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神州佛音(382)------浮来山定林寺

(2022-09-13 23:34:07)
标签:

佛学

旅游

分类: 旅游随笔

               神州佛音(382------浮来山定林寺

       定林寺,有南北定林寺之说,且因《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而有关联。南定林寺在南京的钟山,仅存遗址。北定林寺位于山东莒县县城城西约9公里处的浮来山始建于东晋,距今1500多年。据寺内大明万历七年所立《重修佛殿记》载:“州治之西二十里山名浮来,寺号定林。山平而秀,泉清而甘,石隐而润,树大而神,地志谓之浮来。”

神州佛音(382)------浮来山定林寺
大明万历七年所立《重修佛殿记》

浮来山,又名浮丘、福来山,海拔298.9米,占地面积约10平方公里,由东部飞来峰、西部浮来峰、北部佛来峰三峰鼎足而成,首尾相连形似卧龙。莒县,古称莒城,为远古东夷土著先民重要文化中心,曾是三代莒国的都城。春秋时期,曾是鲁莒会盟之地。据《左传》记载:鲁隐公八年(公元前715年)九月辛卯,公及莒人盟于浮来鲁公前往浮来与莒子在此会盟,此后莒、鲁、纪等国,维持了较好的关系。据传过去在浮来山东山口曾有一座过路牌坊,前后两面有楹联记载了定林寺的开山祖师为竺法汰和僧远禅师。牌坊正面楹联为:浮丘公驾鹤来山曰浮来乡人尽信,竺法汰传禅定寺名定林远客鲜知。背面为:鲁公莒子会盟处,法汰僧远坐禅山。

神州佛音(382)------浮来山定林寺

据寺内所立大清同治十三年布政使衔山东按察使长庚所撰《重修浮来山定林寺碑记》载:“浮来山定林寺即刘勰校佛经处。···寺内有古铁佛遗像,其为六朝北魏时创建无疑,寻旧碑仅有刺史陈全国一碣。上题银杏树诗词而不及寺之原委,访问耆老亦无能言之者。”可见,从寺内古铁佛遗像推断,北魏是创建寺庙最早的实物佐证。

神州佛音(382)------浮来山定林寺

明嘉靖《青州府志》卷十六《仙释传》记载:“昙观,莒州人。七岁出家,慕欣法宇。返驾澄源,摄虑岩壑。十六特胜,弥所留心。神咒广被,销殄邪障。仁寿(601-604年)中岁,奉敕送舍利于本州定林寺。”说明此寺在隋之前已然成规模。

定林寺名于世人与刘勰密不可分。刘勰(约公元465-520年),字彦和,南朝梁代人,生于京口(今镇江),祖籍山东莒县。他曾官县令、步兵校尉、宫中通事舍人,颇有清名。晚年在山东莒县浮来山创办定林寺,《文心雕龙》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梁书·刘勰传》记载:“勰早孤,笃志好学,家贫不婚娶,依沙门僧祐,与之居处,积十余年,遂博通经论,因区别部类,录而序之。今定林寺(南京上定林寺)经藏,勰所定也。”“有敕与慧震沙门于定林寺撰经,证功毕,遂启求出家,先燔鬓发以自誓。敕许之,乃于寺变服,改名慧地,未期而卒。”据寺内三教堂院内清光绪元年所立卧碑,上刻浮邱八观诗,系邑人、奉政大夫张竹溪(字文洲)所著。诗后有莒州学正李厚恺(字乐泉)所撰小记。记中云:“浮来为莒西一幽胜处。考史,定林寺实萧梁刘舍人彦和所创建。舍人老退闭关,校定藏经于此。”

       定林寺依山而建,南北长约95米,东西宽52米,总面积4940平方米,整个建筑分前、中、后三进院落,沿中轴线依次为山门、大雄宝殿、校经楼和三教堂。大雄宝殿为主体,向前后左右延伸,东西两旁对称,依山势向后逐级升高,共有五殿二堂,两庑一宫三院。

