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自元间架结构九十二法》解释之八
今天是书法理论《黄自元间架结构九十二法》的37法-44法。有朋友问黄自元是个干什么的?哈哈,他是个写字的家,叫书法家呗。
黄自元(1873--1918),字敬舆,号澹叟,湖南安化县龙塘乡人,清末书法家,实业家。生于道光十七年(1837),清同治六年(1867)举于乡,次年殿试列第二(榜眼),授翰林院编修。瞧!人家翰林院的编修,书法家。学他的没有错的。
还有朋友提议说:老愚翁,正文用楷体字好吗?这朋友真好,像是懂书法的。可以的!黄自元的九十二法讲的就是楷书,用楷体合适。愚翁虚心接受坚决改正,现在就照此执行。
注:前几篇和这篇的蓝字不是黄自元的也不是我愚翁的。做个参照。
37、马齿法其拏钩之锋注射四点之半。马齿的钩锋,应对着四点之中。如:鸟、马、焉。
解释:什么是马齿法?象马的牙齿一样的东西就是马齿呗。你没有见过马的牙齿呀?那不要紧,记住指的是字中的四个点,写的有大有小的,犬牙交错就可以了。拏:读音ná
ㄋㄚ“拿”、牵引。拏钩:就是一横钩的笔画呀。一横钩的钩尖尖对着四点的中间。明白了吧?
38、上平之字宜齐首。上边为平画的字,其顶应相齐。如:师、明、既、野。
解释:一个字左右结构,分两个部首,在字体中要求和上边对齐一定要对齐,对整齐就好看哦。
39、下平之字宜齐足。下边为平画的字,应与底对齐。如:朝、故、辰。
解释:在一个字中,有的需要在下面对齐的,你就在心中预定好下底线,任何笔画别超过那个下底线哦。
40、重捺者须有缩有申伸。有几个捺画的字,应有缩有伸。如:谈、茶、黍。
解释:重是重复的意思,可不是重量的重哦。一个字中有重复捺这种笔画,不可以写的一样的长短。缩就是缩头乌龟那个缩,就要收点。伸就是伸展运动的伸。你说是延伸的伸吗?对呀。你知道怎么写了?那感情好,自己遇到重捺的字就安排好那长短吧。
41、叠趯(提同音,故书面用语,跳跃的意思)者当或挑或驻。有几个钩提的字,有的要挑起钩,有的要藏笔锋。如:禁、林、森。
解释:在一个字中,有重复的竖勾的笔画。应当或者挑个勾儿,或者预备挑勾而不挑出来,把那勾儿藏起了。你说什么?黄自元用一个跳跃的意思你明白什么意思吗?你知道是为了有变化让字写的好看。哎呀!你真聪明,写字就是要人看着好看的。要不怎么叫书法艺术呢。我们写好了就欢愉的跳跃吧。
42、上下钩趯者,下钩明而上钩暗。上下有钩提的字,下钩明显而上钩要隐藏。如:哥、柔。
解释:一个字中上下有竖勾笔画的,下边的勾儿要明显,上边的勾儿别让不见。就这个意思。在书法语言中竖勾的笔画叫趯(提),直写下来一体,就挑个勾儿,嘻嘻。
43、俯仰钩挑者俯钩缩而仰钩伸。有俯钩和仰钩的字,俯钩要短,仰钩要长。如;冠、寇、宅。
解释:一个字中有一个横勾和一个竖弯勾笔画的,写的时候要注意:把横勾儿写的像是俯下悄悄的看着自己的宝贝,别夸张,缩着哦。那就把竖勾儿写的伸展的要保护着自己的宝贝哦。
44、上占地步者听其上宽。以上部为主的字,应让上边宽。如:普、皆、齐。
解释:这条愚翁不想解释了,似乎再说有些多余了。听的意思只是听着不准说话的意思嘛。由着它宽就是了。O(∩_∩)O哈哈~
时间到了耶,预备跑了,你不跑俺跑了。再会!拜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