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贾王史薛四大家族谁先“事败”因何事发?

(2014-10-20 10:39:05)
标签:

文化

 看王熙凤弄权铁槛寺,整死尤二姐等几个情节时,一直有一个问题困扰着我:为什么这王家人一个个都有这样严重的特权思想?王夫人对于逼死一两个丫头毫不以为意,薛姨妈的儿子薛蟠为争风吃醋打死了人,竟然像没事人似的大摇大摆上京去了。而王熙凤,在弄权铁槛寺时,那守备也并未跟她有任何过节,她为了3000两银子,更为了显摆自己,一下害死了守备之子和张财主的女儿两条人命!而构陷尤二姐时,她更是当官府是自家开的一般,想怎么揉搓就怎么揉搓,想怎么摆弄就怎么摆弄。凤姐年纪不大,有这样的特权思想,且这样熟捻操作方式,肯定是自幼见惯了官场中所为。而能熟捻官场人情操作法则,把个节度使和督察院都翻弄在股掌之间,必然是家中有着权倾一方的高官。

这个高官,就是王子腾。为此,我开始研究王子腾。

第六十八回王熙凤设计害死尤二姐的计策十分阴毒,她指使张华状告贾琏的案件是整个《红楼梦》中惊动官府级别最高的案子。王熙凤在其中翻云覆雨,如同揉捏面团一样控制着案情的发展,王子腾在当中的作用耐人寻味:书中明确交代,“督察院又素与王子腾相好”、“督察院和贾王两处有瓜葛”,可见王熙凤之所以能如此翻弄权势,一手遮天,不单单是因为其为贾府少奶奶的缘故,背后更有王子腾的作用。

    王子腾一出场就是实权派人物——京营节度使,负责京城卫戌之职。第四回薛蟠倚财仗势,打死人命之后,让薛家一家三口入京,就是王子腾的授意。

元妃省亲一节,既表明了贾府的气派,更昭示了王家的权势之大、财富之多,更超过了贾府。在第五十二回,农历十月里下了第一场雪,宝玉正在跟众姐妹听宝琴吟诗,只见麝月走来说:“太太打发人来告诉二爷,明儿一早往舅舅那里去,就说太太身上不大好,不得亲自来。”宝玉忙站起来答应道:“是。”因问宝钗宝琴可去。宝钗道:“我们不去,昨儿单送了礼去了。”不过年不过节的叫宝玉去拜见舅舅,而且连薛家也送去了礼,这一交代绝非闲笔,——到第五十三回,王子腾就升了九省都检点。

甚至贾元春嫁入宫中,并在宫中封妃,与王子腾也有莫大的关系。谁都知道,封建时代皇帝的婚姻,是一种政治利益的联姻。皇帝从现实利益出发,将贾元春从一个女史,一跃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并加封贤德妃,也必然有拉拢四大家族所代表的政治利益的用意在其中。

    《红楼梦》中描述王子腾的几乎是一部升官的历史:从九省统制到九省都检点,再升至九省总督。当初宁国公是一个“一等将军、京营节度使”,也不过和王子腾同级,宁国公的后代,袭一次官,就要降一等,所以贾珍世袭的只是三等威烈将军,还是个虚衔;贾政不过是五品的工部员外郎。薛家作为皇商世家,能从皇家物资供应的独家垄断中赚大钱,和官场联系密切,但鉴于商人在那个时代的低下地位不可能做官。仅提到过史湘云父母早逝,有两个叔叔史鼐、史鼎,但史家已经没落是显而易见的,整个四大家族可以真正在朝廷中保持政治地位的,在宫内是贾元春,在宫外就是王子腾了。

联想起云光节度使一职,恐怕虽是受贾政推荐,真正起到擢升他的,却应该是王子腾了。因贾政是个工部官员,而且不过五品,品衔并不算高。在官场上,能给封疆大吏、而且是掌握军政实权的云光什么直接帮助?而王子腾就不同,王子腾是个武官,跟云光是一个体系的,相当于云光的顶头上司,他提拔他,天经地义,再正常不过。

