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否应该帮助孩子检查作业?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很不简单。好好解剖这个小麻雀,来体会家庭教育之玄妙、智慧。
一、教育的中庸之道
凡是简单地回答“应该”还是“不应该”,都是陷入了禅宗所说的“偏执两边”了。
教育需要因材施教,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孩子学习较强,可以大胆放手,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兴趣、信心、能力一般或较差孩子,家长如果检查得当,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讲解;作业得“优”,孩子感觉也爽,兴趣和信心会生长。
类似地,同一个孩子强的学科,可以不检查;弱的,检查一下不错。
“水无常形”,情况是变化的,需要“因势利导”。
一位妈妈开始不给孩子检查作业(成绩中上),后来有一段时间孩子作业错误挺多,老师总是批评,受到打击都不想上学了,所以她就帮助检查,度过难关走入正轨之后又放手了。
学习毕竟还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原来检查的,如果孩子提高了,可以逐渐放手,减少参与的力度,功成身退。
小学大部分家长还有能力去检查、讲解;到了初中不少就力不从心了;高中,大部分就只能放手了。
二、孩子自己要检查吗?
孩子能力强,引导自己检查也不错;能力弱,作业本来就费劲,自己检查会增加不少负担。
还有一个心理规律:由于思维定式的影响,自己的错误不易查出来。
另外,不能忘记了我们的战略目标,也要讲究战术、策略。
中考高考,时间本来就不大够用,如果花时间检查,既不容易检查出错误,还可能修改错误,因为做题的第一感觉准确率更高。
所以,平常考试就应该养成这样的习惯:做题时慢一些、仔细些,利用敏锐的第一感觉一次做好,不留过多的时间检查。如果时间剩余,可以检查有无漏题,对拿不准的题目再考虑,还有时间再检查其他题目。
做作业也是如此,一次认真仔细地做完就行了。如果靠检查提高正确率,效率就低下了。
还要考虑实际情况,到了中学,作业很多,可能没时间自己检查了。
三、老师的要求
有的老师要求检查,家长不配合恐怕不行;没有要求,就可以灵活了。
有些父母担心检查之后老师就不了解学生的情况了。其实老师大部分都有经验,知晓薄弱环节所在,而且总有不少家长没时间检查。我们就不必咸吃萝卜淡操心了。所以,我们要看到事情的真相,不能想当然。
四、不会检查还不如不检查
家庭教育时刻不要忘了我们的初心:检查是为了帮助孩子消化知识、树立信心、培养兴趣。有的父母把检查变成了挑错,训斥孩子:“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
”孩子自然不会领情,甚至讨厌检查。心态情绪调节不好,检查还不如不检查,就是在添乱。
如果父母学会“接纳孩子学习的现状”,心平气和地去帮助,孩子会欢迎的。
检查也有技巧:标出错题之让孩子自己去思考,想不明白再启发式讲解;在错误的地方打个问号,而不是叉,孩子更喜欢......
“检查作业”这个小麻雀,包含了家庭教育多方面的智慧:中庸之道,因才施教,因势利导,心理规律,战略战术、符合实际、情绪控制、心态调节、具体技巧.......
看得眼花了吗?
不过,说简单也简单: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一本可以给家庭带来幸福的书——《顺应心理,孩子更合作》
当当网亲子家教类新书榜第一名
当当网销售地址:http://product.dangdang.com/23595813.html#me
天猫:http://detail.tmall.com/item.htm?spm=a1z10.3.w4011-6765968826.114.JgZn4L&id=42262774133&rn=7710113470deb1526159218d480f1378&abbucket=9
亚马逊、京东、淘宝、文轩网及各大新华书店都有销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