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我受益非浅的育儿书

(2009-12-03 08:26:15)
标签:

杂谈

分类: 慧眼看书

说来惭愧,彤妈不是那种酷爱读书之人,但因为有了彤同,彤妈疯狂买书,读书,每晚的亲子阅读已经成了我和彤同晚饭后的固定节目,除了和彤同宝贝一起看书外,彤妈最近也是恶补育儿知识,开卷有益真是一点没错,下面的四套书让彤妈我受益非浅,忍不住要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分享:

让我受益非浅的育儿书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是教育专家尹建莉的教子手记,我想很多妈妈都已经非常熟  悉了,但还是想说说我看这本书的体会,首先我觉得这是一本实用的育儿工具书,因为作者不仅提出了让人耳目一新的教育理论,还有很多简单实用的操作方法,写得是孩子从出生到成人所遇到的一系列成长问题及处理策略,当然有些并不适合现在的彤同,但是看这本书,总能让我想起自己的成长经历,这些问题迟早都会出现,这些方法也都能用的上,真得是值得所有妈妈学习,其中书的第一章“如何提高爱的质量”中介绍的“打针有些疼,不要捉弄孩子,给小板凳揉揉痛”这些方法已经被我在养育彤同的过程中得到实践并颇有效果,彤同前些日子感冒推拿打针,我就是按照书中介绍的方法去做的,我告诉彤:咱们一会要去找阿姨给你推拿一下,还要让爷爷给打针,不会很疼,你不要害怕,妈妈会一直陪着你的。我不知道我这样说彤同是否能听的明白,但每次我说的时候,她都会“啊,啊”的应着,而且推拿时彤同果真也就不哭,打针时会哭上一两声,但一拔针就好了,不象诊所里的其他孩子,哇哇的哭个不停。还有“给小板凳揉揉痛”,这个问题我们常遇到,并且容易犯习惯性的错误,就是孩子碰到桌子或摔倒,为了转移她的注意力,我们常会说:“你打它,打它”我以前也那么做过,看了书以后,我就会对彤同说:“你走路时要小心一点,好好看着,你看你碰了桌子,它也会很疼的,给它摸摸吧。”我发现这样说同样可以转移她的注意力,并且可以培养起孩子勇于担当的责任心与爱心。还有书中提到了“被魔杖点中的孩子学习能力强”,很有吸引力的标题,我想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会成为那个被魔杖点中的孩子,那就要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这就是魔杖,看了这个以后,我就更注意为彤同选书,读书这事,亲子阅读我会一直做下去,直到我的宝贝能开始自主阅读。

让我受益非浅的育儿书《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这本书讲的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方法与技巧,不仅适用于父母与孩子其实也适用于我们成人之间,它教会我们换位思考,让我们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去与孩子对话,并与孩子产生理解与共鸣,我想如果我们这些做父母的都能学透书中的方法,我们的孩子一定会顺利的度过她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包括青春的判逆期,父母与孩子会抹平代沟,减少孩子许多成长的烦恼,说中提到:“说教和批评会产生距离和怨恨。”这句话让我联想到自己的成长,的确是这样的,但是这也是做父母的很容易犯下的错误,我必须时时谨记这句话,因为我希望彤同能把妈妈当成无话不谈的朋友。

 

让我受益非浅的育儿书

《爱和自由》、《捕捉儿童敏感期》这两本孙瑞雪老师的书,想必大家已经非常熟悉了,我就简单说一下我自己的看了书的感受,看了《爱和自由》我很受震撼,我甚至觉得自己之前是多么的无知,我对孩子了解的是那么少,我庆幸我在女儿一岁多就看到了这本书,要不我岂不是会在彤同身上犯下很多错误,就是那种习惯的思维定式导致的错误,还常常让我浑然不觉,摘录下孙瑞雪老师告诫父母们的这段话与大家共勉:你以为你爱孩子,你想象你可以爱孩子,你认为这就是爱孩子,和你真的爱孩子是有差别的。也许,你需要停下来看:你是不是基于你的想法,你的恐惧,你的焦虑,你的习性来爱的。这可能就意味更爱你的想法,更爱你的恐惧,更爱你的焦虑,更爱你的习性。爱就是爱,恐惧就是恐惧,焦虑就是焦虑,认为就是认为,一切如是。我们要学会从一切如是中将爱剥离出来,你的孩子才真正可以接到爱的礼物。因为我们一生能够给予孩子的,只有一样,那就是爱!还有那句:如果你不理解孩子的形为,那么就给她自由,我觉得这真是我们这些成年人需要做到的,虽然很难。《捕捉儿童敏感期》让我了解到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个敏感期串连起来的,理论上与《爱和自由》相同,在孩子的每一个敏感期要让孩子做她们自己想做的事情。看了这两本书,我不再制止彤同撕纸、扔东西、翻衣柜等等。我相信只在给她爱和自由她一定会成长为一个心智健康的孩子。

有了彤同我爱上了读书,并从中受益,我要感谢我的宝贝,让我和你一起成长!

让我受益非浅的育儿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