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贵州的风景日戳

(2011-11-03 09:28:47)
标签:

邮文

风景戳

贵州

评述

这是写在2002年4月的一篇邮文,其目的是希望被称为“公园省”的贵州邮政,能在力促创建旅游大省的工作中,配合省政府,结合行业特点,做好推介宣传。为旅游景点设计、刻发和使用风景日戳,不失为一项简单易行的有效措施。可是之后这么多年,豪华邮册琳琅满目,风景日戳却无影无踪,游人扫兴,集邮者失望。

 

 贵州的风景日戳

 1985727,原邮电部下达(1985)邮部字第410号文:《邮电日戳印模规格标准与使用管理规定》,正式将风景日戳列入我国的邮电日戳,属特种邮戳的一种,并对刻制规格制订了部颁标准。从这之后,各地邮政部门,相继将所辖地域内的人文景观、名山大川、历史古迹、现代建筑、旅游胜地等景点,设计、刻制成风景日戳,分期分批地投入使用。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省、市启用过的风景日戳,已逾3000枚,且不断有新启用的信息报道。足以证明,我国邮政部门运用行业特点,利用风景日戳这个载体,在宣传自身的同时,也对促进地方经济、尤其是旅游事业的发展方面,发挥出良好的效果。风景日戳的出现,还给集邮增添了新的收集和研究门类,给集邮者带来新的乐趣。许多邮迷追逐它制作首日、原地、专题、极限等邮品,更有一大批集邮者执著收集、整理、鉴赏、研究风景日戳,各地出现了不少以专门研究风景日戳为主要内容的民间集邮组织。总之,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风景日戳,无论在邮政业务还是在集邮活动中,都已经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本文试对贵州的风景日戳,做个回顾,作些评述,提点建议,以期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和得到同好的赐教。

一、           贵州风景日戳的刻制使用情况

 1987520日镇宁县局刻制启用省内第一枚“黄果树瀑布”风景日戳以来,十多年间,全省各地共有11个邮政单位,先后15批次,刻制、启用42枚风景日戳。除去同一景点重复刻制的,实际推介风景点31处。刻制内容,主要是黄果树瀑布群景致,占11枚(不含重复刻制),其它还包括地方特色景观、历史名胜、名人故地等旅游胜地。其中有三次较多数量刻制风景日戳,只是为配合封片发行、制作集邮用品,占24枚之多,事后并不在那个邮政机构实际使用。

 在使用方面,各地存在的情况差别较大。能按规定,发放到景区邮政机构使用的,据笔者求戳经历了解,仅“红枫湖”(置红枫湖邮电所)和“梵净山”(置黑湾河邮电所)两处。较多的是保管在县局或集邮部门,平时很少使用,很难加盖到邮品,致使本来就为数不多的风景日戳,也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省首枚刻制的“黄果树瀑布”风景日戳,15年来,镇宁县局悉心保管,坚持使用,所制邮品,早已遍及全国、走出国门,被集邮者所青睐。

二、           对贵州风景日戳的初步评述

 贵州的风景日戳,从总体上看,尽管刻制、发行的数量有限,但也不失特色。现仅就个人的鉴赏能力,作一点粗浅分析,当作抛砖之举。

 首先,首枚风景戳刻制的时间较早。一九八五年之前,在国内有的省份虽已开始刻制风景日戳,但由于当时无章可循,无一规范。从一九八六年下半年起,遵循部颁标准,开始有山东、浙江、江苏少数省份,刻制少量风景戳投入使用,而贵州仅迟于翌年5月,选择闻名遐尔的黄果树瀑布景观,刻制了第一枚风景日戳,可算得上早期戳。其次,推介景观知名度高,内容较广泛。31处景区,多为国家级或省的著名旅游风景区,有较好的宣传效应。第三,数量虽少,不乏佳作。在已刻的风景日戳中,能较长时间使用的很少,但在设计、刻制上确实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现随机列举5枚,(见图:贵州镇宁黄果树瀑布、贵州遵义会议会址、贵阳甲秀楼、贵州绥阳公馆桥、贵州平坝天龙天台山)共赏。

 

 http://s3/middle/5a77fd2dxb0ca99a64802&690    http://s8/middle/5a77fd2dxb0ca9fecc3c7&690     http://s6/middle/5a77fd2dxb0caa174d315&690     http://s13/middle/5a77fd2dx78144384bb4c&690    http://s8/middle/5a77fd2dxb0caa52ded57&690

    笔者以为,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基本上都能遵循部颁规格标准刻制;在设计上也都能做到:取景美观、布局合理、线条细腻、景物逼真,非常耐看。

 另外,从单枚欣赏也各有所长。例如黄果树瀑布的气势,遵义会址的凝重,甲秀楼的秀丽,公馆桥的风韵,天台山的险峻,都被独具匠心的设计者,在这“弹丸之地”表现得恰到好处。可以不夸张地说,在全国庞大风景戳群中,贵州的这些风景戳,也称得上是上乘之作。

