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原创在河之北读书江湖历史孙膑文化杂谈 |
分类: 历史的星空 |
孙膑(?—前316年),孙武的后代,战国时期军事家。曾与庞涓同学兵法,后庞涓先为魏惠王将军,因妒孙膑才能,诳他到魏,处以膑刑(剔去膝盖骨)。故有孙膑之称。
孙膑的故事,好多版本都这样说,人们大多也这样认为。
孙膑受的刑,果真就是剔掉膝盖骨的膑刑吗?
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云:“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文中所说的“膑脚”之“膑”字,是刑罚之名;脚,自然指双脚;“膑脚”,是指对脚施以刑罚。
司马迁《报任安书》文中亦说,“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孙子断足”四字,清清楚楚地说孙膑受的是断足之刑,即把脚砍掉。不是什么剔掉膝盖骨的膑刑。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述,“庞涓恐其(孙膑)贤于已,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所述“断其两足”,也准确无误地说明了孙膑受的是断足之刑。
东汉王符《潜夫论》云:“孙膑修能于楚,庞涓自魏诱以刖之”。“刖之”二字,说明了孙膑受的是刖刑。刖刑,即断足之刑。
唐朝诗人周昙赋诗《春秋战国门孙膑》,诗云:“曾嫌胜己害贤人,钻火明知速自焚。断足尔能行不足,逢君谁肯不酬君。”明明白白说“断足”。
以上史料,足以证明孙膑受的是断足之刑,并没有被剔去膝盖骨,不关他膝盖骨什么事。
“孙子断足”,司马迁说得很明白的史实,怎么就被讹传为剔掉膝盖骨呢?
这完全是孙膑名字中“膑”字做的“怪”。
“膑”字,辞海中解释是膝盖骨的意思。另解,一种古代肉刑。膑刑,是周以前的一种刑罚,剔掉膝盖骨。“唐、虞、夏刑用膑,去其膝头骨也。周用跀,断足也。”(清代法学家沈家本)。周代,改膑刑为跀刑(《周礼·司刑》注曰“周改膑作刖”)。“跀”字又借作“别”,刖刑,即断足之刑。刖刑又分单足刖和双足刖。孙膑受的是双足刖刑。
因为膑刑与刖刑有朔源的因素,故古人提到刖刑时也用“膑”字。古人又时常“举本名”,既然“膑”字是指膝盖骨,他叫孙膑,便一定是被剔去膝盖骨了。故所以,以他所受之刑名称来称呼。
孙膑明明被刑罚的是脚,咋就成了膝盖骨?望字揣意,谁先这样说的?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将错再错。
作者更多文章
韩信原本有机会主演《三国演义》
武则天朝堂上的马屁大观
看看一代宗师孔子的B面
“扁鹊见蔡桓公”是“关公战秦琼”
谁是和珅真正的掘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