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妈妈看了我的调查:您想起童年就是痛吗?,很有感触,写下了自己沉痛的经历,希望能给现在的父母以启示,不要重蹈覆辙。
应该说这位父亲还是一位较高素质的人,属于当地文化届小有名气的人,而且所作所为本意也是为了孩子好,但正是因为太过自作主张,太有权威,而害了孩子,给孩子留下了一生的痛。
有些事情很难把握。孩子的中考、高考志愿,孩子的婚姻、就业,都是大事,完全让孩子做决定,怕孩子经验不足、稚嫩而错失良机;干预太多,也无法保证自己就是对的,也许最终会害了孩子。
我的建议是:可以给与孩子充分的建议,但是最终由孩子来做决定,来承担。毕竟,人生最终是要由孩子自己来经历的。而且即使决定得有问题,如果孩子有了自己决定的能力,也还有机会修正。
常常听说,父亲,你是一座高耸的山。孩子敬佩父亲而这样看可能还可以。但父亲自己把自己当做高耸的山,当做无所不能的权威就危险了,因为父亲也经常会搞错,此时把自己当做权威而把意志强加给孩子,就危险了。
世事往往是复杂的,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此时还是要保持一个谦虚的心态,知晓自己能力的界限。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在《青年文摘》上看过一篇文章,题目是《父亲,你是一座高耸的山》,讲的是一位山区农民的儿子大学毕业后考上了研究生,但是看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亲因日夜操劳而日渐佝偻的身材,实在不忍心再给老父增加负担,决定放弃读研。父亲坚定地告诉儿子,“苦难是暂时的,咬咬牙坚持一下三年的时间很快就挺过去了,但是机会错过了就不会再来,我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你上学。”儿子上学走的时候父亲去车站送他,反复叮嘱孩子要安心读书,好好做人,不要担心家里的事情。质朴的语言胜过任何何华丽的辞藻,车子启动后泪水早已模糊了儿子的双眼。车子越走越远,父亲越来越小,直到看不见,但是父亲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却像山一样巍峨起来。
“
父亲,你是一座高耸的山”!
“父亲,你是一座高耸的山”!!
“父亲,你是一座高耸的山”!!!
反复诵读着这句话,我也已经泪流满面。
“你为什么不上高中呢?”刚上师范时班主任刘老师这样问我,“这么好的成绩不上高中太可惜了。”
刘老师善意的询问戳中了我心底的隐痛,我不想回答,只能报之以无可奈何的苦笑。
直到参加工作很多年之后,初次相识的人 一经了解依然不约而同地问我同样的问题,问一次心痛一次,无一例外。
中考时父亲没经我同意私自偷改了我的志愿——由重点高中改成了师范,这对踌躇满志的我来说无异于当头一棒,很多年都不能接受这件事情。这一改就改变了我的人生,也改变了我的命运。
如果说父亲给我偷改志愿是无心之过,而且一直表现出悔意,在婚姻上犯下的错误却无论如何不能令人释怀。
客观地说,我的婚姻不能说和升学没有因果关系。
刚参加工作那几年我一直不能面对现实,总觉得自己还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就这样早早地给自己定位对自己太不公平,所以就努力寻找一切机会发展自己。但是,很遗憾,命运似乎专门跟我作对,虽然自己有准备,机会却不肯垂青于我。当时正是心高气傲,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众多的追求者都被我PASS掉了。就这样,该上学的时候没上学,该恋爱的时候没恋爱,蹉跎了美好年华,一不小心把自己变成了剩女,无意间赶上了“时尚”。
作为女人,我一直不怀疑自己的直觉和阅人能力,而且自认为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人。但是,很不幸,和升学一样,自己的婚姻也被“绑架”了。一开始自己中意的都是一些素质较高的,他看不上,就对我大发雷霆。后来年龄大些了又逼着我去相亲,只要有人介绍,不管什么烂蒜他都愿意,又有点饥不择食了。我都不明白,工作了一辈子,在文化届也算是小有名气,怎么连最基本的识人能力都没有?年龄越来越大,父亲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脾气更是越发暴躁,喝醉了酒就拿着茶几上的杯子一个一个地往地上摔,还说,“中考时我给你改了志愿你不高兴我就不管你了,当时我就该打你,打不了两回你就不敢了,什么事就得听我的。”还有一回喝多了,回家后用手指着我说:“今年不是你死就是我死。”我笑了,对他说:“你好好活着吧,我去卧铁轨。”说完我就出去了,母亲和妹妹一看都急了,追出来喊我。我告诉她们,“放心吧!我不会出傻事,我去同学家躲一躲,你们回去吧!”到了同学家我泪流满面,同学建议我实在不行就搬出来租房住吧!在小县城怎么容忍得了这种事情?唾沫星也能把人淹死,了解情况的知道我无法在家待了,不知情的会怎么议论我呢?我总不能像祥林嫂那样见人就解释吧!
万般无奈,匆匆把自己嫁掉。本来嫁给那个人我已经把条件降到最低限度了,谁知在一起生活起来才知道他比我想象的更不堪,甚至曾对我施暴,我对他也是厌恶到了极点。离婚吧!当时就想,离了婚我就可以堂而皇之地一个人在外面租房住了。可父亲又说就是让他打死我也不允许离婚,说起来谁谁家的闺女离婚了他觉得丢人,还多次逼着我去死。虎毒不食子,如果我自己想不开他会怎么办?又怎么忍心在我最痛苦的时候逼我去死呢?对父亲的苦苦相逼我只能报之以微笑,我知道任何语言都是苍白无力的,在他面前我根本就没有说话的权利,只能服从,绝对的无条件的服从。从懂事起我就没见过父亲的笑脸,稍不如意他就大发脾气,在他面前我大气都不敢出,更不敢说话,所以这么多年养成了习惯,不过情形变了,以前是不敢说话,现在是根本就不想跟他说话。
邻居夫妇年龄和父母差不多,俩人都毕业于北师大,退休前一个是财政局副局长,一个是司法局副局长,他们曾经对我说:“你们家缺乏沟通。”其实哪里是缺乏沟通,而是根本就无法沟通。他们还多次对我说:“你若生在我们这样的家庭早就强了。”出身不由己,生在这样的家庭我根本就没有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的权力,而且一直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我走到今天,完全是拜父亲所赐。
“ 父亲,你是一座高耸的山”!
“父亲,你是一座高耸的山”!!
“父亲,你是一座高耸的山”!!!
我的好父亲,在我心里你真的是一座高耸的山!!!
一本可以给家庭带来幸福的书——《顺应心理,孩子更合作》
当当网亲子家教类新书榜第一名
当当网销售地址:http://product.dangdang.com/23595813.html#me
天猫:http://detail.tmall.com/item.htm?spm=a1z10.3.w4011-6765968826.114.JgZn4L&id=42262774133&rn=7710113470deb1526159218d480f1378&abbucket=9
亚马逊、京东、淘宝、文轩网及各大新华书店都有销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