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神州佛音(214)----遂宁广德寺

(2019-03-19 20:33:30)
标签:

杂谈

佛学

旅游

分类: 旅游随笔

神州佛音(214----遂宁广德寺


广德寺,位于四川省遂宁市城西三里的卧龙山麓。寺庙始建于隋大业十四年,即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前后),原名石佛寺,因受唐、宋、明朝十一次敕封,声名大振,明代极盛,僧人千余,曾主领川、黔、滇三百余山,被尊为“西来第一禅林”。大历二年(767)更名为保唐寺,大历十三年(778)敕名“禅林寺”,令颜真卿书寺匾额。德宗建中初年(780)敕名“善济寺”,昭宗天复三年(903)敕名“再兴禅林寺”,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敕名“广利禅寺”,明武宗正德年间敕赐“广德寺”,延续至今,是观音菩萨道场。       神州佛音(214)----遂宁广德寺

广德寺现存规模为明洪武元年重建并经清代多次扩建所成。庙寺规建于卧龙山山首,从山麓至山顶,依山建寺,规模宏伟。全寺以“大雄宝殿”为轴心,呈三列纵向分布,从山麓至山顶,共有殿宇九重,东西配殿独自成院,亭榭二十六处,殿宇主次分明,左右对称,有宋代建筑布局风格。中轴线上,主要建筑有金刚殿(山门殿)、圣旨坊(东西碑亭)、天王殿、大雄宝殿、玉佛殿、法堂、七佛殿和佛顶阁,层层叠起。山上还建有紫竹园;东有六和楼、大悲殿、五观堂、送子殿、百子殿、禅堂、祖堂、问本堂、居士林;西有陈列室、地藏殿、观音殿、念佛堂、善济塔、舍利殿、三十三观音殿、玉印堂、佛学院和闭关房等。                             神州佛音(214)----遂宁广德寺

作为皇家禅林的广德寺,不仅建筑规模宏伟,还有镇寺五宝,存放在玉印堂的两颗皇帝御赐玉印和缅甸玉佛、明代木结构圣旨坊、北宋善济塔(俗称舍利塔、肉身塔)和九龙碑。

“敕赐广德禅寺”坊

牌坊为明代建筑风格,三间四柱七楼砖石牌楼。每间中间开拱券门,券脸有纹饰装饰,牌楼七楼均为单檐歇山顶,檐下有木制斗拱支撑,牌楼两面均布满纹饰雕刻,工艺精湛,雕工精美。

北壁正楼中间额枋垫板上刻“敕赐广德禅寺”六字,上有观音说法图,善财童子和龙女胁侍两旁,两边各有六佛並坐,下有七人跪伏听法。东次间额枋垫板上刻九身罗汉像,最上面坊间刻济公活佛;西次间额枋垫板上也刻九身罗汉像,两边共18罗汉,最上面坊间刻达摩祖师渡江图。                                         神州佛音(214)----遂宁广德寺

神州佛音(214)----遂宁广德寺

神州佛音(214)----遂宁广德寺

神州佛音(214)----遂宁广德寺

神州佛音(214)----遂宁广德寺

神州佛音(214)----遂宁广德寺

  

南壁正楼中间额枋垫板上刻出匾额样式,上部匾额中间“敕赐”两字,下部匾额中间刻“广德禅寺”四字。牌楼两侧写有“示现诸佛深妙法,开发众生菩提心”的楹联。东次间额枋垫板上刻三位护法天神,从西向东分别为金刚力士、东方持国天王和南方增长天王,最上面坊间刻二龙戏珠。西次间额枋垫板上同样刻有三位护法天神,从西向东分别为北方多闻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和金刚力士,最上面坊间亦刻二龙戏珠。                   神州佛音(214)----遂宁广德寺

神州佛音(214)----遂宁广德寺

神州佛音(214)----遂宁广德寺

圆觉桥

穿过“敕赐广德禅寺”坊,是一座始建于宋重建于明的圆觉桥,因宋孝宗乾道九年(1173)十月,敕赐克幽禅师为“圆觉慧应慈感大师”而得名。圆觉桥为木质过廊,桥跨小溪,头东尾西。桥上有三间二层重檐的亮柱廊亭,廊门进出都有对联。出门上联为赵檏初所题圆觉桥,两侧“万象圆融惠风和畅菩提路,一心觉悟古刹洞开般若门”。                                                                                           神州佛音(214)----遂宁广德寺

