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的春节习俗
1911年辛亥革命前称新年,后更名为春节,是民问最隆重的古老传统节日。春节具体指农历正月初一,但自上年农历腊月(即十二月)二十三祭灶至正月十五日闹元宵,都属于春节期间。
http://s14/middle/5a9d95a4t7f7871e31ded&690
祭灶:指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俗称灶王爷上天日。当天吃糖瓜、芝麻糖、粘窝窝,为的是用糖瓜粘住灶王爷的嘴,不让它上天说人间坏话。从此日起准备过年,户内外大扫除,购年货、做新衣、杀猪宰羊、燕馍馍、花糕、炸丸子,备置酒席。民间流传着“糖瓜祭灶,年关来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头要柿饼,老婆要核桃”的歌谣。至农历腊月二十八日,家家门上贴对联、门神,正房供祖先,室内贴年画。建国后,人们虽不再怕灶王爷上天说坏话,但此俗仍沿袭着。
http://s2/middle/5a9d95a4t7f7885c553b1&690
除夕:指农历腊月三十日,此日外出的人一般都赶回家,晚饭吃饺子,谓团圆饭。建国前,有钱人家,正房供桌上烧香燃烛,门口挂红灯,一家人(或家族)坐在一起饮酒,放鞭炮,长辈给小孩钱,称“压岁钱”,有通宵不眠者,谓“守岁”。近年来看电视——春节文艺晚会,午夜传来新年钟声,顿时鞭炮声四起,人们欢声笑语。
http://s12/middle/5a9d95a4t7f788714ed1b&690
春节:此指正月韧一,俗称大年。家家起五更,吃饺子,放鞭炮,男女老少着新装。先跪拜祭祖,再向长辈磕头拜年,然后串街走巷互相磕头拜年,县城中不磕头,但也串门拜年祝贺。近年来也有的村搞团拜,免去串门之苦。从正月初二开始,家家忙于串亲走友拜年,设宴招待宾客,直到初七才见稀少。
http://s11/middle/5a9d95a4t7f78834f992a&690
元宵节:指正月十五,俗称小年,也叫灯节。节前传统的高跷、社火,花车,花船、抬阁、转阁、狮子、龙灯、武术等节目在城乡演出。这一天吃元宵、吃饺子,晚上放烟火、点花灯,孩子们齐集街头打灯笼。
元宵节过后,春节的各项活动结束。
摘自《大名县志》(1994年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