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晶莹剔透的山茱萸果

(2013-09-12 08:47:17)
标签:

北美

街心花园

山茱萸

重阳节

辟邪翁

分类: 花鸟虫鱼
晶莹剔透的山茱萸果
街心花园里有两树红玛瑙般的果子,大小若枣,垂垂累累琳琅满目,晶莹剔透色泽诱人。

晶莹剔透的山茱萸果
从未见过更别提辨识此物。上网查了一下,果实形态有些像胡颓子,但叶片大不一样。

晶莹剔透的山茱萸果

在树下转来转去,寻觅拍摄目标。浆果上镜,心萌欢喜,尤其是那些逆光下几近透明的颗粒。

晶莹剔透的山茱萸果

博学植物的四季馨香告知此乃山茱萸。查看网络图片,果然不错。在此深表谢意

晶莹剔透的山茱萸果

资料上介绍,茱萸,又名越椒、艾子,香气辛烈,具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等功能。

晶莹剔透的山茱萸果

茱萸有草木本之分。木本包括吴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3种,均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可入中药。  

晶莹剔透的山茱萸果

        山茱萸成熟果实别名山萸肉、药枣、枣皮、蜀酸枣、肉枣、薯枣、鸡足、实枣、萸肉、药枣、天木籽、山芋肉、实枣儿,药食兼用,补肾功能突出

晶莹剔透的山茱萸果


        人将九月九日重阳节又称为登高节、茱萸节、茱萸会。这一天,按照中国民间风俗,人们除登高望远,畅饮菊花酒外,还要身插茱萸或佩带茱萸香囊,以祛邪辟恶。晋代葛洪《西京杂记》中记载,汉高祖刘邦的宠妃戚夫人于每年重阳节头插茱萸,饮菊花酒,食蓬饵,出游欢宴    


晶莹剔透的山茱萸果

        国魏曹植 《浮萍篇》:茱萸自有芳,不若桂与兰。《西京杂记》卷三: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酒,令人长寿。清吴伟业 《丁亥之秋王烟客招予西田赏菊》诗:秔稻将登农父喜,茱萸徧插故人怜。《风土记》记载: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上,辟除恶气而御初寒

晶莹剔透的山茱萸果

      重阳节与茱萸的关系,最早见于《续齐楷记》中的一则故事:汝南人桓景随费长房学道。一日,费长房对桓景说,九月九那天,你家将有大难。破解办法是家人各做一个彩色袋子,里面装入茱萸,缠于臂上,登高山,饮菊酒。桓景一家人依此而行。傍晚回家一看,鸡犬牛羊均已死亡,全家人因外出而安然无恙。从此,茱萸辟邪的习俗便流传下来
      费老道肯定深谙医术。严重怀疑,鸡犬牛羊的死亡是其派人做的手脚,以期证明自己的伟大光荣正确,并借机卖药敛财

晶莹剔透的山茱萸果
       萸雅号辟邪翁。重阳这一天,人们采摘茱萸枝叶连带果实装入红布缝制成的小囊佩带身上,用以辟除邪恶,是古代常用的防疫方法。

晶莹剔透的山茱萸果
        插佩茱萸之风,唐代很盛行。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吟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甫的《九日蓝田崔氏庄》曰: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储光羲《登戏马台作》中云:天门神武树元勋,九日茱萸飨六军。描写南朝宋武帝刘裕在重阳节宴群僚于戏马台,将茱萸当作犒赏全军的奖品。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相赠佩带的。

晶莹剔透的山茱萸果
     维还有另一首相关诗歌《山茱萸》:朱实山下开,清香寒更发。幸与丛桂花,窗前向秋月。

晶莹剔透的山茱萸果

        戴茱萸囊的目的还在于除虫防蛀。因为过了重阳节,就是十月小阳春,天气有一段时间回暖;而在重阳以前,秋雨潮湿,余热尚未退尽,衣物容易霉变,又是桂花盛开之时,民间称之为桂花蒸。这时,需要防虫。茱萸有小毒,有除虫作用,制茱萸囊的风俗正是这样来的。

晶莹剔透的山茱萸果


       元以后,佩戴茱萸的习俗逐渐稀见。重阳在早期民众生活中强调的是避邪消灾,随着生活状态的改善,人们不仅关注现实,对未来也给予更多期盼,祈求延寿长生。因此,延寿客(菊花)的地位最终盖过避邪翁(茱萸)。这大概也是现今广众包括我在内不识茱萸的原因吧。


晶莹剔透的山茱萸果

        从重阳节身插茱萸、饮菊花酒,联想到端午节悬艾叶、饮雄黄酒。前者是春夏交替,后者是秋冬更换,均为疾病容易流行时节,反映了先人们预防疫情的科学思想。

晶莹剔透的山茱萸果


        到山茱萸,还有一则故事。战国时期赵王患颈椎病,一位山民进贡名为山萸的红色小果。赵王大怒,说将俗物当贡品是为不敬,命人将山民重重杖责。三年后,赵王旧病复发颈痛难忍,一位姓朱的御医用又黑又干的东西煎汤给赵王内服,果核做枕头。赵王病愈后问朱御医用的是什么灵丹妙药,朱御医回答就是山民进贡的山萸果。赵王听后大喜,令大种山萸。为表彰朱御医的功绩,将山萸更名为山朱萸,后来人们将山朱萸写成山茱萸


晶莹剔透的山茱萸果


        萸在唐宋咏重阳的诗词中时常可见。这些诗词主要有四方面内容:佩带茱萸囊于臂肘,插茱萸于发冠,饮茱萸酒,以茱萸节、茱萸会代称重阳节


晶莹剔透的山茱萸果


除了上面提到的王维、杜甫和储光羲的诗句外,再择选几首,以佐配图片


晶莹剔透的山茱萸果


       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堕,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唐 李煜《谢新恩》)


晶莹剔透的山茱萸果

        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雨歇亭皋仙菊润,霜飞天苑御梨秋。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漫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唐 王昌龄《九日登高》)


晶莹剔透的山茱萸果

     点楼头细雨,重重江外平湖。当年戏马会东徐,今日凄凉南浦。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宋  苏轼《西江月》)

晶莹剔透的山茱萸果

想到的是,在北美见识了山茱萸,并由此通过网络对重阳节和茱萸文化加深了了解

晶莹剔透的山茱萸果

        见古籍、古诗中提及人们在重阳节佩带的到底是哪一种茱萸,网络上的资料亦无特定指向,且偷梁换柱般的解释相当混乱

晶莹剔透的山茱萸果
        有人根据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推断:山东指华山以东,就是现在的山西陕西一带,乃山茱萸盛产之地。王维的老家在山西蒲州。植物志中描述,吴茱萸、食茱萸、草茱萸的地理分布均于秦岭以南,故插茱萸民俗的有关植物是山茱萸

晶莹剔透的山茱萸果
        我对上述推断不以为然。山茱萸没有辛辣香气,药性亦不能祛邪辟疫,吴茱萸倒比较符合条件。茱萸文化盛行后,插佩茱萸或许仅具象征意义,不出产吴茱萸之处以山茱萸替代才成为可能。

晶莹剔透的山茱萸果
中秋佳节和九九重阳节都要到了,用这组喜兴的红果子提前给博友们送去美好的祝福。

晶莹剔透的山茱萸果
晶莹剔透的山茱萸果
晶莹剔透的山茱萸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再拍大丽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