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输血与血型         教学设计   赛课

(2009-10-14 14:11:28)
标签:

教学设计

校园

分类: 生物教学研究

第四章  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①了解正常人的血量 ②理解血型与输血的关系 ③模拟血型鉴定 ④了解无偿献血的有关知识 

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模拟实验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交流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对学生进行无偿献血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及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①模拟血型鉴定 ②无偿献血的知识  

教学难点:模拟血型鉴定  

二、教学模式:学案导学―――自主互助――实验探究―――达成共识――当堂达标

三、教学方法:学案导入实验探究

四、教学准备:

五、自主学案:学生课前完成导学问题:(5――10分钟)

1、你知道:血型的发现人是(    )。

2、ABO血型:人类的ABO血型系统有(  )(  )(  )(  )四种血型。

3、输血原则:应以输(    )为原则。

4、你猜一猜:成年人的血量相当于本人体重的(    )。

5、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    )制度,提倡(    )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六、教学过程设计:(40分)
 [环节一]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5分)

出示图片:四川地震时,有37万人受伤,许多人出血过多,生命垂危,你认为应该怎么办?

生:“输血” 、“包扎伤口”、“进行止血”等等,

师:可以随意输血给出血过多的人吗?引入“输血与血型”

引入课题板书:输血与血型。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环节二 ] 小组合作  探究解惑:(5分钟)

学法指导:

1、分组学习。同桌互相检查课前预习及作业情况。老师检查并且表扬优秀学生。

2、分组重点研究:出示目标

3、归纳我们小组总结:

我们知道了什么?

我们发现了什么?

我们想知道什么?

师:你是A,我是B,你是O(手势O),我是AB。

生同桌:你是A,我是B,你是O(手势O),我是AB。

研究红细胞的凝集反应。

4、小组反馈:

各小组同学预习自学中不理解的知识,相互讨论、交流,解决疑难,尽可能使每个同学把所要学习的知识都搞明白,并构建知识网络。(先对桌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再小组讨论,统一答案。要体现A帮B,B帮C的互帮互学原则。仍然解决不了的疑问,展示到黑板上,由全体师生共同解决。

2、要注意讨论的有效性,珍惜时间,及时解决问题,不要谈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5、小结:1、你知道:血型的发现人是(兰德斯坦纳 )。

2、ABO血型:人类的ABO血型系统有(  A )( B )( O )( AB )四种血型。

3、输血原则:应以输(同型输血)为原则。

4、成年人的血量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每次献血(200-300 )亳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5、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环节三 ] 设计实验合作探究  (15分钟)

大家太紧张了。大家跟我说,

我是A型血,我想把血液献给谁?

我是B型血,我想把血液献给谁?

我是AB型血,我想把血液献给谁?

我是O型血,我想把血液献给谁?

师:我是O型血,我的血液可以献血给----大家现在可以献血吗?不能。为什么?没有到达法定献血年龄18—55岁。因为学生正在成长,特别需要营养时期。我可以献血吗?为什么?是成年人。是成年人都可以献血吗?健康的成年人。长大后,你愿意献血吗?

那么,如果你知道自己的血型,可以用自己的血型试验。或者,四种血型选择一种,为自己的血型。想一想。

设想:你最想把自己的血液献给什么样血型的人?告诉同桌。

你最想把自己的血液献给什么样血型的人?能不能也告诉我,告诉大家。板书。

导入:兰德斯坦纳因为发现ABO血型系统,由此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从而获得诺贝尔奖。输血是什么?同型输血。同型办理血保证了输血的安全有效。如果不采用同型输血,会发生什么现象?你想知道吗?不妨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一下。

老师:我在讲台上准备了四种血型的血液:A、B、AB、O,以小组形式进行研究。

•        实验要求:

•        学生小组设计一个实验方案。

•        分析设计实验可能出现的结果。

•        实验探究验证,并小组讨论分析原因。

实验步骤

1、采血:用一个牙签微量采血一种设计血型,在载玻片上涂一层血液。

2、再用另一个牙签采血采血设计的另一种血型,在载玻片上原有血液涂层上再涂上一半血液。

3、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实验分析

1 什么血型之间实验?

