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定园出来已经中午,到附近的丝绸博物馆里转一圈儿,又去逛千年古街七里山塘,顺便在那里吃些东西。
苏州是江南著名水乡,城内河网交错,街衢纵横。晚唐诗人杜荀鹤有诗云:“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道尽古城之繁华。于众多街巷中,山塘街被誉为姑苏第一街,因为它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其格局可充分体现苏州街巷特点,且与诸多名人轶事相关。

河路并行的山塘老街位于城西北,东连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红楼梦》第一回中语)闾门,西接吴中第一名胜虎丘,全长三点六公里,街面建筑精致典雅,粉墙黛瓦,疏朗有致,乃古城风貌精华之所在。
该街始建于唐代宝历年间。公元825年,大诗人白居易任苏州刺史后,疏河筑堤建成此街。山塘河的开凿和山塘街的修建,大大便利了灌溉和交通,这一带遂成热闹繁华市井。苏州百姓非常感激白居易,在其离任后,将山塘街称为白公堤,还修建了白公祠,以资纪念。


前门沿街,后窗临水,跨河楼道连接两边。

山塘河水轻缓流,乘画舫,听丝竹,可谓一声柔橹一销魂。
白居易曾赋诗《武丘寺路》,描述了唐代时山塘景象:自开山寺路,水陆往来频。银勒牵骄马,花船载丽人。芰荷生欲遍,桃李种仍新。好住湖堤上,长留一道春。

门票上印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有西湖,苏州有山塘。两处好地方,无限好风光。赏全七里景致泛轻舟,阅尽姑苏繁华行山塘。

此处店肆林立,会馆齐聚,既有百年老字号松鹤楼、采芝斋、五芳斋,也有苏绣大师工作室、桃花坞刻年画社等前店后坊。


山塘街一向为历代文人墨客和朝野名士所钟爱,曾留下许多吟咏之作。清乾隆帝对山塘街更是分外青睐,他赋的诗中,提到山塘的就有九首。1761年,乾隆在太后七十大寿时,于北京万寿寺紫竹院旁沿玉河仿建的苏州街,就是以山塘街为蓝本的。1792年,乾隆帝又在御苑清漪园(即现颐和园)万寿山北建造一条苏州街,亦为山塘街之翻版。这两条街后来均毁于战火。1986年,颐和园重建苏州街,使七里山塘的风貌再现于京华。

山塘街可免费游览,倘若对明大学士吴一鹏故居、安泰救火会、古戏台、江南船文化博览馆、苏州商会博物馆等景点感兴趣,则需购45元一张的门票,许多游客因不知晓这一点而被绑架。说实话,除了吴一鹏故居之外,其他景点没啥意思。
定园和山塘街固然值得一看,但车夫误导未去虎丘,又拉着由后街吴一鹏故居处进入山塘,而不得不购买门票,其中必有猫腻。过后知晓,不免窝火。车夫面相憨厚,缘何如此?身至江浙,便借用江浙人氏蒋介石先生那句出名的詈言恭敬奉上:娘希匹!

寒山寺在城市的另一端,始建于梁天监年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因唐代高僧寒山子曾驻锡于此,得名寒山寺,又因张继一首《枫桥夜泊》诗歌,而闻名天下。
前往途中,见到一片黑瓦白墙的别墅,很漂亮。车夫说,这别墅均价一万二,当地许多官员住在这里。由此看来,苏州的房价不高,当地百姓有福了。



这里宝塔高耸,佳木参天,殿宇焕新,佛像庄严。
寺内有108吨重法华钟和中华第一诗碑。


千年古刹,香火极盛,佛像都漆得金碧辉煌。

佛经曰: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增。




很久以前,交通不便,人们都是乘船沿着这条河前往寒山寺进香。由此上溯不远,即可见张继在《枫桥夜泊》一诗中提到的枫桥,可惜未下车拍照。

寒山寺正门外的河水若清澈一些,这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便完美无瑕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