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神州佛音(250)------新绛龙兴寺

(2020-07-08 15:34:19)
标签:

佛学

旅游

文化

分类: 旅游随笔

神州佛音(250------新绛龙兴寺

龙兴寺,位于山西新绛县城北街顶端的高崖上。该寺始建于唐,因其中供有碧落天尊像,初名碧落观。唐咸亨元年(670年)改称龙兴寺。至唐会昌五年(845年),武宗李炎灭法,寺内建筑损毁殆尽,唯塔院寺幸存。因宋太祖赵匡胤夺天下前曾寓居于此,故改寺为宫,后恢复龙兴寺之名。据记载,宋、元、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乾隆四十九年(1784)及民国时均有重修。

神州佛音(250)------新绛龙兴寺

 
寺庙座北朝南,进入山门,有东西两碑廊,沿台阶而上,有碧落碑亭,亭后是大雄宝殿,两侧是东西配殿和东西厢房,大雄宝殿后有龙兴宝塔和归璞园,塔下一侧有宋金古墓。神州佛音(250)------新绛龙兴寺神州佛音(250)------新绛龙兴寺


神州佛音(250)------新绛龙兴寺

神州佛音(250)------新绛龙兴寺


碧落碑亭

此碑高2.26米,宽1.03米,厚0.21米,碑刻于唐总章三年(670年),为高祖李渊第十一子韩王李元嘉的儿子李训、李谊、李撰、李谌为其亡母房氏祈福而立。碑阳为碧落碑全文,碑阴上三分之一为唐开成二年绛州长史李汉撰写的《黄公记》,下三分之二是唐咸通十一年郑承规奉命书写的“碧落碑”释文。碧落碑全文为篆体,共21行,每行32字,除去空阙,实有630个字。碑文全篇集钟鼎、颉、古籀、兼及小篆等文刻成,成为独具风格的碧落碑体。《广川书跋》说:“篆字奇古,引笔精绝,不类世篆学。”又言:“此碑超出相斯窠臼,笔法已自深稳。”以致“前人论书率叹其妙绝”(《金石录》)。如果没有相当的古文和书法功底,实在难以辨识和通读全文。因此在立碑整整二百年后,唐咸通十一年(公元870年),郑承规奉命用正书将碑文释出,刻于碑阴,以便后世识读和临摹。《潜研堂金石文跋》记载:“篆字奇古,小儒咋舌不能读,赖有郑承规释文稍可句读。……要非精研六书,博涉古今者不能辨也。自宋以来,篆书家奉此为金科玉律,莫敢轻易一字。”

据说唐代篆书家李阳冰在此碑前临摹七日七夜不忍离去,练习十年之久不得其妙,愤然"以槌击之",今碑断裂处即是。

神州佛音(250)------新绛龙兴寺

神州佛音(250)------新绛龙兴寺


大雄宝殿

元代遗构,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斗栱五铺作双下昂。殿内后槽设佛坛,内塑有佛祖三身及胁侍菩萨9尊彩塑,系宋金时期彩塑。中为法身佛毗卢遮那佛,东为报身佛卢舍那佛、西为应身佛释迦牟尼佛、胁持菩萨观音、地藏、文殊、普贤。彩塑主佛高达4.5米,衣纹流畅,为彩塑中的精品。殿内上方横梁之间也有佛、护法和菩萨等泥塑,保存较好。

神州佛音(250)------新绛龙兴寺

神州佛音(250)------新绛龙兴寺

神州佛音(250)------新绛龙兴寺

神州佛音(250)------新绛龙兴寺

神州佛音(250)------新绛龙兴寺

神州佛音(250)------新绛龙兴寺

神州佛音(250)------新绛龙兴寺


龙兴塔

龙兴宝塔紧邻大殿之后,始建于唐,原高八级,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重包外皮,外皮包以青砖,增至13级。塔平面呈八角形,每边长4.3米,高43.7米,为楼阁式砖塔。塔身一层南面辟券门,塔内中空,内置楼梯可登至塔顶,券门两侧砖雕楹联一副,为清乾隆四十二年重修宝塔,时任绛州知州武进题并书,“雷雨平临咫尺看龙门之变,慈云遥接飞腾争雁塔之高”。东西面辟有佛龛,西侧佛龛内有唐代石雕坐佛一尊。二层以上南北面辟有真假券门,六、十三层西面辟券门。一层檐下仿木砖雕斗拱,每面就攒,二层以上叠涩出檐。塔身南面每层券门均额题,自下而上依次为:一柱擎天、两茎仙掌、三汲龙门、四大跻空、五云献瑞、六鳌首载、七星召应、八风协律、九陌看花、十园成境、十方一览、十二碧城、十州三岛。塔顶曾多次冒烟,据《重修新绛龙兴寺碑记》记载:“光绪乙亥(公元1875年),塔顶腾烟,佥为青云直上,为以发达科名之征兆。”之后,1937年、1971年、1976年也曾冒出“青烟”,近一次是19938月,塔顶"冒烟",观者有万余人,连冒七天,成为未解之谜。

神州佛音(250)------新绛龙兴寺

神州佛音(250)------新绛龙兴寺

神州佛音(250)------新绛龙兴寺
神州佛音(250)------新绛龙兴寺


宋金古墓

分别为北宋晚期和金代早期两座仿木结构单室砖雕墓,为1996年从万安镇杜庄村和泽掌镇北苏村发现后搬迁至此。两座墓室都是砖雕黄泥平砌,为晋南砖雕墓的代表。北宋晚期墓室顶端雕刻有十对天女散花造型,也称飞天,南北两壁为牡丹、孔雀戏牡丹及夫人启门的图案。金代早期墓室以砖雕乐舞为主,雕有吹笙、吹箫、吹笛、敲鼓、舞蹈等造型。

神州佛音(250)------新绛龙兴寺

神州佛音(250)------新绛龙兴寺

神州佛音(250)------新绛龙兴寺

神州佛音(250)------新绛龙兴寺

神州佛音(250)------新绛龙兴寺

神州佛音(250)------新绛龙兴寺

神州佛音(250)------新绛龙兴寺

神州佛音(250)------新绛龙兴寺

神州佛音(250)------新绛龙兴寺

神州佛音(250)------新绛龙兴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