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2020-07-10 12:37:06)
标签:

佛学

旅游

文化

分类: 旅游随笔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位于昌吉州吉木萨尔县以北约12公里处的北庭故城西侧700米处,是北庭都护府的附属建筑之一,因其座落在故城之西,又被称为北庭西寺,是历经唐、宋、元时期的一座佛寺遗址,也是高昌回鹘的王室寺院。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1979-1980年,对寺院两次试发掘,在南踏道口出土的壁画上发现了回鹘王“亦都护”的供养像及回鹘文题记,证实了寺庙的王家身份。从10世纪中期初建,到13世纪中期改建,再到14世纪明洪武年间,因别失八里(北庭)的察合台汗和高昌王进行圣战,强迫宗教更替,西佛寺被毁。

唐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在北庭故城设立“庭州府”,管理区域东起伊吾,西至咸海一带,北抵额尔齐斯河到巴尔喀什湖一线,南至天山。武周长安二年(公元703年),武则天改“庭州府”为“北庭都护府”。景云二年(公元711),北庭都护府升为大都护府,与安西都护府分治天山南北。唐开元元年(公元713),第二任都护郭虔瑾进驻北庭后,将所率军队编为田卒、开荒种地、屯垦戌边。唐玄宗又在北庭设立节度使,统领瀚海、天山、伊吾三军,有镇兵万余人,其中瀚海军一万二千人就屯成在北庭。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安史之乱”爆发,唐王朝无力西顾,将大批兵力调往内地,西域与内地联系遂被隔绝。北庭都护府坚持了三十五年之久,之后,被回鹘人占领,历时三百余年。

公元866年,高昌回鹘政权建立后,北庭为其政治中心之一(称陪都或称夏都)。公元1122年,耶律大石废延禧自立为主,率众西走,驻于北庭,力图复兴事,回鹘王臣服之。南宋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西进灭辽,改称北庭故城为别失八里,并建立达鲁花赤(地方长官)。明朝统一中原后,别失八里为蒙古察合台后裔的活动中心。永乐十年(公元1412午),其王马哈麻袭杀元主,建立别失八里国。后因内部争夺王位,互相残杀,将其中心迁至亦力八里(今伊犁河一带),从此,别失八里被改称为亦里巴里,北庭故城于明永乐十五年被废弃。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北庭故城外城南北长1500米,东西宽1000米,周长5000米,分内外两重城。内城内遗址中有两处与佛寺有关,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回鹘王家寺院西大寺。

唐文宗开成五年(840年),回鹘部从自鄂尔浑河流域大举西迁,其中一部分定居北庭一带。回鹘人原在漠北时,信奉摩尼教,于唐咸通七年(866年),高昌回鹘政权建立后,始皈依佛教。西寺壁画中,现存有亦都护(高昌国王)、长史、公主之像,窟内及配殿内现存有佛、菩萨、护法、经变故事、供养比丘和供养人像。

元惠宗至正六年(1346年),秃黑鲁贴木儿即位察合台汗,成为第一位信奉伊斯兰教的蒙古汗,并强制推行伊斯兰教。至明朝洪武十六年(1383年),秃黑鲁贴木儿之子在位期间对高昌地区(今吐鲁番)进行圣战,捣毁佛寺,杀害佛教僧侣,强迫高昌居民改信伊斯兰教,西寺被毁。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西大寺遗址遗存面积3000多平方米,平面为矩形,南北长70.5米,东西宽43.8米,残高14.3米。寺院整体呈前殿后塔的格局,地面以下是夯土台基,地面以上全部用土坯砌筑。北部为塔形正殿,殿西、北、东外壁环筑上、下两层洞窟式佛龛,其中东壁下层佛龛8个,上层7个,龛内有塑像及壁画。南面为配殿建筑群,沿中轴对称布置佛殿、库房、僧房等建筑,殿中包括佛坛、塑像、壁画等遗存。为了加强保护,遗址外修建了保护棚,由首尾相连的三层梯状保护隔离墙构成,顶棚南北跨度约97.5米,东西长65.3米,高24米,游客可以站在保护隔离墙的三层平台上观赏西大寺全貌。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王者出行图”壁画残存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配殿S101

