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2019-11-07 13:19:47)
标签:

佛学

杂谈

文化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杭州永福寺位于灵隐之西约一华里处的石笋峰下,由东晋慧理禅师开山创建,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据清康熙年间《杭州府志》卷三十二《寺观》载:永福寺座落于飞来峰呼猿洞对面的形胜山下,旧分上下两寺,与下天竺(旧称翻经院)等寺一样,同为慧理禅师开山创建。据载,东晋咸和元年(362年),西印度高僧慧理来杭卓锡筑庵,接连兴建了灵鹫,灵隐等十座道场,永福寺是其中之一。

南朝刘宋元嘉年间(424453年),慧琳禅师筑庵于石笋峰下;后晋天福二年(937年),吴越王钱元瓘于石笋峰下建晋圆院,又与山同名为资严寺;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敕改额为永福寺。

南宋咸亨年间(12651274),宋度宗之母隆国夫人据永福寺为香火院,并斥资扩建。逝后以寺超然台为葬,移寺于西,自此一寺两院;元至元年间(13351340),清凉山僧人正宗卓锡东院,因其常衣白衲,人称白衲庵;明成化二年(1466),僧人古香于上院建海日楼。后于弘治年间(14881505),寺被洪水淹废。

明万历年间(15721620),寺得以复兴,由徐宏基题额为“永福禅林”;清顺治年间(16441661),僧静昭驻锡复兴;清康熙十年(1671),东皋心越禅师移住永福,五年后,应邀东渡日本,弘传曹洞宗并创寿昌派禅法,同时传授琴学与书画篆刻艺术,在日本佛教及艺术界均享有盛誉。永福寺随后渐废;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永福寺依原有规模重建,后又渐废。                                   

2003年,月真法师主持重建永福寺。整座寺庙没有采用传统寺庙的中轴建制,而是以圆融和谐为宗旨的不对称方式,依山而建,傍泉而居,融山色为一体,倡禅意而时时。

复建后的永福禅寺依山而起,分为普圆净院、迦陵讲院、资岩慧院、古香禅院等四个开放院落,占地面积三百多亩。

山门

沿着七佛塔,经过观雨亭,就是山门。山门高悬“永福禅师”牌匾,内侧悬挂“常住真心”,内塑哼哈二将,背后高挂“钱塘第一福地”。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普圆净院

沿山道而上,正面为普圆净院。永福寺在吴越国时期有普圆院,现该院主殿为观音宝殿,殿内供奉木刻千手观音圣像,表净土法门,故名普圆净院。该院内左首为客堂,右侧是五观堂、云水堂,为永福寺日常工作及佛事活动的主要场所。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迦陵讲院

该院主殿为梵籁堂,为永福寺讲法堂及音乐厅,也是杭州首座佛教多功能艺术殿堂,其犹如西方极乐世界迦陵频伽神鸟代佛宣化,故名迦陵讲院。院内右侧建筑为文景阁,为佛教书法绘画艺术的展示场所,现展示明末清初禅宗高僧墨迹展,包括隐元隆琦、费隐通容、独立性易、既非如一、木庵性瑫、高泉性潡等;下首为艺明斋,有大量佛教艺术类精品书籍供阅览流通。院内另有福泉茶院,为禅茶交流会馆。月真法师在重建禅寺期间,恢复农禅并举,永福龙井可谓名茶之一。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资岩慧院

永福寺后山古名资岩山,吴越时以山名寺,号资岩寺。以该院光明畅达,堪表智慧,故名资岩慧院。院内主建筑为大雄宝殿,殿内供奉38000斤的盛唐风格释迦牟尼佛及迦叶、阿难二尊者青铜像。殿内两侧有普贤、文殊两菩萨像。前方建筑为福星阁,南宋度宗帝母皇太后隆国夫人居永福寺为内庭功德院,慕永福之名,兴修福之事,而行扩建,乃有福星阁于资岩山畔,自宋以来历代供奉福神星君等护法诸神。院前有湖山一览处,可远眺西湖美景及飞来峰、北高峰诸山,灵隐、天竺诸寺散布其中。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古香禅院

明成化年间,住持僧古香建海日楼于上院,以该院林泉幽静,颇通禅意,故名之为古香禅院。该院正面建筑为藏经阁,上奉乾隆版龙藏一套,并供有释迦牟尼佛十二岁等身像一尊。藏经阁楼下为“心越印室”,主要收藏展示永福寺东皋心越祖师生平及遗迹。侧面建筑为三圣殿,殿内供奉西方极乐教主阿弥陀如来、观世音、大势至二菩萨。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华夏文明的最后一次大规模东传在明末清初。十七世纪中国名僧隐元大师东渡日本,在日期间,隐元大师不仅传播了佛学经义,还带去了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对日本江户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隐元东渡日本时,日本的禅宗正处于发展停滞状态。隐元在日本传道说法,开过三堂“三坛戒会”,为两千多人授戒,据说直接听过隐元说法的日本僧俗二众达一万多人。隐元在日本开创了新的禅宗宗派黄檗宗。后来川端康成的家传宗教,就是黄檗宗。隐元和他的两位弟子,被后人誉为“黄檗三笔”。日本江户时代受他影响而诞生的书法流派“雪山流”,一直传承到今天。

此外,隐元给日本带去了明代的煎茶道,一改繁琐的抹茶传统,简单地用壶一泡,就可以喝茶,成为日本茶道的一大流派。不仅是茶文化,日语中的豆角,被称为“隐元豆”,除此之外,还有隐元帽子、隐元头巾、隐元笠、隐元坐垫、隐元豆腐等等,涉及到日本生活的方方面面。隐元在世时,当时的日本天皇便赐予他“大光普照国师”的尊号。隐元圆寂后50年、100年、150年的时候,日本天皇都授予了他新的国师法号。

另一位影响巨大的禅师东皋心越。东皋心越禅师于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生于浦江县,俗姓蒋,是永福寺历史上的一位传奇高僧。他东渡扶桑,传播书画篆刻艺术,复兴琴道,弘扬佛法,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一位划时代的重要人物,被日本奉为“篆刻之父”、“近代琴学之祖”和佛教曹洞宗寿昌派开山鼻祖。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神州佛音(243)----杭州永福寺

心越禅师是中国佛教曹洞宗寿昌派的第 35 代传人。清康熙十年(1671年),受杭州永福寺主持的邀请,驻锡永福寺,长达六年。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日本长崎兴福寺第四代主持澄一道亮慕心越之名,邀请心越赴日担任兴福寺主持。是年秋,心越东渡日本。先在兴福寺三年,后上大阪黄檗山万福寺五个月,回长崎闭关开关一年零一个月,寓居江户一年半,寓居水户约8年半,入住水户岱宗山天德寺四年四个月。日本元禄八年(1695年)九月三十日 ,心越圆寂,享年57岁。

东皋心越在日本被尊为“古琴复兴之祖”、“篆刻之祖”。当时七弦古琴已经在日本失传五百多年,心越在日本重新复兴了琴道,据《日本音乐史》记载:“心越携虞舜、素王、万壑松三张古琴赴日,大传华夏琴道,从此在日本僧学者之间就有了琴曲的传统。”其中一张后来由德川家收藏,现在保存在东京国立博物馆。他去世后,根据他的传谱,其弟子收集整理,撰写了《东皋琴谱》,在日本广泛流传,成为日本音乐学校的教科书。他带去的《韵府古篆汇选》,成为当时篆刻的主要工具书。心越五艺具佳,禅学造诣深厚,在日本共19年,逝后,岱宗山天德寺改名寿昌山祗园寺,奉心越为开山祖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