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宣纸与书画纸的辩识

(2012-01-08 19:59:53)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宣纸与书画纸的辩识作者:年年都

转载:

                     宣纸与书画纸的辩识

 

  宣纸――我国手工纸中最著名的一种,它与浙江湖州的毛笔、安徽屯溪的徽墨和广东肇庆的端砚一并被誉为中国的“文房四宝”,驰名海内外。1981年主管文房四宝的轻工业部二轻局发文通知全国:“……除安徽泾县用青檀为原料生产的名纸称作宣纸外,其他地方应使用书画纸为名,以免影响宣纸声誉”。确实,正宗的宣纸只在安徽泾县生产,工艺独特,产量不大(红星宣纸集团2009年的产量在580吨-620吨之间),是书画家们喜爱并珍视的书画创作用纸。另有一种外观与宣纸非常相像的则是普通书画纸,两种纸的共同点是都具有吸墨性(生纸)。时至今日,众多书画爱好者对二者的实质性区别与认识几近空白,宣纸经营市场上鱼目混珠的情况甚为严重,不少厂家仍在“书画纸”上盖上“宣纸”的鉴印,蒙骗消费者,以获取利润。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成为行业内的潜规则。长期以来,消费者一直被蒙在鼓里,往往上当受骗。

  宣纸与书画纸虽有类似之处,但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原料成份;二、制作工艺;三、使用效果;四、保存时间。

  宣纸的原料是青檀树皮(安徽省是青檀树的主要产地)和沙田高杆稻草(处理后俗称燎草,在宣纸中起着增强绵软性的作用),这种原材料配比已沿袭近千年,至今不变。宣纸的制作过程分两个阶段:原料制作和纸张制作。原料制作的特点在于:生产周期长,制作工序多。采集到的青檀皮和稻草先要用山泉水浸泡,经石灰浸渍、蒸煮、拣选、摊晒,加上日晒雨淋,露天漂白等自然加工,使每一根青檀皮,每一根稻草都洁白如棉,柔而有韧,原料制作方告结束。仅次一项就需耗时8―10个月。可以说,宣纸的独特,首先在于它的原料独特。纸张的制作工艺,自唐代以来一直保持传统的手工操作,采用竹帘过滤抄捞法进行捞纸,火墙烘烤干燥;在检验工序,更是逐张目测手检。宣纸之所以倍受书画家的青睐,就是因它具有其它纸类无法与之相比的润墨效果。由于采用特殊的工艺和特殊的原材料制作而成,因而有吸附墨粒、扩散墨液、水走墨留的独特效果。宣纸的润墨效果主要体现在:一是润墨匀称,无论是重写还是轻描,都能显示清晰的层次。画家们在作画时,这种“墨分五色”的层次感尤为重要。二是数笔相交,均留笔痕。笔痕交叉处,浓淡有致,不糊不漫,能充分展示线条笔力之美。浓墨乌而鲜艳,淡墨淡而不灰。不仅如此,宣纸在着墨后,由于自身的青檀皮纤维分布均匀,不含杂质,从而不变形、不起拱、不起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宣纸的耐久性也是由自身的原材料特性所决定的。原材料经过反复的石灰浸渍、蒸煮和长时期的日光雨露漂白后,化学反应趋于稳定。青檀皮及燎草中容易产生质变和虫蛀的木质已被消除,且青檀皮的坚韧纤维使得纸张坚固而耐久,抗老化。现保存完好的历代书画艺术珍品、古籍、文献、印谱等,历千年而不腐,就是宣纸“纸寿千年”最好的佐证。

