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可欺之以方,难罔以非其道
(2009-05-20 13:11:06)
标签:
君子校人情理小技鲁迅杂谈 |
分类: 文化杂谈 |
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悠然而逝。” 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校人出曰:“孰谓子产智,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故君子可欺之以方,难罔以非其道。
君子可欺之以方,难罔以非其道。这句话其实按照意思应该说成这样,“君子可以方欺之,难以非其道罔之。”意思就是说君子可能会被“方术”所欺骗,但是却很难为别人非议自己遵循的法则所迷茫。“方”与“道”是相反的两个词,方者,末道小技也,偶尔受之欺骗,实乃平常之事,人生天地间,术业有专攻,很难说不受别人欺骗;然而道者,乃人生遵循之信条也,自然是无论何时何地都不会为别人、环境的影响而变动。斯之谓者,乃得君子之真意也。君子者,有崇高的人生准则,不论知音几许,环境多恶劣,都会坚持到底,这就是《道德经》所谓“圣人披褐而怀玉”的强大自信。
出自《孟子——万章上》。舜的父母还有弟弟象讨厌他,骗他下井,然后将井封了。孟子的意思是因为舜孝,所以这样的欺骗是允许的。
例如鲁迅在内山书店闲聊时,一位自称曾听过先生课的女学生跑来找鲁迅借钱,说是有同学游行时被捕,需要钱去赎人。鲁迅想了想,掏了100元(相当于现在2000-3000元)借给了那女子,那女子道谢就走了。旁边的内山老板提醒鲁迅,从这女子说话的神态和眼神,不象是真的,为何还要借钱呢?鲁迅叹息说,我也知道,但万一她说的是真话,的确有学生正等着这钱救命呢?
我觉得,鲁迅之事,就是“君子可欺以其方”的最佳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