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客属第23届恳亲大会进入倒计时之际,《古邑客家》电子杂志全球首发。
网址:可登陆河源网: http://www.heyuan.cn/
或直接登陆:《古邑客家》电子杂志官方在线发布: http://zt.heyuan.cn/2009/mag/
据2009年11月30日《河源日报》报道,世界客属第23届恳亲大会,将于2010年11月29日在河源开幕。前日,河源市隆重举行了系列活动,纪念第23届世客会倒计时一周年。并以空前高涨的热情向世界客属乡贤乡亲发出真挚热诚的邀请。
“天下客属是一家!”河源市委书记陈建华说,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是全球客属团体参与人数最多、规格最高、联系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个世界性的国际会议,也是全球客家人文化活动和经济活动相结合的大联谊、大交流、大聚会。承办此次盛会,河源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全力以赴,办一届高水平的、有特色的世客会。”
陈建华书记郑重承诺,河源的目标就是要把世客会办成促进客家文化交流的盛会、增进客家情谊的盛会、提升客家城市形象的盛会、推进客家地区发展的盛会,“这既是河源对客属的郑重承诺,也是河源乃至全球客家人的共同愿望”。
陈建华书记说,世客会倒计时一周年,筹备工作进入了冲刺攻坚阶段,我们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倒计时推进各项筹备工作,以一流的组织管理、一流的文化活动、一流的城市环境、一流的服务水平、一流的客家风貌迎接世客会。
作为第23届世客会倒计时一周年系列活动之一,全球首家以传播客家文化为办刊内容的电子杂志《古邑客家》隆重举行创刊上线仪式,为世界客属开启网上认识河源之窗。据悉,全球读者均可免费在线或下载阅读《古邑客家》,并可对杂志进行评论交流。网址:可登陆河源网(heyuan.cn)或直接登陆《古邑客家》电子杂志官方在线发布(mag.heyuan.cn)。
.......
回眸历史,往事如昨。
1994年,梅州市通过在本市举行的“世界客属第十二次恳亲大会”,采用多渠道汇总统计得出了一个结果。这就是,客家人在国内外分布的人数达6562.429万人(现应更多),其中国内、包括港澳台为6107.8万人,国外454.629万人。真可谓是“海水所到之处,就有华侨,有华侨的地方就有客家人”!不仅如此,关注到近代客家人在国内的动态,也是活跃异常。
1971年9月,“世界客属第一届恳亲大会”
在香港举行。由此,每隔两年在世界各地相关的城市轮流召开一次世客会。至2009年,它已在亚、美、非三大洲10个国家和地区共19个城市先后举办过22届。
1994年,由福建省客家研究联谊会主办,以放眼世界客家、传播客家乡讯、凝聚客家亲情,弘扬客家文化的《客家》杂志正式创刊。
1995年,客家公祠在宁化石壁建成,从此每年这里都会举办声势浩大的“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因此,10月也被定格成为了客家的“祭祖月”。
1998年9月,一个致力于了解世界客家资讯、客家音乐、客家特产、客家图片、客家动漫、客家书城和客家知名企业的客家网络在深圳建立。
2003年,台湾成立了世界上的第一个客家电视台。
2005年,四川洛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客家古玩市场。
2008年,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客家研究中心成立了第一个以台湾客家族群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研机构。
2008年4月,为实施“文化梅州”战略重点工程之一,梅州投资1.3亿元,占地面积163.2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的第一座客家博物馆开馆。
2009年9月,龙川县客家山歌协会正式挂牌成立。
2009年10月,首届客商大会即将在梅州举行。
……
关于客家的信息当然远不止这些,输入“客家“一词,随便上网一搜,你就能看到“中国客家网”、“客家亲”
、“环球客家网”、“客家黄酒网”
和“新客家”等一系列关于客家活动举办和客家相关的历史、文化和民俗等宣传介绍。给我的感觉,客家人每时每刻都是热血沸腾的,为弘扬本民系文化他们只争朝夕、孜孜以求。那么,除我们国内熟知的梅州客家、石壁客家和四川客家,究竟客家在世界上的分布是怎样的一个状况呢?先让我们来看看关于客家在国内的一组分布数字。分布于广东省的客家约2100万人;江西省客家总人口1250万人;福建约500万人;广西壮族自治区约460多万人;四川省约380万人;湖南省约200万人;浙江省100万人;海南省约15万人;贵州省约10万人;云南省约2万人;江苏南客家人约2万人;安徽省约2万人;陕西省约0.5万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约0.3万人;其他客家人约300万人。还有,台湾省客家人口约460万人;香港特区客家总人口约125万人;澳门特区客家总人口约10万人。即亚洲客家人约共380万人,分布在21个国家和地区;大洋洲客家人约6万人,分布在11个国家和地区;美洲客家人约46万人,分布在21个国家和地区;旅居欧洲的客家人约有20万,分布在16个国家和地区。关于客家历史上和近现代的名人,更是数不胜数。他们是:
张九龄 杨筠松 欧阳修
文天祥 袁崇焕 宋
湘 洪秀全
洪仁玕
石达开 杨秀清
韦昌辉 陈玉成
刘永福 黄遵宪 陈宝箴
邱逢甲
孙中山 廖仲恺
何香凝 宋庆龄
宋美龄 陈炯明 粱密庵
朱 德
叶剑英 郭沫若 张弼士
谢逸桥 谢良牧 萧
华 叶 挺
萧向荣
杨 勇 刘亚楼
陈丕显 杨成武 张廷发
曾 生 黄梅兴
蔡廷锴
薛 岳 张发奎
吴奇伟 罗卓英 黄琪翔 范汉杰
胡文虎
陈嘉庚
罗桂祥 曾宪梓
田家炳 杨
钊 黄清林 叶亚莱
吴柰温 李光耀
李显龙 叶选平 杨之光
谢清高 林风眠 马英九
他 信
余建章
郑小英 潘毓刚 肖
扬 江欢成 黄婉秋
丘成桐 叶乔波 李
莉
等等。
看来,客家名人从古至今一直活跃在神州大地乃至世界的舞台上,客家人自始至终也是无处不在的。他们从未离开过我们的视线。但是,我们又该采用怎样的方式来叙述客家人对故土的这份炽热眷念,以及准确展示他们将客家文化凝聚成的这种无形力量呢?
说明:部分内容引自新浪博客《我行走,我记录》(赵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