山门殿

过了圆觉桥,就到了广德寺山门殿,门上有“护持净域”四字匾额,山门殿内塑哼哈二将。               神州佛音(214)----遂宁广德寺

圣旨坊

进广德寺,拾阶而上,迎面屹立的是“圣旨”坊,这里是寺庙迎接皇帝诏书的地方。“圣旨”坊初建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现存的建筑为明代成化年间改建。横匾有颜真卿书写的“敕赐禅林”四个金字,坊南上面书写“圣旨”二字,木质结构,重檐歇山式顶,斗拱疏朗,出檐远伸,藻角飞翘,浑厚古朴,是全国唯一的寺内“圣旨”牌坊。

“圣旨”坊左右两边各有一亭,亭内各竖石碑一通,石碑上刻着明朝进士及第杨名撰写的碑文,左面为《广利寺记》、右面为《增修广德寺记》。                                                                 神州佛音(214)----遂宁广德寺

神州佛音(214)----遂宁广德寺

神州佛音(214)----遂宁广德寺

神州佛音(214)----遂宁广德寺

神州佛音(214)----遂宁广德寺

神州佛音(214)----遂宁广德寺

神州佛音(214)----遂宁广德寺

神州佛音(214)----遂宁广德寺

 大雄宝殿

“圣旨”坊往上,穿过天王殿,就是主殿大雄宝殿。大殿矗立在四米高的双层青石平台上,殿高10米,长宽各22.6 米,面积510.76平方米,明朝洪武年间建造。大雄宝殿后面石壁上,雕刻有72则释迦牟尼佛的故事。两侧分别是观音殿、地藏殿和大悲殿。                                                                   神州佛音(214)----遂宁广德寺

神州佛音(214)----遂宁广德寺

神州佛音(214)----遂宁广德寺

神州佛音(214)----遂宁广德寺

神州佛音(214)----遂宁广德寺

神州佛音(214)----遂宁广德寺

善济塔

善济塔位于大雄宝殿西侧,为方形砖石结构,原塔高十三层,北宋哲宗年间改建为七层,高22米,顶部有“克幽之塔”四字,是克幽禅师的肉身舍利塔,也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宋塔。善济塔第二层西面刻有《遂州广利禅寺善济塔记》,南面塑菩萨坐像一尊。

克幽禅师俗姓李(728787年),祖籍陇西(今属甘肃省),其父因官入蜀,遂迁居遂州长江县(今大英县),后因病发愿出家学佛。唐天宝年间,往成都净众寺,拜无相大师金和尚为师,唐肃宗、唐代宗时,曾两次迎请克幽禅师入禁宫说法。唐大历二年(768),东川节度使杜济,恭迎克幽到遂州石佛寺(即广德寺)任住持,为人说法,学徒云集。大历十三年(778),敕赐禅师名“克幽”,并赐紫衣。唐贞元三年(787)五月,克幽禅师对众人说:“吾于此方缘尽,不久将行。”到九月十一日克幽升座曰:“时至矣。”遂圆寂于广德寺,享年60岁。其门徒奉遂州刺史韦成武之命,在广德寺西建塔以葬金身,这座塔,就是今天广德寺的善济塔。此外,按敦煌文献中佛教经典《历代法宝记》翔实记载,克幽禅师系禅宗在蜀地派系中的第五代传人,是唐中宗的孙子,武则天的重孙。克幽禅师佛学精妙,两度被引入宫讲经说法,被封为护国禅师。

克幽禅师作为广德寺开山祖师,也被认为是观音菩萨的化身。北宋谢瑾在其所写的《遂州广利禅寺善济塔记》中记载:克幽肉身塔“遭会昌毁灭,塔圮成池,白莲化生……山谷之间,光相环绕……观音圣像仿佛其中,相国琅琊公掘寻灵迹,得钩锁骨如紫金,此皆观音大士化身,复为建塔,立殿其侧。川县僚属,僧道士女,无贵贱老幼,倾心崇敬。”                                                                                神州佛音(214)----遂宁广德寺

