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朋友在博客上想象,“我的他,会在我感冒的时候拿我的杯子喝水,”
这让我想起以前的一些事和另一些事,
曾经有个女生,和我一起赴宴,期间一份放了香菜的菜让不吃香菜的她左右为难,不吃怕驳主人的面子,也不想浪费。我很自然的说,没事的,你这份我帮你吃掉吧。姑娘当时很感激,后来据说对兄弟颇有好感。似乎是因为爱情攻略中有这么一条训诫:肯为你吃剩饭的男生才是真心对你好的男生。
然而,作为当事人,兄弟当时的真实的心思其实没有半点在姑娘身上。只不过见人为难,力所能及的助人为乐是我一直的习惯。面前是那位姑娘我会这样做,是比她漂亮的,也会那样做,比她丑的,也会那样做,是男生也会一视同仁的那样做。那简直就是下意识的行为,没有任何思虑和目的。与此类似的,当然包括与女朋友共用一个杯子,只要她不介意。
帮她吃剩下的饭,不介意与她共用一个杯子,这其实就是我自己习性而已,做到轻而易举。这虽然是因为我真心愿意亲近她,但并不代表我爱她要比不为她做这些更多一些。这甚至与爱无关,这并不是爱的证据。
同样的,很多姑娘根据爱情攻略和各种理论,寻找着不爱的证据。根据爱情宝典,男生爱一个女生,一定会很舍得给她送花,送巧克力,会请她吃饭,会挑各种别致的小礼品给她,会纵容她为了浪漫的虚荣的花销。如果做不到,或做的不够好,便很多是因为他并不那么爱她。然而,同样的,这其实并不是不爱的证据。一个男生做的好,可能是因为他的生活环境或天生习性让他精通于此,那是他行为模式的一部分,他与这个女生在一起如此,与另一个女生在一起也如此,并不代表爱很多,甚至没有爱也会这样做;而另一个男生做的不够好,也同样有一种可能,那便是他本身不擅长,或是还不习惯做那些事,即使他很爱那个女生。但他可能可以轻易的做到另一些事。
或是因为自我,我很少收藏别人的博文,寥寥几篇中有一篇题名为《我们练习怎样去爱,终于变成了不敢爱的人》。我喜欢的就是这个题目本身。实际上很多人都在寻找爱与不爱的证据,以此来辨别爱情,可是没有明白,遇到完美的伴侣自然是好的,但爱情的本质始终并不是那些攻略中所言的证据,而只是相知相依相扶相持的坚持与陪伴,是恒久的耐性和能够兑现的承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