神州佛音(382)------浮来山定林寺

神州佛音(382)------浮来山定林寺

       山门

      沿石阶而上,山门左侧石牌上镌有刘勰故居四字,山门并不宏伟,面阔三间,硬山顶。门额悬有定林寺横匾,两侧楹联:法汰东来传神定,慧地北归校心经

神州佛音(382)------浮来山定林寺

       天下第一银杏树

进入山门为一进院,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院内的天下第一银杏树。专家考证,此树树龄约4000余年,树现高26.7米,树冠遮荫面积900平方米,树干周长15.7米,须八人伸展双臂方能合围,七搂八拃一媳妇之说。此古树乃冰川时代留下来的树种,实为活化石 树下有王丙乾所题“天下银杏第一树”石碑,清顺治年间莒州知州陈全国题《题诗碑》,碑文分为序和诗两部分。序云:浮来山银杏树一株,相传鲁公莒子会盟处,盖至今三千余年。枝叶扶苏,繁荫数亩,自干至枝并无枯朽,可为奇观。夏月,与僚友偶憩其下,感而赋此。诗云:大树龙蟠会鲁侯,烟云如盖笼浮丘。形分瓣瓣莲花座,质比层层螺髻头。史载皇王已廿代,人经仙释几多流。看来今古皆成幻,独子长生伴客游。神州佛音(382)------浮来山定林寺

   神州佛音(382)------浮来山定林寺


神州佛音(382)------浮来山定林寺
神州佛音(382)------浮来山定林寺


    院内还立有多块石碑,其中西侧有十六王子造像碑。碑正面镌刻四层结跏趺坐王子像,共十六位王子。皆随大通智胜佛出家。据《法华经》卷三化城喻品记载,“于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有佛名大通智胜如来,未出家时有智积等十六位王子。彼成佛道后,十六王子皆出家为沙弥,从佛闻三乘教,过二万劫,闻法华经,悉皆信受。后佛住禅定亘八万四千劫,其间十六沙弥各升法座,为四部众广说法华经,终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现于十方国土说法。”

神州佛音(382)------浮来山定林寺

神州佛音(382)------浮来山定林寺

       院内北侧立有清光绪二年《山灵助顺》碑,记载山神显灵擒获强盗之神迹;光绪元年四月《特用府莒州正堂加五级纪录十次陈》 碑。东侧立有顺治戊子年所立《颂浮来山大白果树》碑、明万历七年《重修佛殿记》碑、清同治十三年《重修浮来山定林寺碑记》,南侧立有嘉靖二十四年《重修定林寺记》碑,乾隆三年《重修定林寺佛殿碑记》碑等。

神州佛音(382)------浮来山定林寺

神州佛音(382)------浮来山定林寺
神州佛音(382)------浮来山定林寺
神州佛音(382)------浮来山定林寺

神州佛音(382)------浮来山定林寺

神州佛音(382)------浮来山定林寺
嘉靖二十四年《重修定林寺记》碑

神州佛音(382)------浮来山定林寺
山门碑记》

   一进院五殿

    一进院北侧从西往东依次排列五间殿,分别是三爷殿、泰山行宫、菩萨殿、大雄宝殿和亘古一人殿。

神州佛音(382)------浮来山定林寺

    三爷殿

    系定林寺僧人明末所建,鲁有谚语:“泰山神多,莒州庙全”,殿内正中供奉筋骨爷爷,左右为咳嗽爷爷和疙瘩爷爷。

神州佛音(382)------浮来山定林寺

神州佛音(382)------浮来山定林寺

    泰山行宫

    泰山行宫原在寺院之西,清初修复残寺时,缩建置此,殿内正中供东岳泰山神女碧霞元君(泰山老母),俗称泰山老母祠。报事灵童、桃水哥哥各侍左右。东侧为送子娘娘,西侧为眼光娘娘。据外墙上内嵌《重修泰山行宫记》刻录:康熙五十六年正月吉日立,住持僧人普旺,可见重修于清康熙五十六年。

神州佛音(382)------浮来山定林寺

神州佛音(382)------浮来山定林寺

神州佛音(382)------浮来山定林寺

神州佛音(382)------浮来山定林寺
碧霞元君(泰山老母)
神州佛音(382)------浮来山定林寺
送子娘娘

    菩萨殿

    殿内中间供奉千手千眼观音,两边分别是善财童子和龙女塑像。

神州佛音(382)------浮来山定林寺

神州佛音(382)------浮来山定林寺


    大雄宝殿

    通高9.2米,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硬山顶。殿前设廊,明间廊下两侧楹联:晨钟暮鼓惊醒尘世名利客, 经声佛号换回苦海梦中人。殿内现有塑像13尊。正中为释迦牟尼佛,左右分侍文殊和普贤菩萨,后有四大天王。东侧为药师佛,左右胁侍为日光、月光两菩萨。西侧为阿弥陀佛,左右胁侍为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两菩萨。定林寺明朝以前有天王殿,后毁,清康熙十四年重修,将四大天王塑于大雄宝殿佛祖身后,而十八罗汉则以壁画代之。