  普通书画纸,只是一种具有润墨特性的普通纸张。无论是它的原料成份,还是制作工艺、使用效果、保存年限,和宣纸都不可同日而语。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书画重新受到大众的喜爱,书画爱好者日众,书画用纸需求量骤增,而由于宣纸价高且供不应求,书画纸也就应运而生。目前书画纸的主要产地为浙江富阳(多为竹浆所制)、四川夹江(多为衰草所制)和安徽泾县。起初的书画纸原料五花八门,有龙须草浆、木浆、竹浆、废纸浆等,书画纸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近年来,书画纸大多采用由湖北、河南两地所产的龙须草纸浆板作原材料。书画纸现时的年产量仅泾县一地就逾5000吨。龙须草是一种野生的草本植物,我国黄河以南的丘陵地带生长较多。每年秋季叶落之际,也就是龙须草收割之时。农闲之际,村民将收割龙须草当作一项副业,售给造纸厂换取经济收入。造纸厂家将龙须草制成纸浆板,再售到各地,用来制造书画纸或文化用纸。龙须草的制浆过程,是通过破碎、打浆、漂白、烘干等,机器流水作业。由草变浆,只需二到三天时间。龙须草的成浆工序简单并经过强化处理,所以,它的杂细胞、杂物质含量多,不可避免地影响纸质。由于龙须草的性质较柔软,被制作成浆板后,只要用水浸泡,就会很快溶解。书画纸厂家购回浆板后,由浆板浸泡成糊状,用打浆机将其打匀,即可入槽抄捞。同样,由浆板制成书画纸,也只需三天时间,也就是说,从龙须草到书画纸,它的全过程只有五六天左右。至于书画纸的润墨性能,则完全在于其自身的易溶特性。和宣纸相比,书画纸的润墨形式表现为:不规则、不均匀,毛刺明显,且难于表现层次,只是一味地渗透。初学书画者用来练书法较多,如用来练习绘画,效果就不够理想。最重要的一点,在纸的抗老化及耐久方面,同宣纸的“墨韵千秋”、“纸寿千年”相比,书画纸无法望其项背,它的保存寿命只在十几年间,存放时间一长,就会出现发黄变色的现象。如保管不当,短时间内就会褪色、虫蛀、一触即破。而宣纸存放一段时间后,由微黄反而渐变成玉白了,这于燎皮的本色内质有直接关联。

  一些书画爱好者发现,他们在八十年代中期用书画纸创作的作品,现不少已面目全非,褪色严重,墨色发灰,纸张变酥变脆。那么,如何识别宣纸和书画纸呢?

  一是肉眼分辨法,好宣纸都不是很白,而是呈微黄之玉白色。拿纸对着光亮透视,你会发现宣纸上面密布着云朵样的丝状物,这些丝状物,就是檀皮纤维,还能发现燎草的筋丝(一张纸上总能有8到10条2―3毫米长)。而龙须草制作的书画纸大多只能发现有芝麻大小的点状疙瘩,是浆板打浆过程中没有彻底打散遗留的,每张纸最少有5-20个左右。另纸张的颜色大多由于添加漂白剂而表现得过于洁白。

  二是着墨法,用笔把较淡、淡、较浓、浓的四种墨色画于纸同一处,观察纸的受墨效果。如果是宣纸,它能清晰地显示笔痕与层次,墨晕洇化均匀细致,而书画纸,在笔痕交叠处显得模糊,纸张起皱明显,墨晕洇化粗糙呈锯齿状。

  三是从手感上看,好的宣纸有”软如棉”之称,触摸上去有细腻的感觉;另不妨试试,书画纸拎起空中抖动,会发出哗哗的脆响声,而好宣纸抖动的声响小且“发闷”。再则,把好宣纸揉成纸团再摊开,会皱而不破,韧而平滑,好似触摸绸缎。

  四是看价格,一刀(100张)四尺的普通书画纸现价只要80~150元左右,而真正的宣纸一刀(100张)四尺的现价要360~500元以上;近年红星厂研制的特皮精品四尺宣纸,出厂价已达1280元/刀。由于价昂,需要购买宣纸时,最好是选购如“红星”、“汪同和”、“汪六吉”、“ 双鹿”、“ 曹光华牌”等知名厂家的品牌,并认清商标与防伪标记。

