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现在注重孩子的独立自主性,很多事情让孩子自己去处理、解决。比如摔倒了,自己爬起来,不去扶。和小朋友发生矛盾,让孩子自己去解决;学习遇到了问题,自己去思考.......
有这种意识是不错的,对于孩子的成长有帮助,孩子可能在探索之中学会不少东西,而且孩子最终是要靠自己,可能也只能靠自己的。而且有时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会超出我们的想象。所以,学会放手,是一种教育的智慧。
不过,什么事情还是适度为好。放手也是如此。孩子的成长需要放手,也需要家长适度的辅助。就像我们成人的成长,需要自己探索,也需要向书籍、导师学习,也需要朋友家人的忠告。孩子的成长,需要两条腿走路。
有些问题切勿放手。曾经有一个初中的孩子,本来性格温和。后来在学校被人打了几次,可能父母一直让他自己处理问题,他没有告诉父母。但从此性格大变,信奉拳头至上,开始和各种不良少年交往,走上了暴力的道路,如果父母当时能及时帮助他宣泄心头的愤恨,解决问题,结果可能会好得多。
放手需要具体孩子具体分析的。比如孩子学习遇到难题,父母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如果孩子确实有能力解决,这种方式就不错,对促进孩子思考很有帮助。但是有时孩子确实怎么想也想不出来,此时很可能让孩子烦躁、厌烦。如果孩子能力一般,家长总是不去帮助,孩子经常烦躁无奈,逐渐会讨厌学习、写作业。
有些问题孩子暂时还没有能力解决,帮助也是一种示范和学习。我女儿讨厌别人叫她的一个外号,但是有个同学总叫,她有些困扰,不知怎么办。我觉得这个问题她自己难以解决,就趁接孩子放学的机会,温和地和这个同学说了一下,帮助他俩做了沟通,后来这个同学再也没叫外号了。趁这个机会女儿也观摩了如何解决问题。
所以,放手到什么程度要看具体什么问题、孩子的情况、能力,帮助孩子也是让孩子学会解决问题的机会。
一位网友的评论:盲目的、一味的让孩子去解决包括:生活上的、学习上的、人际关系上的问题,而不去提供必要的帮助,盲目信奉孩子什么都会处理的很好,相信孩子所有一切——真的不可取,在孩子还没有具备处理一切问题之前家长需要适当的给予一些帮助,或者提供处理问题的思路。
一位妈妈的例子:家长有时一定要及时地站出来,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有个周末,四个孩子在楼下踢球,不小心把别人家车的后视镜给踢碎了,一时间孩子们都蒙了,就在说是谁做的,不是我做的。这时候我没有纠缠在这个问题上,而是先找人问这是谁的车,住哪个房间,然后带着孩子们去道歉,本来想让孩子们自己说的,但是看到他们那个样子,我还是自己和那边的大人沟通,并且留下电话号码,让他先去维修,然后我们把钱给他!事后,姐姐因为这件事情,需要花费40元,但是她的零花钱有限,我就出了20元钱,让她洗碗一周。整件事情我觉得自己处理的还算不错!也告诉孩子们出了问题,要勇于承担,不能遮遮掩掩,当做没有发生过,那样会让自己的良心总是受煎熬的!孩子遇到问题,如果家长能够及时站出来提供帮助,不仅提高了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而且确实拉近了亲子关系,下一次孩子能够更好地听从家长的建议和意见。
一本可以给家庭带来幸福的书——《顺应心理,孩子更合作》
当当网亲子家教类新书榜第一名
当当网销售地址:http://product.dangdang.com/23595813.html#me
天猫:http://detail.tmall.com/item.htm?spm=a1z10.3.w4011-6765968826.114.JgZn4L&id=42262774133&rn=7710113470deb1526159218d480f1378&abbucket=9
亚马逊、京东、淘宝、文轩网及各大新华书店都有销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