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谁看过这篇博文
加载中…
正文 字体大小:

这不是这影片的影评

(2011-04-10 00:00:30)
标签:

影评

前度

娱乐

分类: 杂文

    快到晚上的时候,接到了她的电话,说她在河北到北京的路上,约7点多到北京西,请我帮她去北京西站买张今晚回武汉的火车票。我上网查了一下,今晚的各车次的坐票都没了,有两个车次还有几张卧铺,然后告诉她,现在是下班高峰,我从学校到北京西可能需要1个半小时以上,也许她到了我都到不了。这是实话。所以我建议她自己到站赶紧买票,如果还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再随时联系我。8点半左右时,她告诉我今晚的坐票卧铺都没有了,买了明早的票。得找地方住。我告诉她,从北京西来学校挺远的,明早也得匆忙赶火车,建议她先在车站附近找找方便的旅店,如果找不到联系我。挂掉电话,我就给校内的招待所打电话订了房间,我大致知道,她在车站找不到合适的地方住。后来确实如此,我让他坐公交来学校,我安排她入住。之间没有太多的话,只是如不算太陌生的同学般断断续续的聊了些话,包括论文,包括工作,感慨时光飞逝,转眼就毕业面对社会了。没有其他。  
  
    在微风的夜里的黑暗中,在回宿舍的路上,有一种很平静的心情。就如自己做了该做的事,心中没什么亏欠。可是又想到点什么,只能让自己也不时摇摇头,抿着嘴笑笑,像一直习惯的那样,笑这世界,和自嘲。  
  
    她是谁。我也不知道。她本来是一个与我无关的人,在高二的时候转学到我们的高中,就读于我的隔壁班。高二的一年对她没什么印象,只知道转来一个女生,学习十分不错。她应该看我踢过几场球,比较重要的就是击败他们班的那一场,我进的第一个球。高三的时候,作为四个文科优等生之二,共同接受单独辅导,平常各在各班学习,没有太多往来。高考结束后,我考到北京,她考去武汉。如果只是这样,我想,我应该记不得太多的她,她几乎是一个与我无关的人,就如我们本来就没有任何关系那样。不过,大概是高考后暑假快结束的时候,一次网聊,她说,她觉得我很好。差不多知道这是什么意思,所以让我手足无措。在高中的时候,我想我是一个难得的正人君子,很懂得自律,对男女感情几乎没有非分之想,所以没有认识,也没有经验。当时的自己不知道什么是爱,也不知道什么是不爱,不知道该接受,还是该拒绝。当时最真实的想法是,不能接受,但觉得不能直接拒绝,因为大家都说让女生主动表达很不容易,而我从来不愿意伤人,我怕伤人。所以,没有明确表达自己的态度,在大一学期,她有时候会打电话给我聊些她的事,我都很耐心的听,也给她些建议,就如我对其他很好的朋友一样。至于我自己,开心或难过,大多与她无关,她也不曾知道。她给我很多困扰,当时还很喜欢责任的我把她当作一份不能伤害的责任,不轻不重的担负着,寻找合适的时机彻底放下或更好拿起。大一一年,经历了很多事,也逐渐完成从高中生向一个大学生的转变。想了更多东西,包括感情。我确定对她没有感觉,一如既往。也开始反思,如果不喜欢而继续担负责任,是否会让她心存幻想,最终以负责任的名义做了真正不负责任的事儿。我把这些都和她说了,而从始至终,她也知道我的迷茫与困扰。她说她愿意等。但我慢慢知道,让她等,不负责任。人有时候很卑鄙,有时候一个人,一件物,你不确信爱,却希望占有,以此来证明我们的价值,满足我们的虚荣,以至于当这个人离去时也会难过,虽然知道自己从没爱过。我想,有段时间我也有过这样的感受,我不知道自己喜欢她,但让她离开,又有点舍不得,总觉得一件本来属于自己的什么突然失去一样。不过,最后我的决定让我感到欣慰,我克服了自己的欲念,下了狠心告诉她,她很好,我有点舍不得,但是我不爱她,所谓的承担责任实际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希望她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属。  
  
    值得称之为我和她的故事,就到此为止。之后,我一如既往的过着自己奇怪的生活,有着各种喜怒哀乐。我想她也有自己的生活,听说开始她很难过,因为虽然我一直没有接受,但她一直把我当她的男朋友,可是她有告诉我,她很好。我知道她有几个很要好的男生朋友,但不知道她是否和其他的男生开始过,也不在意,心中没有任何芥蒂,我想这是我没有爱过的证据;有两个寒假,见过两面,没有再多的联系。当我有组织后,虽然我问心无愧,但组织不放心(女生是不是都这样),于是我将她的手机号QQ号都删除了,极少联系。以至于今天她打电话给我,第一句就问,知道我是谁吗?说实话,当时还真没听出来。  
  
    这么多,几乎就以为是自己的初恋了。可是,不是。我的初恋是组织。那是即将24岁的我唯一喜欢过的女生,是我原本想一始而终的人。我和组织在一起整整5个月,包括2个多月的假期异地分离,然后,到现在分开快两年了。在一起的时候,她说,给我一年时间,在她下个生日的时候,我要变得不一样。可是她没有等我一年,但我确实变得不一样了很多。我从一个无知的高中生经过四年的大学洗礼,就要成为很多如我一样的人的辅导员,我在学习社工社交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还算不错的成绩,我有了更明晰的发展规划和理想,我甚至兑现了再长高一些这样不可能完成的诺言。可是,组织再也没有回来过。  
  
    有时候,我与那个伪装的很得体的曾经是组织的姑娘也见面,不过毕业后她要出国了,可能不会再见了。见面的时候我总不能找到最合理的态度和交流方式,使我的行为看起来十分怪异,明明心里那么多依恋,想亲近,却往往表现出漠然和疏远。我知道,恋人们总是喜欢说,分手后我们可以做朋友。但对我有点难。因为分手本来不在我的字典里。我原来就是一个很傻的在乡村长大的小孩,觉得世界很简单,两个人在一起只要真心就不会分开,谈恋爱本来就是为了结婚,然后一辈子在一起。可是后来上了爱情的当,被城市的爱情骗了,可还是不相信。所以对很多人来说,恋爱和分手是再简单不过的事,可是对我来说却如此不可思议。所以别人分手后都能很快表现的很正常,很洒脱,而我总是那么奇怪,那么幼稚。我不知道如何和那个本是组织的人做朋友,对我而言,她要么是组织,是情侣关系,将来是夫妻关系,一生相伴;要么,不是,什么都不是。  
  
  
  
    最后也回到这部电影,《前度》。我确是看过这影片,别人推荐的,但我感觉很差,乱七八糟的,可能是因为里面的爱情依然是我不能理解的那种,实际上,在我看来,那根本就不叫爱情,不配叫爱情。里面有一句所谓的经典台词:不是说做不做朋友,我是说会不会跟朋友“做” 。有还是没有,没有还是还没有。当这句话出现的时候,我就觉得,它不是在讨论爱情。有过爱情的人之间如果没有爱情了,是不会做朋友的,如果还能成为朋友,说明之前没真正爱过。而跟朋友“做”就更荒唐了。这关乎肉欲,不关乎爱情。我心里有组织,但是我能接受的和组织在一起的情况,就是她回来。如果她不是组织,即使有一天她约我见面,不见。因为我不和组织之外的女生有牵连。这组织,她不做,会有别的姑娘愿意做。我对自己的组织负责。  
  
    这么多,也不知道为什么。就如《前度》,扬言献给恋爱超过一次的人,分过手的人,属于过去的人,它以爱情为名,却终究不懂爱情,不知所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