  建议:为节约学习成本,平时练习可用书画纸,创作用正宗宣纸。

  附:宣纸的品种分类

  宣纸品种按原料配比分类:可分为棉料、净皮、特净三大类。

  一般来说,棉料是指原材料檀皮含量在40%左右的纸,较薄、较轻;净皮是指檀皮含量达到60%以上的;而特皮原材料檀皮的含量达到80%以上。皮料成分越重,纸张越能经受拉力,质量也越好;对应使用效果上就是:檀皮比例越高的纸,更能体现丰富的墨迹层次和更好的润墨效果,越能经受笔力反复搓揉而纸面不易破损。这或许就是为什么书法用棉料宣纸的居多、画画用净皮特皮类宣纸居多的原因之一,并不是不能用净皮、特皮纸写字,而是棉料宣纸已经基本能够满足书法的需要了。书画界普遍认为:用于书法,棉料比净皮效果好,用于绘画,净皮要好于棉料,画山水画以特净为最优,耐皴擦和多次积墨。 宣纸的种类及其在书画中的应用

  宣纸因安徽宣城生产书画纸而得名,宣纸已成为中国书画用纸的代名词。现在生产宣纸的地方除了安徽外,还有四川的夹江宣、浙江的富阳宣和温州的皮宣等。

  宣纸的种类市场上有很多名称,有时会令人眼花缭乱,尤其是初学者更是无所适从。其实归纳起来并不复杂,可以一目了然的。

  按加工方法分类,一般可分为生宣,熟宣、半熟宣三种。

  生宣的品类则有夹贡、玉版、净皮、单宣、棉连等。生宣是没有经过加工的,吸水性和沁水性都强,易产生丰富的墨韵变化,行泼墨法、积墨法,能收水晕墨章、浑厚华滋的艺术效果。写意画多用它。生宣作画虽多墨趣,但落笔即定,水墨渗沁迅速,不易掌握。尤其用淡墨水写时,墨水容易渗入,化开。用浓墨水写则相对容易。故创作书画时,需要掌握好墨的浓淡程度及行笔速度,方可得心应手。

  熟宣加工时用胶和明矾等涂过,(我们经常将其合起来说“胶矾”)有了明矾就会使水墨留在纸面上,失去了生宣的吸水性和沁水性。胶的作用是将明矾固定在宣纸上。由于胶矾的作用,纸质较生宣为硬,吸水能力弱,墨和色不会洇散开来。因此特性,宜于绘工笔画或书写蝇头小楷,而非水墨写意画。其缺点是久藏会出现“漏矾”或脆裂。熟宣可再加工,珊瑚、云母笺、冷金、酒金、蜡生金花罗纹等皆为由熟宣再加工的花色纸。

  现在市面上的熟宣主要有以下几种:

  蝉翼――纸质很薄上面撒有细细的云母;

  云母――用净皮加工的熟宣,撒有云母;

  冰雪――较云母厚些的撒有云母的熟宣;

  清水――没有云母的熟宣。

  半熟宣也是从生宣加工而成,吸水能力界乎前两者之间,煮椎宣、玉版宣即属此一类。另外还有用生宣制作的洒金、洒银宣也是半生熟的。由于要将金银颗粒粘固在宣纸上需要在纸上刷胶,这层胶也不同程度的破坏了生宣的吸水性,使其具有半生熟的特性。

  宣纸按用料配比不同,又可分为棉料、皮料、将净三类。其中又有单宣、夹宣、二层、三层等之分,规格上有4尺、6尺、8尺、丈二、丈四、丈八等。 一般来说,棉料是指原材料檀皮含量在40%左右的纸,较薄、较轻;净皮是指檀皮含量达到60%以上的;而特皮原材料檀皮的含量达到80%以上。皮料成分越重,纸张更能经受拉力,质量也越好;对应使用效果上就是:檀皮比例越高的纸,更能体现丰富的墨迹层次和更好的润墨效果,越能经受笔力反复搓揉而纸面不会破。如果您是写书法一般用棉料就可以了,不是书法不可以用净皮和特净,只是书法相对不要求有丰富的水墨效果和很强的拉力,棉料足以。明白了宣纸的类别就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了。