南北进深6.6米,东西面阔2.96米,殿内东、北、西三壁用土坯砌成长条形佛坛,北佛坛正中塑菩萨主像,颈以上残缺,残存舟形背光,东西佛坛各有六躯罗汉塑像,南北一字型排列,结跏趺坐。北、东壁残有部分壁画,绘菩萨像,七组塔刹和千佛像,间有回鹘文题记。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配殿S102

配殿中心为大佛台,东侧为主尊佛祖坐像,西侧为菩萨立像,中心佛台西侧东北角残存小立像,门口南侧残存两尊立像,南侧墙壁上有回鹘文题记。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配殿S105

西壁北半部上方,有“王者出行图”壁画。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E101

东西进深2.32米,南北面阔1.18米,洞龛后壁砌长方形台座,上置一躯交脚坐像,下身两腿和双足残存,塑像后项光,背光保存较好。北壁、南壁绘供养菩萨,龛顶绘千佛坐像。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E102

东西进深2.9米,南北面阔1.25米,高3.07米。台座上仅存菩萨背光和项光痕迹,北壁、南壁绘供养菩萨和护法像,龛顶绘千佛坐像。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E103

东西进深2.35米,南北面阔1.34米,南北和后壁各有土坯砌长方形台座,台座上各置一尊塑像,均毁。后壁台座置结跏趺坐像,仅存双腿残迹,北壁台座置交脚坐像,仅存右腿和左足,此龛无壁画,南北壁面上有回鹘文题记。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E104

东西进深2.33米,南北面阔1.18米,高2.96米。洞龛后壁砌长方形台座,上置一尊跏趺坐像,头与手残毁,像残高1.22米,塑像项光仍存。该龛无壁画,但有回鹘文和一处汉文题记,均漫漶。此外,有一处墨绘小人头像。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E105

东西进深2.36米,南北面阔1.14米,洞龛后壁砌长方形台座,上置一躯交脚坐像,仅存两腿和部分服饰,身后项光,背光保存较好。北壁、南壁残存供养菩萨画像,龛顶绘千佛坐像,仅存六排。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E106

东西进深2.52米,南北面阔1.18米,高3.02米,南北壁和后壁各砌长方形台座,上塑像不存,仅存项光,此龛无壁画,南壁残存两处回鹘文题记。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E107

东西进深2.26米,南北面阔1.08米,后座一个,依后壁砌长方形台座,上置一躯交脚坐像,下身两腿和双足残存,塑像后残存少许背光。北壁壁画绘一铺夹侍菩萨像,南壁壁画已毁,龛顶满绘千佛坐像。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E108

东西进深2.4米,南北面阔1.19米,高3.1米。依后壁中部用草泥堆塑半圆形台座,上置一尊立像,残存膝部以下部分,足亦残毁,项光、背光残存部分,南壁仅存五躯护法半身像壁画,龛顶绘千佛坐像。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E203

东西进深1.64米,龛门宽1.19米,向西内收。洞龛后壁砌长方形台座,上置一躯交脚坐像,上身毁,下身残缺左足。塑像残高1.15米,有项光,背光残迹。龛内南北壁残迹回鹘文题记。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E204

东西进深1.59米,龛门向内减收。洞龛后壁砌长方形台座,上置一躯交脚坐像,像头缺,腰以下保存完好,相交足肥穿草鞋,右足有重塑痕迹。北壁绘剃度图、供养人像和回鹘文题记,南壁绘大铺弥勒上生经变图,下部可见四躯俗体人像。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E205

东西进深1.9米,龛门向内减收至后壁。洞龛后壁砌长方形台座,上置一躯交脚坐像,上身毁,塑像残高0.95米,有项光,背光残迹。龛门堆积处,有三件题记残块和一件残陶模。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神州佛音(261)----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都护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