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尚红尘亦净土
文/徐巍
“徐巍,你没事吧?开始谈禅了?在你们那么一本物欲横流的杂志上?”一个朋友听说我们《时尚•COSMO》11期的主打专辑是灵修,客座主题是谈禅后讥笑我说。
哈,看看我们这期杂志,是够物欲的:专访台湾最火辣性专栏女作家,探讨男人什么时候才玩够?提升职场能见度,15招变身万人迷……可是,又怎样?我反讥朋友说:“你没事吧?脑子跟个榆木疙瘩一样死,物欲我所欲,禅亦我所欲,谁说二者不可得兼?”
矛盾吗?可这不就是我们每一个人自身生活的真实写照吗?我们渴望自己美丽、性感、富有,拥有好工作、好男人、好生活……可是无论我们得到还是没得到,在追求的过程和得到的瞬间,我们的心灵始终在探求一些冥冥中存在的终极的意义:我为什么有时候觉得挫败空虚?什么样的幸福是我追寻的?拥有金钱一定会让人快乐吗?……有时候我们忙碌得没有时间想,但常常这些问题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悄悄浮上我们的心海。
我以前的思维跟我那个榆木朋友一样,就是简单的二元论:物欲和精神追求来个大PK,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而今天,我已经释然:赚钱是人生目标吗?其实这不是对错是非的考虑,而是足不足够的考虑。价值观不是要排斥某些价值,而是要排列各种价值,定出优先顺序。
所谓人对灵魂的追求,不是完全排斥物质,如果那样,我们会陷入另一种焦虑,而是问问自己——人生只拥有物质就足够了吗?也许就是这一点点的不足感,我们才走在了追求灵魂安顿的路上。也正是坚信每一个人内心深处都有这样的矛盾和渴求,我才一直在《时尚•COSMO》这样一本“物欲横流”的杂志上开辟一点点心灵安处之所,我相信,真正热爱《时尚•COSMO》的读者会有共鸣,读到时会发出会心的微笑。
再说,灵魂、宗教、信仰听起来很悬吗?其实之所以想做这个选题,是因为最近面临生死之事有一些困惑,更重要的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发现周围的宗教信徒越来越多,有时候甚至感觉现在说自己学佛或信基督很时尚似的,很多人流行腕上戴一串佛珠,都说自己皈依了这个上师,那个法师……他们在迷茫的时候开始信仰宗教,然后就像找到了拐棍一样,我常常怀疑这是不是真正的信仰。
上大学时,一个教外国文学的老师在谈到宗教信仰时的一段话一直以来对我有很深刻的影响,他说:宗教就好像是天上的月亮,不同教派就好像指向月亮的手指,重要的不是手指,而是天上的月亮。这个月亮其实就是“爱”。我问老师:宗教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吗?老师回答:宗教不是圣战的武器,不是逃避的绿阴,宗教是当我们内心强大的时候,去跟上帝佛祖对话,发现我们彼此照耀。
所以一直以来,我始终相信,佛也好,上帝也罢,其实就是觉悟的人,信佛就是信自己,当我们追寻爱,追寻那些真的善的美好的东西,我们已经走在信仰的路上。人性提升了,就达到了神性。自己不努力健全,只是妄想把自己托付给什么渺不可及的神明,那岂不是要累死神仙?
所以世界就是一个大的道场,心灵的修习是没有时空限制的,在印度可以修炼,在时尚也可以修炼。男女、性、名牌、财富……哈哈,有时候,我觉得这个道场对人的历练更大呢。哪里是红尘?哪里是净土?我想,当你的心能做到不粘不黏,云卷云舒,红尘亦是净土吧。
所以,亲爱的榆木,为什么在我们这本“物欲横流”的《时尚•COSMO》里不可以谈禅?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所占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