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孟子为什么要“易子而教”

(2014-02-16 09:53:28)
标签:

杂谈

    公孙丑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也?”
    孟子曰:“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则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则恶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


    译文:公孙丑说:“君子不亲自教育自己的儿子,为什么呢?”孟子说:“因为情理上行不通。(父亲)教育(儿子)必然要用正确的道理;用正确的道理行不通,接着便会动怒。一动怒,就反而伤了感情了。(儿子会说:)‘你用正确的道理教育我,而你自己的做法就不正确。’这样,父子之间就伤了感情。父子之间伤了感情,就坏事了。古时候相互交换儿子进行教育,父子之间不求全责备。相互求全责备,会使父子关系疏远,父子疏远,那就没有比这更不幸的了。

 

    孟子所说父子之间不要求全责备,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但是孟子没有掌握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

    而且什么是正确的道理呢?这也是需要讨论的

    网友美丽朋友:看来孟子也没能把握好“正确的道理”,因为这个道理也许从子女角度来看是不正确的、不能接受的。比如:孩子正在玩游戏,爸爸一看约定时间到了,就要求孩子立即停止,因为按照爸爸的正确道理就是:既然我们有约定,时间到了,孩子就必须遵守诺言,立即关机。但是请爸爸想想,当你正要闯过关时,你会放弃关机吗?尊重孩子意愿,合理时机、合理方法讲授正确道理,对孩子终身受益,反之,只会造成矛盾,亲子关系疏离。

    笑妈 :对待别人的孩子,我发现自己充满赞誉。对自己的孩子则是焦虑。充实认真上班,到家则习惯性焦虑,如不认识自己一般....... 孟子为什么要“易子而教”

 

一本可以给家庭带来幸福的书——《顺应心理,孩子更合作》

 当当网亲子家教类新书榜第一名

      当当网销售地址:http://product.dangdang.com/23595813.html#me

      天猫:http://detail.tmall.com/item.htm?spm=a1z10.3.w4011-6765968826.114.JgZn4L&id=42262774133&rn=7710113470deb1526159218d480f1378&abbucket=9

    亚马逊、京东、淘宝、文轩网及各大新华书店都有销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