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岛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日本一直处心积虑想占为己有是徒劳的,最近出现的扣压中国渔船及人员事件,再次暴露出日本的野心。一代宗师赵朴初家族中有几人与钓鱼岛因缘殊胜,多次为这一事件作证,表现了他们的一片爱国热情。最初与钓鱼岛结缘,是赵朴初的先祖赵文楷。
赵文楷(1760年~1808年),字逸书,号介山,清嘉庆元年(1796年)状元。其时,中国大陆东方、日本九州岛西南方的大海中,有一群岛之国,名琉球国(即今日本冲绳县),是中国的属国,自明洪武年间起,历代琉球王都向中国皇帝请求册封,正式确定君臣关系。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琉球国王尚穆去世,世孙尚温遣使渡海请求册封。清嘉庆四年(1799年)八月,清朝嘉庆帝选定赵文楷任朝廷正使,李墨庄为副使。次年五月,赵文楷使团从福州上船,往琉球去。在大海上,赵文楷一路作诗,给士卒们以鼓舞,后来结集《槎上存稿》。《槎上存稿》一书对钓鱼岛有明确的纪录,其中有诗《过钓鱼台》、《渡海放歌行》、《十一日见姑米山(近琉球矣)》,姑米山即今久米岛,是当时琉球国的边疆,钓鱼岛在中国境内。副使李鼎元撰《使琉球记》也有明确记载:去琉球时,“初九日见钓鱼台,入夜,舟人禀祭黑水沟。”回国之前,“十月初六日,……与介山(赵文楷)与从客饮,酒酣,有客曰:”闻海面西距黑水沟与闵海界。”此处明确说明黑水沟(琉球海沟)是中国与琉球之分界,钓鱼岛列岛是中国疆土。赵文楷把文化和友谊的种子洒遍琉球国,《清史稿》载其“廉洁之声,著于海外”。公元1879年,日本强行宣布“废琉置县”,即将琉球国改为冲绳县。
上世纪六十年代,赵朴初的堂兄、台湾某大学教授赵宝初就在台湾发表文章,提供赵文楷出使琉球资料,证明钓鱼岛是中国领土。赵宝初还将赵文楷诗集等先人文墨结集为《太湖赵氏家集丛刻》,交台湾文海出版社出版。《太湖赵氏家集丛刻》中收录了赵文楷《石柏山房诗存》九卷,其中之一《槎上存稿》就记录了许多当年出使琉球的史实。
1987年8月,赵朴初赴日本参加“比睿山宗教首脑会议”。25日下午,赵朴初偕夫人从日本北海道的扎幌乘飞机到冲绳,寻访先祖赵文楷的遗迹,受到冲绳有关方面的热情接待。
... ...
赵朴初另一位堂弟赵荣澄是化工博士,于1946年去台湾,任教于台湾大学化学系。1995年,首届中琉历史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台北召开,正当与会者热烈讨论时,赵荣澄“不请自来”,带来了《太湖赵氏家集丛刻》,向与会者介绍先祖与琉球的关系,受到与会者的关注,其中也谈到钓鱼岛的归属问题。
(引自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750f460100llxl.html)
(作者:余世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