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万里路Ⅰ:在路上

(2011-07-16 13:45:33)
标签:

旅行

行路

生活

感悟

杂谈

分类: 生活

    6月18日,北京,

    6月18日-19日,北京-成都,火车距离2083公里,

    6月19日,成都,

    6月19日,成都-青城山,往返,火车距离130公里,

    6月20日,成都-重庆,火车距离315公里,

    6月21日,农历五月廿日,生日,重庆-昆明,飞行距离649公里,

    6月22日-23日,昆明-成都,火车距离1171公里,

    6月24日,成都-太原,飞行距离1173公里,

    6月24日,太原-北京,火车距离508公里,

    6月24日-7月5日,北京,毕业,

    7月5日,北京-新加坡,飞行距离4453公里,

    7月6日-8日,新加坡,亚欧基金会国际会议,

    7月9日,新加坡-北京,飞行距离4453公里,

    7月9日-14日,北京,

    7月14日,北京-太原,火车距离508公里,

    7月14日,太原-祁县,汽车距离86公里,

    7月14日,祁县,

    6月18日-7月14日,26天,先后身在北京、成都、重庆、昆明、新加坡、太原、祁县六地,行程共15529公里。

 

    四年前的八月,是我人生第一次出远门儿。那时我刚经历了高考的洗礼,作为幸存者,意气风发,负笈远行。在赴京的列车上,我倚着车窗,望着漆黑的夜色,对自己说了一句话,“我喜欢行路,不喜欢到达”。现在来看,这话说的实在矫情,也许是只有十八岁的少年才能拥有的文艺。只是在之后四年的岁月,却也对自己当初说的这句话有了越来越深的理解。

    旅行,总被赋予太多浪漫的含义。提到这个词,脑海中浮现的是古时文人骚客的曲径通幽或海阔天空,也是现代故事里失意青年的孤独之旅,或是甜蜜情侣的浪漫之行。总之让人神往。然而在这快节奏的拥挤的物质的现代社会,那种浪漫的旅行又越来越显得不切实际。社会的膨胀中再没有仙风道骨的名山大川让人寻访,过度的商业开发使得一切显得千篇一律,同时所谓风景名胜处的人山人海人拥人挤让人失去了孤独或浪漫的心情。剩下能做的也不过真的就是“到此一游”,买点哪儿都有卖的纪念品,顺便拍张照片留个影,以便能够向别人证明,我来过。于是,虽然Travel Agency 在中国还被称为“旅行社”,但旅行实质上已堕落成了从自己呆腻了的地方到别人呆腻了的地方,旅游,甚至花钱买罪受。

    相比于把身体送到另一个陌生的地方简单的经历,旅行的真正意义在于心灵的行走与感知。

    行路,总是使人联想到路途艰辛,风尘仆仆。然而这一路风尘,也许反而有更多旅行的乐趣。漫长的列车穿过一个个隧道,跨过一条条河流,长途大巴驶过一个个村庄和一个个收费站,飞机在云层之上,外面是黑夜或是晴天,不时随着气流轻轻颠簸。而你身在此间,心灵可以是完全安静的。你喝着茶,看着杂志,你听着音乐闭目养神,你看着车窗外一闪而过的景物,虽然单调,但此时此刻身心却是放松的。因为你在路上,你可以心安理得的不想出发前的工作,不想到达后需要你处理的各种琐碎事务。“我喜欢行路,不喜欢到达”。正是因为我在路上是完完整整的自己,能够享受自己心灵的安静,能够思考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和我可以想到的一切,但也能够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真正感觉自己离开了一切繁琐,是在旅行。

    万事便是这般奇妙。行路之人看似马不停蹄,一路风尘,心灵却能够享受的到片刻的宁静;而当你走下列车或飞机的瞬间,无论你到达的是你生活的地方或是你的旅游目的地,就立刻会有无数的人和事需要你马不停蹄的处理,并不能够让人感到轻松,甚至渐渐身心俱疲。到达的人总会觉得,人生似乎永无停歇,容不得喘半口气。而能喘半口气的时刻,反而正是在出发与达到之间,那行走的路上。

    人生,永远在路上。在人生路上奔波的我们,若能在行走的路上寻得片刻的安静,便已是十分幸运的事了。所以出发和达到之间的行路,是我真心喜欢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