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心减肥史
文/徐巍
有一天和一个娱乐圈的编辑吃饭,八卦起娱乐圈的潜规则,在座的我们都一脸不屑,她却笑笑说:“咳,其实看开了,和谁睡不是睡啊,如果能带来功名利禄,为什么不呢?”她说这话的时候,我正陷入另一场激烈的思想斗争——天天声称减肥的我已经第三次把筷子伸向一盘极好吃的肉菜,正斗争要不要再夹一块。她看出了我的犹豫,笑笑说:“夹吧,夹一块和夹两块有什么区别?看开了,吃几块不是吃啊?”
哈哈,有时候想想,人生真能看开也许烦恼就少了吧,可是,真的看得开吗?睡完男人换来功名内心还是渴望一点温暖,过嘴瘾吃完第三块肉马上陷入自责——食色性也,在本性问题上这点纠葛还真是不容易过关。可是换个角度,人之所以为人,不就是在人性上这一点点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吗?有点纠葛也算是优点吧。
最终,我还是夹了那第三块肉。
我第一次下决心减肥是因为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所有见到我的人都一脸惊喜状说;“哇,你瘦了。”虽然这是时尚圈类似“你吃了吗”的标准招呼语言,但我还是悲哀地了解到一个事实——我真的是胖了——谁会对瘦子这么恭维?想想大学时自己连续多少年保持94斤体重的辉煌史,我暗下决心:我就不信我回不去!!
我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我要把自己浑圆形身材减成最流行的Kate
Moss式骨感身材,不减出锁骨誓不罢休;我买裤子都买小1号的美其名曰“减肥后穿”,以便给自己施加压力;我还买了很多暴露晚装,憧憬着自己穿上它们时的迷人风采;尤其生完孩子后我更下狠心,三个月产假后我要以“魔鬼身材”复出让时尚圈人大跌眼镜,3个月,2个月,1个月……结果呢?很可惜,我还是在人间,没有变成魔鬼,我
当年买的“梦想服装”还躺在衣柜里做梦,我的锁骨仍然没有暴露出来。每当我们做服装修饰身材选题的时候,我常常成为反面样本,当我向编辑求救:“有品位没身材有解决方案吗?”她们都很绝望。
可是别以为我的减肥计划完全失败了!因为常年制定计划,我还是给了自己相当的约束,乐观的一面是,虽然没有减成Kate
Mose,我的浑圆身材倒也没有再扩张。而且因为既有节制,又偶尔放纵,我的减肥旅程充满了快乐。
更重要的是我发现一个秘密:身材也是有密码的,除非恶减或暴吃,你是什么样的身材基本不会走样。所以停止向完美体重看齐吧,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感体重”——无论胖瘦,那个让你感觉刚刚好,有减肥动力又没有影响你自信的体重。与其瘦身不如修身——让自己紧致,光泽,弹性,健康,这比你减得面容憔悴,一脸菜色强。想通了这一点,我再也不憧憬自己变身成骨感模特。
也有人质问我:你是《时尚·COSMO》杂志主编,你们时尚界不就是宣扬“瘦是王道”吗?你们为什么不做以胖为美的选题呢?我的回答是:在时尚界,瘦就是王道——瘦人穿衣服相对好看,时尚圈把它变成极致呈现在你面前,这是时尚圈的规则;在现实世界,瘦也是王道——过度肥胖被认为是贫穷和没品位的标志,这是社会残酷的潜规则。再说胖人真的美吗?身体不健康不说,不懂节制的纵欲更不值得鼓励。
质疑这些也许有社会学的意义,然而就个体而言,人生的最有趣之处,不在于社会上有多少规则,而是我们自己有多少选择!抱怨时尚圈让你变瘦,那看日本相扑呢?你又想变胖吗?你也太没有自己的定力和勇气了吧。
所以,我仍然会走在充满快乐的减肥路上,我也不想马上就看开,我仍然会憧憬自己穿上“梦想衣服”时的美丽样子,为了这个梦想能够成真,我已下定决心——
下次,我绝不夹那第三块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