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把握好表扬的“度”

(2013-10-23 07:47:47)
标签:

杂谈

     表扬是需要适度的。

    一位三岁小女孩的妈妈在我这里咨询,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很重视赏识教育,所以对孩子做得好的地方总是大加表扬,比如:你真聪明,你最棒,你真厉害,你最行。本来孩子就大都是争强好胜的,这样大幅度表扬之下,孩子变得很爱面子,不承认错误,不接受现实,很多时候明明知道自己错了就是死不改口,非说别人是错的,还得让别人承认错误,很多事情如果做得不如别人好就发脾气,怎么和她解释都没用。

       还有一位六岁的孩子,从小在识字、数学方面有特长,家人引以自豪。特别是老人,对于自己的孙子更是赞不绝口,到处夸赞,满口满心地赞赏,所以老人对于孩子期望特别高,这样,对孩子的“你真聪明,你真厉害”之类的夸赞,加强了孩子对自己的过高要求,造成了追求完美的性格:游戏不能输,弹琴不能弹得不好,字不能写得不好,结果孩子的自我压力很大,有了抽动的症状。

    这种心理的变化是可以理解的。夸大其词、泛泛的表扬,会让孩子错误地认为自己什么都应该做好,不能犯错误,不能做得不好,不好就是失败。自然会有相应的性格行为表现。

    对于大些的孩子而言,夸大的,不实事求是的表扬,也会让孩子觉得有压力,感觉自己其实不是那样的,所以,要么心虚,要么有压力。

   这也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吉诺特博士在他的经典名著《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2 》中所重点阐述的。

   

    不过,吉诺特博士这本书(P71-P80)中的观点在我看来是不准确的。他说:“某些真诚的赞扬可能造成孩子不舒服、焦虑、内疚和不断行为。为什么十几岁的孩子对赞扬这样戒备呢?是因为赞扬是一种评价,而评价会让人不舒服。”他举了几个例子。

    “你真聪明”

    “你干的真棒”

    “你是个了不起的音乐家”

    “你是个好诗人”

    “你总是这样慷慨”,“你总是这样诚实”,“你总是这么好”

 

     这些话语可能会引起孩子不良的反应。

 

     但是,在我看来,引起孩子不良反应的不是吉诺特博士所说的评价,而是这些赞扬夸大其词,不实事求是,不符合孩子的现实。

    其实,这是普遍的心理。我的一位朋友很喜欢夸奖人,每次他夸得我过分的时候,我总是不自在,有起鸡皮疙瘩的感觉。不过,其他朋友那些实事求是夸奖我的话语,我还是很爱听的把握好表扬的“度”

     所以,吉诺特博士关于称赞的方法:描述,但是不要评价。要对事件——不要赞扬品性。描述感受,不要评价孩子的性格;对于成绩进行客观现实的描述,不要美化人。我不能全部同意。

    我认为,只要是实事求是、适度、具体的表扬都可以,可以夸奖孩子的品德。可以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参考博文:表扬孩子,不能说他是个好孩子吗? 鼓励、鼓励,再鼓励把握好表扬的“度”

一本可以给家庭带来幸福的书——《顺应心理,孩子更合作》

 当当网亲子家教类新书榜第一名

      当当网销售地址:http://product.dangdang.com/23595813.html#me

      天猫:http://detail.tmall.com/item.htm?spm=a1z10.3.w4011-6765968826.114.JgZn4L&id=42262774133&rn=7710113470deb1526159218d480f1378&abbucket=9

    亚马逊、京东、淘宝、文轩网及各大新华书店都有销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