  造纸的主要源料多为植物纤维,以竹与木为主,木之纤维柔韧,制成纸,吸墨较强;竹之纤维脆硬,所制之纸,吸墨性较弱,故以此分为两大类:

  弱吸墨纸类:多系竹纤维制成,纸面较光滑,墨浮于表面,不易慢开,所以色彩鲜艳。以牋纸类为主,如澄心堂纸、泥金牋,还有今之洋纸也属之。

  澄心堂纸:为南唐李后主所使用之名纸,与廷圭墨齐名。特性平滑紧密,有「滑如春冰密如玺」之称,为弱吸墨纸之上品,差一点的称玉水纸,次差的称冷金牋。「轻脆」,即其特性。

  蜀牋:据说西蜀传蔡伦造纸古法,所产蜀牋,自唐以来颇富盛名,如薛涛牋、谢公牋等。据说其地水质精纯,故其纸特优。「谢公牋」以师厚创牋样得名,因有十色,又称十色牋。「薛涛牋」则因涛得名,但此种彩色牋纸,虽系遵古法制成,染色易败,不能传久,为应酬把玩罢了。

  藏经纸:藏经纸乃佛寺用以书写或印制佛经者,又名金粟牋,有黄白两种。

  明清人常用之泥金牋、蜡牋,今天已很少见,冷光牋虽为表光之最下者,也很少见了。今天一般都用日本制的鸟子纸,但价格昂贵,又不能持久,实在也并不实用。

  强吸墨纸类:多系木质纤维所制,吸墨性强,表面生涩,墨一落纸,极易漫开,书写常加浆或涂蜡,光彩不若牋纸鲜明,较为含蓄,以宣纸类为主。虽然较晚出现,但今已取代牋纸,成为最名贵的书写用纸。

  宣纸与彷宣:今日最名贵之书写用纸便是玉板宣了。玉板宣,合桑、短节木头、稻杆与檀木皮以以石灰浸之制成,吸墨性最强,质地最优。宣纸以安徽宣城而得名,但宣城本身实不产纸,而是周围诸地产纸,皆以宣为散集地的原因。

  继续来讲名贵的玉板宣。这种纸可不是人人有办法用的,因为它非常吸墨,所以运笔过慢的人,用的就很辛苦了:只要笔稍停,墨就会渗出来,形成一个大大的墨团!但也有人利用它的特性,写出别有风味的字,像包世臣的淡墨书,齐白石的大笔写意画等。

  因为宣纸过于吸墨难写,所以就有人加以改良:或用砑光,或加胶矾,还有加浆而成的。经过改良之后的宣纸吸墨性略减,比较容易书写。

  毛边纸、元书纸与棉纸:宣纸昂贵,一般习字时多用毛边纸。这种纸本来是用于印书的,但因为纸质好,有人买了书之后裁来练字,所以称为「毛边纸」。此纸所用原料,以竹为主,色呈牙黄,质地精良,和我们今天中小学生习字簿所用的机器制毛边纸有很大的差距。元书纸和毛边纸近似,但今已无闻。本省所制的棉纸也可以算是这一类,质地渐佳,颇具韧性,价格亦不甚贵,可以做为习字用。

  在使用宣纸前,先要了解一下所用宣纸的性能。如果纸质好而且比较绵厚,墨汁中要兑以清水调匀后使用;如果纸质好而且比较绵厚,墨汁中要兑以清水调匀后使用;如果纸质较薄,墨汁中可少兑甚至不兑水使用。也可先用毛笔蘸些墨汁在所用宣纸纸角上点一下,看其墨汁洇出速度及大小范围,如果洇的快、且范围大,说明纸质薄,墨要浓一些,书写速度要快一些;如果墨点洇出速度慢且范围小,说明纸密质厚,墨可适当稀一些,书写速度放慢些。有的宣纸纸质较差,墨迹会灰,要用浓墨书写,不然,字会缺乏精神。

0

后一篇:琴人合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