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慧眼看书 |
说来惭愧,彤妈不是那种酷爱读书之人,但因为有了彤同,彤妈疯狂买书,读书,每晚的亲子阅读已经成了我和彤同晚饭后的固定节目,除了和彤同宝贝一起看书外,彤妈最近也是恶补育儿知识,开卷有益真是一点没错,下面的四套书让彤妈我受益非浅,忍不住要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分享: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这本书讲的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方法与技巧,不仅适用于父母与孩子其实也适用于我们成人之间,它教会我们换位思考,让我们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去与孩子对话,并与孩子产生理解与共鸣,我想如果我们这些做父母的都能学透书中的方法,我们的孩子一定会顺利的度过她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包括青春的判逆期,父母与孩子会抹平代沟,减少孩子许多成长的烦恼,说中提到:“说教和批评会产生距离和怨恨。”这句话让我联想到自己的成长,的确是这样的,但是这也是做父母的很容易犯下的错误,我必须时时谨记这句话,因为我希望彤同能把妈妈当成无话不谈的朋友。
《爱和自由》、《捕捉儿童敏感期》这两本孙瑞雪老师的书,想必大家已经非常熟悉了,我就简单说一下我自己的看了书的感受,看了《爱和自由》我很受震撼,我甚至觉得自己之前是多么的无知,我对孩子了解的是那么少,我庆幸我在女儿一岁多就看到了这本书,要不我岂不是会在彤同身上犯下很多错误,就是那种习惯的思维定式导致的错误,还常常让我浑然不觉,摘录下孙瑞雪老师告诫父母们的这段话与大家共勉:你以为你爱孩子,你想象你可以爱孩子,你认为这就是爱孩子,和你真的爱孩子是有差别的。也许,你需要停下来看:你是不是基于你的想法,你的恐惧,你的焦虑,你的习性来爱的。这可能就意味更爱你的想法,更爱你的恐惧,更爱你的焦虑,更爱你的习性。爱就是爱,恐惧就是恐惧,焦虑就是焦虑,认为就是认为,一切如是。我们要学会从一切如是中将爱剥离出来,你的孩子才真正可以接到爱的礼物。因为我们一生能够给予孩子的,只有一样,那就是爱!还有那句:如果你不理解孩子的形为,那么就给她自由,我觉得这真是我们这些成年人需要做到的,虽然很难。《捕捉儿童敏感期》让我了解到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个敏感期串连起来的,理论上与《爱和自由》相同,在孩子的每一个敏感期要让孩子做她们自己想做的事情。看了这两本书,我不再制止彤同撕纸、扔东西、翻衣柜等等。我相信只在给她爱和自由她一定会成长为一个心智健康的孩子。
有了彤同我爱上了读书,并从中受益,我要感谢我的宝贝,让我和你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