小说中不止一次点出,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关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因此,贾府的敌人,必然也是王、史、薛另外三大家族的敌人。这个敌人要整垮四大家族,该从哪家入手?薛家是皇商,整垮薛家,并不能整垮他们权势的核心;史家已经没落,整垮史家的意义更是不大。因此,这个敌人真正的敌人和对手,是王家,是王子腾。他首先要对付的,也应该是王家,是王子腾。而不是另外三大家族。

如果整贾家时,哪怕贾元春死了,只要王子腾还是权倾朝野,深得皇上信任,得不到皇帝的支持,这个敌人也未必有那么大的胆子。因为这种家族联合,要整,务必一整到死,否则,就会成为一场两败俱伤还不知道鹿死谁手的殊死较量。敌人岂敢冒这种风险?只有在王子腾失去皇帝信任,或者因故死亡,而他为官多年犯下的霸权、贪腐、勾连乃至草菅人命等等劣迹浮出水面,敌人获得皇帝首肯之后,才敢干这样的事。

因此,查贾府和王府两家,必然是双管齐下的。查王子腾不难,以王家一贯武官的做派,违法乱纪之事案宗里就存留不少。而查贾府,以贾政为官的谨慎和清廉,管事贾琏做事的原则性,以及贾府有德之家的名声,要直接从案宗中查出他的问题就不容易,就必须从贾政身边过从密切的官员入手,从宁、荣两府子孙的生活作风入手。官场这一条线,查出了云光、贾雨村等等官员的问题,就等于牵出了贾、王两家的罪行。宁国府贾珍畸情滥淫的种种劣迹,通过焦大,通过张友士,通过参加过秦可卿丧礼的众多官员,以及宁府的家人仆从,坊间风传,要查个一清二白也不难。再有死鬼冯渊之事,尤二姐之事,四大家族,果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矣!

    那么,究竟是什么事情事发,导致贾家事败的呢?从秦可卿的判词和曲稿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秦可卿的判词是: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秦可卿的曲稿中有: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

因为这两句判词:“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和三句曲稿:“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此前红学研究者,几乎形成一个共论,认为贾府事败,皆因贾珍对秦可卿的不伦之情事发,导致皇帝龙颜震怒,彻查贾府劣行,才致数罪齐发,抄家的抄家,下狱的下狱的。

事实上,真是这样吗?“漫言不肖皆荣出”这句,长久以来被大家轻忽,实际却隐含了贾府事败的真相。漫言二字,是“攸攸众口”,“闲聊”的意思。众人闲聊,积毁销骨,认为种种不肖罪状,都是荣国府犯下的。宁、荣二府的攸攸之口,也都在责怪荣国府犯事,牵连了两府彻底事败被抄。

联系上文,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敌人,或者更准确地说是贾家和王家的敌人,首先要对付的是王家,要彻底打倒王、贾两家,必然双管齐下。王家首先因何事被查,从前八十回的文本中找不到蛛丝马迹,而贾家,则有踪迹可循。其首先为尤二姐之事也!其次为贾珍秦可卿乱伦之事坊间风传已达上听也!

张华状告贾琏强占尤二姐的官司,贾府因牵涉其中而被查,又查出了宁、荣府犯下的其他罪行;而宁国府贾珍秦可卿的不伦之情,经过彻查,也得到了证实。这才导致了两府被抄,众多涉事人员下狱。而尤二姐之事的出现,难道不是始于贾珍贾蓉的私心,以及贾珍素来的乱伦淫行吗?所以,“漫言不肖皆荣出”这样的结论,才会被曹雪芹一口否定,并指出“造衅开端实在宁”以正视听。最后的“宿孽总因情”句,不仅仅是对秦可卿的定调,也是对贾府败亡的最终总结。贾府败亡后面,仿佛掠过了重重迭影:贾珍,贾琏,秦可卿,王熙凤,尤二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