神州佛音(214)----遂宁广德寺

神州佛音(214)----遂宁广德寺

神州佛音(214)----遂宁广德寺

神州佛音(214)----遂宁广德寺

舍利殿和九龙碑

在善济塔西边,是舍利殿和念佛堂。舍利殿内有一块珍贵的九龙碑。碑上的双龙戏珠下面,刻的是唐宋两朝六位皇帝七次对广德寺和克幽禅师的册封,为南宋孝宗淳熙元年尚书省参知政事、四川宣抚使郑闻立,距今800多年。碑额篆文“勑賜遂州广利禅寺善济塔记”,上有九次侧封“大唐代宗皇帝 大历十三年岁在戊午六月 敕赐禅林寺赐紫衣谥克幽禅师;昭宗皇帝 天复三年岁在癸亥四月降到 敕赐再兴禅林寺;大宋 真宗皇帝 咸平元年岁在戊戌十月降到;太宗皇帝御书圣文神笔颂;真宗皇帝 大中祥符四年岁在辛亥正月 敕赐广利禅寺 降到;仁宗皇帝 皇祐三年岁在辛卯六月 御书明堂之门二轴;徽宗皇帝 崇宁二年岁在癸未 敕谥号慈应大师塔名善济;南宋 孝宗皇帝 乾道九年岁在癸己十月 敕宜赐圆觉慧应慈感大师”。                                                  神州佛音(214)----遂宁广德寺

神州佛音(214)----遂宁广德寺

神州佛音(214)----遂宁广德寺

神州佛音(214)----遂宁广德寺

神州佛音(214)----遂宁广德寺

神州佛音(214)----遂宁广德寺

神州佛音(214)----遂宁广德寺

玉印堂

大雄宝殿后是玉佛殿,供奉药师佛;后为法堂,法堂一侧是玉印堂,有两颗玉印和玉佛。玉佛是清福禅师由缅甸请回的圣像,美玉洁白,雕刻精美,佛高一米,趺坐莲台,肃穆慈祥,惟妙惟肖。                     神州佛音(214)----遂宁广德寺
(药师殿)
神州佛音(214)----遂宁广德寺

神州佛音(214)----遂宁广德寺
(藏经阁)
神州佛音(214)----遂宁广德寺

  

清福和尚是清代高僧,独步万里,西去缅甸、印度诸国取经求法,并于宣统二年(1910年)请回西天玉佛15尊,供奉在成都宝光寺、上海龙华寺、四大佛教名山。清福和尚从锡兰请回佛祖舍利十二粒、贝叶经3部。“普陀山灵石庵,乃善财参观音之圣道场地,因留三粒”。“请九粒于四川宝光、龙兴、广德三寺供养”。

神州佛音(214)----遂宁广德寺

神州佛音(214)----遂宁广德寺

神州佛音(214)----遂宁广德寺

神州佛音(214)----遂宁广德寺

神州佛音(214)----遂宁广德寺

神州佛音(214)----遂宁广德寺

神州佛音(214)----遂宁广德寺


殿内还有两颗宝印,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宋真宗御赐的“御敕广利禅寺观音珠宝印”和明武宗敕赐的“四国文玉印”。据明嘉靖翰林院编修杨名在《广德寺碑阴记》中载:寺旧名“广利”,正德中,僧会净本请于武宗皇帝,敕赐“广德”。净本乃明代广利禅寺高僧无际禅师嫡传弟子清贫之徒弟。净本任僧会时,广利禅寺常住僧众千余,宗风丕振,法音远播。明武宗年号为正德,因此广利禅寺顺应时代发展要求,请示更名为广德,得到明武宗嘉许,乃以钦赐玉印的方式,予以批准和确认。

印上刻有四种文字,第一行为中文“勅赐广德禅寺”,第二行为缅甸文,第三行为僧伽罗文,第四行为巴利文之拉丁字母 ,此三行外文译为中文即“佛陀正定”。文字凹刻,四周饰以红日海水及双龙的图案。明武宗敕这枚玉印给广德寺的同时,广德寺的住持也被封为僧官,拿朝廷的五品俸禄。这枚玉印也是当时主领川、滇、黔三省三百余山佛教事务的官印。明武宗还把当时佛教外交事务赋予广德寺住持管理,所以朝廷才特别在印上雕刻三种外文,由广德寺住持掌管佛教对外交往的事宜。

七佛殿和三十三观音殿

七佛殿建于明洪武至宣德六十年间,殿内现塑造七佛,谓过去庄严劫中三佛,现在贤劫中四佛。每尊高1.8米,殿后塑韦陀菩萨站像。

神州佛音(214)----遂宁广德寺

神州佛音(214)----遂宁广德寺

神州佛音(214)----遂宁广德寺

神州佛音(214)----遂宁广德寺

神州佛音(214)----遂宁广德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