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父母不爱孩子?父母的爱应该说是伟大的,为了孩子好,愿意无私地付出很多。
但是,物极必反,爱得过头也不是一件好事。当你还沉醉于在自己伟大的母爱、父爱的时候,要警惕“以爱之名”的压迫。
你有没有错愕了?
——我为了孩子好,还会有问题吗?难道我为了孩子好,还有可能成为黄世仁一类的人吗?
在咨询过程中,见过许多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行压迫之事”的父母,列举一下他们的自动思维,请对号入座。
一、我是为了孩子好,孩子应该听话
一位妈妈请教我:有啥办法让宝宝听我的话呢?我家宝宝不爱听我话。我叫她不要干这个,不要干那个,她就是不听,麻麻的……她一不听,自己火急就上来,嗓门也大了……结果她也不理你。唉!怎么办?
父母自然比孩子见多识广,所以觉得孩子应当听自己的话,这是自然的心理。“要乖,要听话”,是许多家长的口头禅。当孩子没有自己的想法或者想法和父母没矛盾的时候,这没有太大的问题。但问题是,家长虽然“圣明”,但的确不是孩子肚子里的蛔虫,你的想法常常与孩子是不同的。很多家长此时的选择不是去尊重孩子的想法,而是反对孩子的想法,“孩子懂什么”是家长此时的自动思维。
所以家长为了孩子好,会不让她干这个,不让她干那个。结果孩子总是被压抑,没有自由,(爱的囚徒)她自然很不爽,她必须变得很“犟”,通过发脾气、哭闹才能达到她的目的(听起来像不像革命志士,必须通过斗争才能换取自由),一个不好的性格、被扭曲的心理就这样形成了。
这是不是压迫!
不限制孩子,给孩子自由;不要压迫孩子,别让孩子做爱的囚徒(听着像反压迫的游行示威口号)。
二、 我为了孩子好,就有权利做任何事。
一位妈妈说:我错误地认为孩子是自己的,想怎样就怎样,我会在他不愿完成作业的时候训斥他,甚至做了穿西装的野人,在孩子玩电脑超时的时候大声呵斥他,让他去学习,也做过学习的监工,尽管爱他,效果却是孩子越来越逆反,学习拖拖拉拉,没有礼貌,懒惰。
“我是你妈妈,你是我孩子,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听着似乎很有道理,其实这和“万恶的旧社会”秉持的是一样的逻辑,这简直是对待奴隶的做法,只不过父母是爱这个小奴隶的,本意是为了他好的。
有了这个自动思维撑腰,父母简直有帝王的威风,父母对孩子的打骂还不是小菜一碟,更别说动不动大声吆喝了。
三、为了孩子好,要按照我的安排来
每天的时间家长通常都会有个计划,这个是自然的。这个计划的本意是为了孩子好,但是这毕竟是家长脑筋一转想出来的,不一定适合孩子的兴趣和状态,所以可以解放思想,灵活应变。(参见我的博文:晒晒我和孩子的一天——教育孩子要解放思想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7932370100plnj.html)
但是很多父母的想法与我的不同,他们认为必须严格按照计划来执行,养成好的纪律性,这种思想我觉得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父母想培养一个能严格服从命令和安排的士兵,我觉得这是一个最佳的选择。但是如果你想培养一个有自觉性,能自主做决定的人,这种要求孩子必须按照父母的计划来的做法,无疑是一种专制,一种压迫。
四、有意无意在施加压力,让孩子生活在重压之下
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父母表现得比孩子还急。出了一点小问题就好像关系到了孩子的一生,看起来好像是为了孩子学习好,实际是自己没有办法,而且心态不好,总是给孩子在施加压力。一位家长孩子一年级,刚学写字,自然歪歪扭扭,家长急了,总是批评孩子,结果孩子写字时一看到妈妈就用小手捂住本子,可怜的孩子。写作业也是如此,监工的事尹老师已经说得很深刻了。至于考试,孩子一旦成绩不好,就提心吊胆,生怕看到父母的那张苦大仇深的脸,以后凡是遇到考试就会战战兢兢了,长此以往,说不准会患上考试恐惧症了。
家长不能淡定、从容,看到孩子学习方面不如意,不自己想办法去理解孩子,促进孩子进步,又不能消化这种压力,就转嫁到孩子身上。孩子就整天生活在这种爱的压力之中,不知哪一天就会出现心理问题。
我后来给那位家长提了个建议,从表扬孩子的一个笔画写得好开始(总有可以表扬的地方啊),真是奇妙的变化,逐渐地孩子喜欢上了写字,字也越来越好了。
当您深深地爱着孩子的同时,提醒一下自己,我认为的好是否真的对孩子好,我是否无意之中做了黄世仁?

一本可以给家庭带来幸福的书——《顺应心理,孩子更合作》
当当网亲子家教类新书榜第一名
当当网销售地址:http://product.dangdang.com/23595813.html#me
天猫:http://detail.tmall.com/item.htm?spm=a1z10.3.w4011-6765968826.114.JgZn4L&id=42262774133&rn=7710113470deb1526159218d480f1378&abbucket=9
亚马逊、京东、淘宝、文轩网及各大新华书店都有销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