以永叹。涕霣潺湲。

梁父山·孔子梁父十翁:孙岳(照相)焦永成(歌谣)韩伟东(摄影)孟兆友(啦呱)
梁父山·孔子梁父十翁:孙岳(照相)焦永成(歌谣)韩伟东(摄影)孟兆友(啦呱)
梁父山·孔子梁父十翁:孙岳(照相)焦永成(歌谣)韩伟东(摄影)孟兆友(啦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