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槿,锦葵科木槿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别称里梅花、疟子花、篱杖花、喇叭花、白槿花、榈树花、大碗花、清明篱、白饭花、鸡肉花、猪油花、面花、佛叠花、鸡腿蕾、白牡丹、藩篱花、白玉花、灯盏花、朝开暮落花等,花色艳丽多样,有单复瓣之分,颇具观赏价值。
木槿通常作为绿篱栽植或者用以布置庭院。除了观赏价值之外,尚可抗二氧化硫、氟化氢等有害气体以及烟尘,是净化空气的优良树种,被誉为天然解毒机。
中国上古传说木槿花神为三姐妹:舜华、舜英和舜姬。诗经中便有文将木槿花喻作美女: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西汉毛苌传亦云:舜,木槿也。
木槿花期在夏秋季,朝发暮落,日日不绝,人称有日新之德。所以,韩国人称其为无穷花。
木槿花开时,纷披陆离,迎霞沫日,临风招展,光彩秀美,拂动绰约,宛若仙子,故受历代诗人赞颂不绝。
唐代崔诞融《槿花》:“槿花不见夕, 一日一回新。东风吹桃李,须到明年春。”说的是木槿花虽然朝开暮谢,但它却日日翻新,比起那一年才开一回的桃李,不知要强多少倍。
园花笑芳年,池草艳春色。犹不如槿花,婵娟玉阶侧。芬荣何夭促,零落在瞬息。岂若琼树枝,终岁长翕赩。(李白《咏槿》)
木槿花开畏日长,时摇轻扇倚绳床。初晴草蔓缘新笋,频雨苔衣染旧墙。十旬河朔应虚醉,八柱天台好纳凉。无事始然知静胜,深垂纱帐咏沧浪。(钱起《避暑纳凉》)
秋舜晚英无艳色,何因栽种在人家?使君自别罗敷面,争解回头爱白花?(白居易《白槿花》)
风雨禅思外,应残木槿花。何年别乡土,一衲代袈裟。日气侵瓶暖,雷声动枕斜。还当扫楼影,天晚自煎茶。(薛能《寄题巨源禅师》)
夜合朝开秋露新,幽庭雅称画屏清。果然蠲得人间忿,何必当年宠太真。(金朋说《木槿花》)
群玉开双槿,丹荣对绛纱。含烟疑出火,隔雨怪舒霞。向晚争辞蕊,迎朝斗发花。非关后桃李,为欲继年华。(杨凌《咏槿花》)
元朝舒頔的五排诗《木槿》:爱花朝朝开,怜花暮即落。颜色虽可人,赋质无乃薄。亭亭映清池,风动亦绰约。仿佛芙蓉花,依稀木芍药。炎天众芳凋,而此独凌铄。

也有人因木槿朝开幕落的特性,而视其为抒情植物,借寄伤感悲切。例如清代叶申昔的《清平乐•木槿》:紫英琼萼,名向葩经托。比似红颜多命薄,休怨朝开暮落。花奴羯鼓无双,唐宫夏日初长。曾傍研光绍帽,舞残一曲山香。
李商隐的《槿花》:“风露凄凄秋景繁,可怜荣落在朝昏。未央宫里三千女,但保红颜莫保恩。”这是借木槿叹红颜薄命。
唐代刘庭琦《咏木槿树题武进文明府厅》:“物情良可见,人事不胜悲。莫恃朝荣好,君看暮落时。”这是借木槿叹人生沧桑。

木槿为药食两用植物。花瓣凉拌、炒制、油炸、烹汤均可,质地脆嫩,爽滑可口,清香宜人,具有润燥除湿热之功效,是一种天然保健食品。嫩叶亦可食之。不过,我没有吃过。
食用木槿花,《诗经》中早有记载。福建汀州一带拌面炸制而成的油炸木槿花,花形依稀存在,色香味俱全,乃花宴上的珍馐。因此,那里的人们称木槿为面花。安徽徽州有名的木槿豆腐汤,系木槿花与豆腐放在一起煮制而成,食之花香,豆腐鲜嫩,香滑可口。
木槿花语为:坚韧、质朴、永恒、美丽,温柔的坚持。1990年,韩国奉红心单瓣木槿为国花。
木槿与扶桑、芙蓉葵等容易混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云:扶桑产南方,乃木槿别种。其枝柯柔弱,叶深绿,微涩如桑。其花有红黄白三色,红者尤贵,呼为朱槿。
朱槿是扶桑的别称。下方链接的相关博文《槿艳繁花满树红》有一组。木槿与朱槿同科属,花型类似。单瓣的容易区分:木槿花蕊短粗,柱形;朱槿花蕊细长,顶端像刷子。复瓣的无法从花蕊区分,只能观察叶片:木槿叶片棱状卵形,浅三裂;朱槿叶片广卵形,边缘锯齿状。木槿耐寒,为落叶灌木或者小乔木;朱槿则是常绿灌木,多生长在温暖地区,北方养植冬天需移植到室内。
本组亦为以前年度精选图片。木槿是夏秋季花卉,这个时候放上来有些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