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佛音(382)------浮来山定林寺

标签:
佛学旅游 |
分类: 旅游随笔 |
浮来山,又名浮丘、福来山,海拔298.9米,占地面积约10平方公里,由东部飞来峰、西部浮来峰、北部佛来峰三峰鼎足而成,首尾相连形似卧龙。莒县,古称莒城,为远古东夷土著先民重要文化中心,曾是三代莒国的都城。春秋时期,曾是鲁莒会盟之地。据《左传》记载:“鲁隐公八年(公元前715年)九月辛卯,公及莒人盟于浮来”。鲁公前往浮来与莒子在此会盟,此后莒、鲁、纪等国,维持了较好的关系。据传过去在浮来山东山口曾有一座过路牌坊,前后两面有楹联记载了定林寺的开山祖师为竺法汰和僧远禅师。牌坊正面楹联为:“浮丘公驾鹤来山曰浮来乡人尽信,竺法汰传禅定寺名定林远客鲜知。”背面为:“鲁公莒子会盟处,法汰僧远坐禅山。”
据寺内所立大清同治十三年布政使衔山东按察使长庚所撰《重修浮来山定林寺碑记》载:“浮来山定林寺即刘勰校佛经处。···寺内有古铁佛遗像,其为六朝北魏时创建无疑,寻旧碑仅有刺史陈全国一碣。上题银杏树诗词而不及寺之原委,访问耆老亦无能言之者。”可见,从寺内古铁佛遗像推断,北魏是创建寺庙最早的实物佐证。
明嘉靖《青州府志》卷十六《仙释传》记载:“昙观,莒州人。七岁出家,慕欣法宇。返驾澄源,摄虑岩壑。十六特胜,弥所留心。神咒广被,销殄邪障。仁寿(601-604年)中岁,奉敕送舍利于本州定林寺。”说明此寺在隋之前已然成规模。
定林寺名于世人与刘勰密不可分。刘勰(约公元465-520年),字彦和,南朝梁代人,生于京口(今镇江),祖籍山东莒县。他曾官县令、步兵校尉、宫中通事舍人,颇有清名。晚年在山东莒县浮来山创办定林寺,《文心雕龙》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梁书·刘勰传》记载:“勰早孤,笃志好学,家贫不婚娶,依沙门僧祐,与之居处,积十余年,遂博通经论,因区别部类,录而序之。今定林寺(南京上定林寺)经藏,勰所定也。”“有敕与慧震沙门于定林寺撰经,证功毕,遂启求出家,先燔鬓发以自誓。敕许之,乃于寺变服,改名慧地,未期而卒。”据寺内三教堂院内清光绪元年所立卧碑,上刻浮邱八观诗,系邑人、奉政大夫张竹溪(字文洲)所著。诗后有莒州学正李厚恺(字乐泉)所撰小记。记中云:“浮来为莒西一幽胜处。考史,定林寺实萧梁刘舍人彦和所创建。舍人老退闭关,校定藏经于此。”
进入山门为一进院,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院内的天下第一银杏树。专家考证,此树树龄约4000余年,树现高26.7米,树冠遮荫面积900平方米,树干周长15.7米,须八人伸展双臂方能合围,有“七搂八拃一媳妇”之说。此古树乃冰川时代留下来的树种,实为“活化石”。
树下有王丙乾所题“天下银杏第一树”石碑,清顺治年间莒州知州陈全国题《题诗碑》,碑文分为序和诗两部分。序云:“浮来山银杏树一株,相传鲁公莒子会盟处,盖至今三千余年。枝叶扶苏,繁荫数亩,自干至枝并无枯朽,可为奇观。夏月,与僚友偶憩其下,感而赋此。”诗云:“大树龙蟠会鲁侯,烟云如盖笼浮丘。形分瓣瓣莲花座,质比层层螺髻头。史载皇王已廿代,人经仙释几多流。看来今古皆成幻,独子长生伴客游。”


中院
中院东西两侧分别是校经楼和十王殿。校经楼为二层阁楼式,单檐硬山顶建筑。横匾“校经楼”三字为1962年郭沫若纪念《文心雕龙》成书1460周年所题。此处是刘勰遁迹校经藏书之处,现辟为刘勰生平陈列馆。楼内有黑伯龙、王小古创作的刘勰肖像,两边是陆侃如撰写、蒋维崧手书的《刘勰生平》和《刘勰年表》。楼前立有乾隆二十二年所立《重修毘盧殿记》碑、康熙四十七年《定林寺记》碑,记述募捐功德及重修时,将毘盧殿与校经楼合为一处,上层塑毘盧像,底层为校经楼。
《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文学评论专著,全书分10卷50篇,计3万7千余字,概括了从先秦到晋宋千余年间的文学面貌,评论了200多个作家,总结了35种文体。分上、下部,各25篇。上部,从《原道》至《辨骚》的5篇,核心是《原道》、《徵圣》、《宗经》3篇。从《明》到《书记》的20篇。下部,从《神思》到《物色》的20篇。《时序》、《才略》、《知音》、《程器》等4篇。以上四个方面共49篇,加上最后叙述作者写作此书的动机﹑态度﹑原则,共50篇。
后院
沿竹林经过圆形院门,便是后院。院内坐北朝南为三教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创建于晚唐,单檐硬山顶,殿前设廊。殿内供奉儒释道三教始祖塑像,中为释迦牟尼佛,东为老子,西为孔子,是山东省唯一的一处三教寺。院内东西两侧各有一石碑,西侧为光绪元年《浮邱八观诗》卧碑,东侧为《重修三教堂碑记》。院内还有一棵唐银杏,树龄约1300多年,粗6.8米,高约20米。









文心亭
位于定林寺山门南侧,是1962年为纪念《文心雕龙》成书1460周年所建,由郭沫若亲自命名,并题字。亭内巨石上镌刻有“象山树”摩崖三字,字体沉雄豪劲,落款为“隐士慧地题”。“象山树”一说指寺内古银杏树寿与山齐,“象”通“像”,指寺内众多佛像,“山”即浮来山,“树”指银杏树,三者合起来构成浮来山胜景。慧地为刘勰僧名,当为刘勰亲笔所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