三、           关于重视我省风景日戳的几点建议

 贵州被誉为公园省。今年“五一黄金周”,贵州的旅游业出现历史上空前的火爆局面,客流纷至沓来,这与近年来各种媒体的大力宣传分不开。利用风景日戳,参与这种宣传是邮政部门的一大优势,也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双赢”举措。为此,试提以下建议。

1、  正确认识风景日戳的邮政功能。既是邮政日戳,就应视同与邮政部门刻制的纪念戳、宣传戳、临时邮局日戳一样,具备同等邮政功能,可加盖于进、出口各类邮件,作销票日戳使用,而不只仅限于制作集邮品使用,这和集邮公司日戳所限制的使用规定是不一样的,应予区别。

2、  对全省景区选题应做出统一规划。省邮政管理部门,对省内著名风景区,按照国家级、省级县市级的次序进行排队,然后由景区所属邮政局提出拟刻制风景日戳的计划,经省局权衡审批后,分期分批投入使用,做到有序不滥。

3、  设计刻制必须遵循部颁标准。刻制邮政日戳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风景日戳亦然。设计工作应聘请有经验的人员,严格按照规格要求,力争图案美观。省邮政局在审批时须认真把关。

4、  加强对风景日戳的管理使用。风景日戳一经刻制,就应发给景区所在县(市)邮政局及其下属的局、所使用,坚持为游客及集邮爱好者加盖函件,和普通日戳一样,可视为景区邮政机构的“特别日戳”。

5、  应印制相配套的邮资封片。省邮政主管局,应安排有关部门为各景点印制一批邮资风光明信片、旅游纪念封、参观门券等邮政用品供使用,游人在加盖风景日戳后,可投寄、也可收藏,定会受到欢迎。

 

贵州省风景日戳一览表

批次

序号

    

    

   

     

 

 1

黄果树瀑布

1987520

镇宁县邮电局

杨国民设计

 

 2

龙宫

1988217

安顺地区邮电局

农历龙年春节,杨国民设计

 

 3

遵义会议会址

199141

遵义地区邮电局

何泽民设计

 4

娄山关

199141

遵义地区邮电局

 5

红军烈士陵园

199141

遵义地区邮电局

 

 6

红枫湖

199158

清镇市邮电局

 

 

 7

梵净山

199481

江口县邮电局

梁新建、黄建平设计

 

 8

陡坡塘瀑布

19941212

镇宁县邮电局

杨国民设计

 9

螺丝滩瀑布

 10

银练坠潭瀑布

 11

飞瀑桥

 12

天星盆景

 13

石头寨

 

 14

天龙天台山

1995109

平坝县邮电局

 

 

 15

阳明洞

1996720

修文县邮电局

 

 

 16

王若飞故居

19961011

安顺地区邮电局

纪念王若飞诞辰100周年

 

 17

甲秀楼

1997513

贵阳市邮电局

欧华设计

 18

花溪

 19

黔灵湖纪念碑

十一

 20

黄果树大瀑布

1998828

安顺地区邮电局

杨国民设计,为配合贵州省政府“828”活动,地区邮票公司制作一套“黄果树瀑布群”明信片。

 21

陡坡塘瀑布

 22

三层滴水潭瀑布

 23

天星洞瀑布

 24

星峡瀑布

 25

螺丝滩瀑布

 26

索桥瀑布

 27

银链坠潭瀑布

十二

 28

黄果树瀑布

19981125

贵阳市邮政局

国家邮政局于981125日发行FP8《贵州风光》邮资明信片一套10枚。同日启用同题风景日戳10枚。

 29

织金洞

 30

龙宫

 31

红枫湖

 32

竹海公园

 33

小七孔

 34

梵净山蘑菇石

 35

遵义会议会址

 36

甲秀楼

 37

青龙洞

十三

 38

张公祠

199971

绥阳县邮政局

 

 39

公馆桥

十四

 40

杉木河

199988

施秉县邮政局

 

 41

云台山

 42

潕阳河

十五

 43

格凸河燕子洞

2001722

安顺集邮公司

景点位于紫云县境内

 44

格凸河夹山

十六

 45

黄果树大瀑布

2001722

贵州省集邮公司

国家邮政局于2001722日发行《黄果树瀑布群》特种邮票。

续前(1

十七

 46

蘑菇石

2005918

铜仁地区邮政局

钟清伟设计,国家邮政局于2005918日发行《梵净山自然保护区》邮票一套四枚

 47

金顶

 48

黑湾河

 49

阔叶林

十八

 50

百里杜鹃

2006414

大方县邮政局

 

续前(2

十九

51

猪场渔洞峡

200711

贵阳乌当邮政局

李涛设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