2 实验结果是什么?

3 实验结论是什么?

1、学生小组设计一个实验方案。

2、分析设计实验可能出现的结果。

3、实验探究验证,并小组讨论分析原因。

4、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自己选择实验方式和材料和用具。

幻灯出示实验大致步骤:将选择的二种血液滴在载玻片上,晃动载玻片,观察血液之间是否会发生浑浊现象,判定血液之间的凝血情况。

实验后归纳:

1、通过实验,验证了什么?学生说明实验结果。4――6组。

2、填写学案中的三探究的表格。

3、读表格,大家会发现什么输血时应该注意什么?

归纳规律:由此我们得出人的输血原则是

输血时,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若少量输异型血需进行凝血实验。

ABO血型除了用于输血,还有什么用途?

收拾实验用品,放多媒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放松。

[环节五]交流碰撞互相学习5分钟)

学生演示:我准备了8个500ML的矿泉水瓶,用红墨水代表血液,让学生直观的感受血量的多少。 献血200毫升是多少。占总血量有多少。从一个瓶内倒出200毫升红水到量桶内,让学生观察比对。

问:哪一个小组的四个同学愿意和老师一同完成一个演示实验。

请一个小组四人站在讲台一旁。

师:同学们,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将自己的全部血液装在这八个瓶内,每瓶500毫升。总共是多少?

生:4000毫升。

师 :如果我失去几瓶血液,会危及我的生命?一瓶?二瓶?三瓶?
生:三瓶。

师 :如果我失去几瓶血液,我会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出冷汗现象?
生:二瓶。

师 :当你们长大了,如果我失去二瓶血液,(面对四个学生),你们哪位同学愿意为你们的老师奉献自己的血液?

生:我愿意。

师:(每生分发一瓶血液瓶)请拿出你们的诚意,勇敢地献血吧!

每生向一个1000毫升的量桶内倒入血液。

生1:我愿意献血100毫升。

师 :谢谢!鼓掌!

生2:我愿意献血200毫升。

生3:我愿意献血300毫升。

生4:我愿意献血400毫升。

师:(请同学回桌位)大家可以自己对比一下,一个成年人献血200――300毫升的血液,只是占身体总血量很小的一部分。通过实验,验证了什么?

学生:输血不会影响健康的,所丧失的血可以在短期内得取补充而恢复。

师 :每个人献出200――300毫升的血液,那会救活多少缺血的病人。(老师将学生献血集合在一个量桶内)看,这就是众人献血的力量。

谢谢!鼓掌!我为他们的精神所感动。

师:同学们,请为他们的无私献血的精神鼓掌。用你最真诚的话语,设计一个无偿献血公益广告。

 [环节五]、广告设计,拓展延伸:(5分)

展示献血证:这是我的献血证。献血是光荣的事情,用同学们表扬表扬我――你们的老师。用一名最优美的话语,号召更多的人为献血。

幻灯演示:献血会影响健康吗?学生齐读

据科学测定:人体的血液80%左右在血液循环系统内流动,20%左右的血液则贮存在肝,脾,肺等体内“血库”中,一次献血200—400毫升,仅占全身血量的5%-10%,这完全可以依赖自身的补偿和造血能力,及时动员贮存的血液补充到血循环中去,非但不会影响健康,而且可以刺激骨髓造血,有利于新陈代谢,因此说,献血不但利已有益健康,而且是利人的“善事之举”。

[环节六]、课堂检测(5分钟)

学习质量测评,计算成绩后,老师评价。

[环节七] 总结自己在这一节课学到了什么?(5分钟)

师:在健康状况允许的情况下,愿我们能够献出一份爱,让血脉相通,真情永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讲课的门道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