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离书法并不远
(2013-10-04 00:30:48)
标签:
文化 |
分类: 书法 |
中国五千年文明史,博大精深,璀璨瑰丽。在这一灿如繁星的历史文化长河中,中国书法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生命语汇表现了文字发展的历时沿革,并以其文化互补性阐释了中国经典文化的审美内涵。中国书法以汉字为载体,以毛笔宣纸为工具,以抽象符号为艺术特征的审美文化,
在“囊括大典、网络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校训中传承五千年文明的北京大学,具有丰富的书法文化历史资源。而这一重要的文化资料正在创化为重振“汉字文化圈”的新时代使命。在经历了“全盘西化”后的北京大学重新总结历史经验,坚持在“再中国化”中成为中国经典文化传承的重镇,进而将书法文化的全球播撒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为努力承续有序博大精深的北大书法,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在2003年应运而生,力求在文化书法教学中力求找回失落的文化精神和老北大学者们的学术风范,并致力于弘扬具有正大气象的经典书风,追求书法温润的人格内涵、恢宏的意义表达、美妙的诗意呈现与广博的人间关怀,以空灵、高迈、宏大、温馨构筑书法的精神生态。北大书法强调书法回归艺术本意——高妙心性、依仁游艺、立己达人、登高行远——以诊治现代性书法的精神疾患。北大书法着眼世界,追求全球化时代中国书法的世界性价值和高端前沿意义,使传统和现代能在年轻一代的心性价值上统一起来,使书法既有文化本土传承性,又在全球化时代成为人类共享的审美世界性,使东方美学与西方美学共同成为人类互动的生态美学。
今年,北大书法所成立十周年了。十年来,北大书法所培养坚持从高、深、精出发培养英才,坚持书法的文化性和中国性,为书法英才的成长提供最好的文化资源与学术平台。北大书法所自成立以来,除了招收博士生硕士生以外,还招收了书法高级访问学者约80名,并于2004年、2007年、2012年面向全国招收了三届“书法研究生课程班”学员约200人,目前已有数人获得北大书法硕士学位,学员中有近60名先后成为了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其中,中书协理事有近十名;2013年招收了“北京大学书法名师精英班”80名;金开诚、王岳川主编出版《北京大学书法所“文化书法”丛书》7本(北大出版社),王岳川主编出版《北大学术书法研究生书法精品集》20本(荣宝斋出版社);主编《北大书法报》近十期,创办北大书法刊物《书法中国》(公开发行);王岳川主编《书法》中小学教材20本;王岳川、金舒年、姚强著《中国书法》英汉对照版即将出版;开设“北大书法艺术网”网站;召开国际书法会议和举办国际书法展数十次(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并组织师生出访英国、德国、法国、美国、瑞士、捷克、印尼、古巴、牙买加、哥斯达黎加等国并举办书法展和书法文化讲座,传播中国文化和书法艺术。还同其他高校书法所联合办书法高研班,以让更多的书法爱好者得到著名学者书法家的现场指导。组织北大师生书法国内各省市巡展,传播文化书法理念。
当代书法应该多元化,但是多元不应没有文化主调!我们坚持在走进经典中重新体认发掘书法经典的当代意义,进而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经典。我们应从书法自觉和生命自审的晋帖魏碑唐法宋意中寻找书法文化基因,将魏晋风骨唐宋意韵作为审美风范整合进今日书法对文化传统的延伸中,使得书家在书写创新中融入自身生命对书法文化密码的理解,在书写中展现强烈的自我人格精神投注,从而将书法看成涵养人文情性的一种重要方式。简淡流美的书风带来的是新的生命境界,不滞于物的人生才是破除消费主义迷障的绝好方式,这也是“文化书法”特别强调走近经典走进魏晋的初衷。
北大文化书法致力于提升新世纪书法的文化品位,张扬书法艺术的文化意识。书法作为中国思想中最精微的部分,能够承载21世纪的独特的中国文化精神。北大书法所以得天下书法英才而教之为己任,立志通过振兴高等书法教育、倡导书法与文化的互动将中国书法世界化,并与书法高等教育军团一道开启一个崭新的书法文化时代!我们将克服“发现东方,文化输出”的艰难险阻,在“文化书法”漫漫长路中上下求索。
最后,对《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师生书法作品集》编撰中的几个问题加以说明:为了展示百年北大书法的原貌,本作品集选录了曾经在北大任教其后离开北大的部分教授的作品;因部分研究生联系方式变化,难以收齐所有学员作品,故而只选录了大部分研究生的作品;目录排序中的顾问、客座教授一般按年龄大小排序,一二三届研究生学员则以姓氏之拼音排序。特此说明。
最后,感谢天地大美艺术馆高锋先生对本作品集出版所付出的心血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