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问候语的改变看社会的进步

(2009-09-05 12:16:20)
标签:

问候语

住房

人们

吃饭问题

农业社会

出行问题

工业社会

商业社会

分类: 商业价值

国人讲究礼貌与中国是文明古国直接相关,与熟悉的人见面经常打招呼,相互问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见面的问候语的变化,反映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

一、农业时代以“吃饭”为主的问候语

农业时代的人们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吃饭了吗?”“吃什么?”“吃的够吗?”这些语言充分反映农业社会的人们以农业生产为主,以解决温饱为最基本的需求,人们相互问候几千年,成为一种习惯,所以老人们还是关心晚辈们的生活,问寒问暖,见面相互问候吃饭问题实属正常,也没有必要改变。

二、工业时代以“出行”为主的问候语

人们在习惯使用以吃饭为主的问候语的同时,开始使用新的问候语,“怎么还不买车?”“开什么车来的?”“买车了吗?”人们关注出行的方便是社会的进步,不是长期停留在吃饭的层次上,中国人为此付出了相当长时间的努力,到现在为止有车族还是极少数,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随着社会的进步,道路的完善,人们见面问候汽车和出行是非常的正常。

三、商业时代以“住房”为主的问候语

正当中国人准备购买汽车时,工业社会衰退,商业社会加快步伐前进,以住房为主的商业时代正在被人们所认同,人们见面时问候语又有新的变化,“有房吗?”“买房了吗?”“住在那儿?”住房成为人们的头等大事,住房的好坏和居住的环境是人们最为关心的话题,是拥有资产的代名词,住房的问候会伴随着其它“吃”和“行”的问候,持续相当长时间,逐渐转向以住房为主的问候,反映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