神州佛音(382)------浮来山定林寺

神州佛音(382)------浮来山定林寺

神州佛音(382)------浮来山定林寺

神州佛音(382)------浮来山定林寺

神州佛音(382)------浮来山定林寺

神州佛音(382)------浮来山定林寺

神州佛音(382)------浮来山定林寺

神州佛音(382)------浮来山定林寺

神州佛音(382)------浮来山定林寺
神州佛音(382)------浮来山定林寺

   亘古一人殿

   东配殿又名关爷殿,始建于宋靖康元年。殿内中间供奉的是关公,两边供奉的分别是关平、王甫、周仓、赵累等。

神州佛音(382)------浮来山定林寺

神州佛音(382)------浮来山定林寺

神州佛音(382)------浮来山定林寺

神州佛音(382)------浮来山定林寺

中院

中院东西两侧分别是校经楼和十王殿。校经楼为二层阁楼单檐硬山顶建筑。横匾校经楼三字1962年郭沫若纪念《文心雕龙》成书1460周年所题。此处是刘勰遁迹校经藏书之处,现辟为刘勰生平陈列馆。楼内有黑伯龙、王小古创作的刘勰肖像,两边是陆侃如撰写、蒋维崧手书的《刘勰生平》和《刘勰年表》。楼前立有乾隆二十二年所立《重修毘盧殿记》碑、康熙四十七年《定林寺记》碑,记述募捐功德及重修时,将毘盧殿与校经楼合为一处,上层塑毘盧像,底层为校经楼。神州佛音(382)------浮来山定林寺


神州佛音(382)------浮来山定林寺

神州佛音(382)------浮来山定林寺

神州佛音(382)------浮来山定林寺

神州佛音(382)------浮来山定林寺

神州佛音(382)------浮来山定林寺

《文心雕龙》我国第一部文学评论专著,全书分1050篇,计37千余字,概括了从先秦到晋宋千余年间的文学面貌,评论了200多个作家,总结了35种文体。分上、下部,各25篇。上部,从《原道》至《辨骚》的5篇,核心是《原道》、《徵圣》、《宗经》3篇。从《明》到《书记》的20篇。下部,从《神思》到《物色》的20篇。《时序》、《才略》、《知音》、《程器》等4篇。以上四个方面共49篇,加上最后叙述作者写作此书的动机﹑态度﹑原则,共50篇。

十王殿供奉十殿阎王和地藏王菩萨。神州佛音(382)------浮来山定林寺


神州佛音(382)------浮来山定林寺

后院

沿竹林经过圆形院门,便是后院。院内坐北朝南为三教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创建于晚唐,单檐硬山顶,殿前设廊。殿内供奉儒释道三教始祖塑像,中为释迦牟尼佛,东为老子,西为孔子,是山东省唯一的一处三教寺。院内东西两侧各有一石碑,西侧为光绪元年《浮邱八观诗》卧碑,东侧为《重修三教堂碑记》。院内还有一棵唐银杏,树龄约1300多年,粗6.8米,高约20米。

神州佛音(382)------浮来山定林寺

神州佛音(382)------浮来山定林寺

神州佛音(382)------浮来山定林寺

神州佛音(382)------浮来山定林寺

神州佛音(382)------浮来山定林寺

神州佛音(382)------浮来山定林寺

神州佛音(382)------浮来山定林寺

神州佛音(382)------浮来山定林寺

神州佛音(382)------浮来山定林寺

 

文心亭

位于定林寺山门南侧,是1962年为纪念《文心雕龙》成书1460周年所建,由郭沫若亲自命名,并题字。亭内巨石上镌刻有“象山树”摩崖三字,字体沉雄豪劲,落款为“隐士慧地题”。“象山树”一说指寺内古银杏树寿与山齐,“象”通“像”,指寺内众多佛像,“山”即浮来山,“树”指银杏树,三者合起来构成浮来山胜景。慧地为刘勰僧名,当为刘勰亲笔所题。

 神州佛音(382)------浮来山定林寺


神州佛音(382)------浮来山定林寺

神州佛音(382)------浮来山定林寺

神州佛音(382)------浮来山定林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