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歼六9185
歼六9185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024
  • 关注人气:79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2020-10-20 20:54:20)
标签:

邯郸

学步桥

丛台公园

分类: 同学情

               游览第一天

     2020年10月20日至24日,我们八位发小老同学赴古城邯郸进行了五日游,特编写此系列博文予以记录。

    我们20日早坐Z149快车,8:36分从北京西客站出发,12:24分到达邯郸火车站,下车后打车到如家酒店。

    这是我们到达邯郸游览的第一天。【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老同学们在火车上【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石家庄车站到了【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站到了【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3100年的建城史,8000年前孕育了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战国邯郸为赵国都城,魏县魏国都城;汉代与洛阳临淄南阳成都共享“五大都会”盛名;邯郸临漳县先后为曹魏冉魏前燕东魏北齐都城;北宋,大名府成为北宋陪都;清代,大名府为直隶省第一省会。(资料来自百度)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站前合影【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我们入住的如家酒店【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当天下午,我们游览邯郸“学步桥”。

学步桥位于邯郸市区北关街,沁河公园西段,原为木桥结构,因常遭水冲,于明代万历45年改建为拱券型石桥。桥身长32米,面宽9米,高8米,两旁各有19块拦板和18根望柱,均雕有历史人物故事和精美的狮子、猴子等动物。桥下设有三个大桥孔,桥孔两侧附设四个小孔,桥孔中心处雕有向下俯视的龙头。桥的规模虽不大,但结构坚固,造型美观,具有民族桥梁建筑的艺术风格。古桥旁边坐落着一个年轻小伙子在一对步履优雅的足迹后爬行的石雕,它逼真地描绘了“邯郸学步”这一典故,这座桥从此而得名。唐代大诗人李白曾有“寿陵失本步,笑煞邯郸人”的诗句。解放后重建,已非过去学步桥之真面目。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资料来自百度)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学步的寓言故事:

  战国时期,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听说赵国都城邯郸的人走路姿势非常优美,就决定前去学习。他风尘仆仆地来到邯郸,果然见到大街上的人走路姿势十分优雅,走起路来仪态万千,举手投足间都流露出翩翩风度。少年赶紧跟着路上的行人模仿起来,人家迈左脚,他跟着迈左脚;人家迈右脚,他也跟着迈右脚。可是学了几天,他却怎么也学不会,而且越走越别扭,姿势比以前更难看了。
  少年心想:肯定是我之前的走路方式太有问题了,我一定要把它彻底抛弃,才能学会新姿势。于是他开始从头学走路,每迈出一步都要仔细推敲下一步的动作。就这样废寝忘食地学习了三个月,他每天刻苦练习,却始终没有学会邯郸人的走路姿势,反而把自己原来的走路方式也忘得精光。最后,少年彻底不知道该怎么走路了,只好爬着回到了燕国。(资料来自百度)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老头老太模仿邯郸学步【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接着我们游览邯郸“丛台公园”。

台公园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中华大街中段西侧,占地369.6亩,正中为丛台湖,湖面42余亩。

丛台亦名“武灵丛台”,相传建于赵国武灵王时期(公元前325—前299年),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赵武灵王建筑丛台的目的,是为了观看歌舞和军事操演。史载,丛台有天桥、雪洞、妆阁、花苑诸景,结构奇特,装饰美妙,在当时扬名于列国。(资料来自百度)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七贤祠位于丛台北侧。据《史记》载:“程婴死,赵武为之祭邑,春秋祠之,世世勿绝”。赵氏立程婴等“三忠祠”早已有之,赵都何时始祠难考。旧志载,明万历十九年县令卢龙云于丛台下建三忠祠。清雍正年间邯郸知县于县城南门外恢复三贤祠,加入赵奢为四贤。民国十一年,驻军孙禹行、邑绅王文山合三忠四贤于丛台湖北岸建“七贤祠”,为卷棚式砖木结构,进深一间,宽三间。1983年10月迁建于丛台北,为歇山式琉璃顶,进深一间,面宽五间,建筑面积131平方米,占地524平方米,内有程婴、公孙杵臼韩厥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七君子塑像。(资料来自百度)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赵武灵王赵雍。

  赵武灵王(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95年),嬴姓赵氏,名雍,赵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人。战国时期赵国第六代君主,先秦时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赵肃侯的儿子。
  赵武灵王在位的时候,军事上推行“胡服骑射”,不断推动赵国军力日益强盛,成为战国中后期的强国,甚至可以和秦国相抗衡。后来吞灭中山国,大败林胡楼烦二族,开辟云中雁门代郡三郡,还修筑了“赵长城”。 [1] 
  赵武灵王二十七年(前299年),赵武灵王在赵国鼎盛的时候为了专注于军国大事,把王位禅让给儿子赵惠文王,自己被尊称为“主父”。
  赵惠文王四年(前295年),赵武灵王遭遇沙丘之乱,他被包围达三个月,在宫中得不到饮食,终于饿死在沙丘宫中,终年45岁。死后大臣追谥“武灵”,后人尊称赵武灵王,从他奠定赵国强盛之后赵国君主正式称王。
  赵武灵王被梁启超称为“黄帝之后的第一伟人”。(资料来自百度)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零公里”处【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零公里”处。

到北京的距离是从这儿开始计算的。【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位于邯郸市市区的丛台亦名“武灵丛台”,相传建于赵国武灵王时期(公元前325—前299年),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赵武灵王是赵国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国君,为了使国家强大起来,他对作战方法进行改革,变车战为骑战,推行“胡服骑射”,并身体力行,训练兵马,军队的战斗力大大提高,使赵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赵武灵王建筑丛台的目的,是为了观看歌舞和军事操演。史载,丛台有天桥、雪洞、妆阁、花苑诸景,结构奇特,装饰美妙,在当时扬名于列国。但在2000多年的漫长岁月中,丛台经历了无数次的天灾人祸的破坏,多次改修重建,有了很大的变化。据地方志载,自明朝中叶(公元1500年前后)以来,就修复了十多次。其中清代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建行宫于台上,后在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遇地震连台毁坏。现在我们所见之丛台,是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4年)修建的,以后又进行过重修。“丛台”名称的来历,是因为当时许多台子连接垒列而成。《汉书》颜师古释文:“连聚非一,故名丛台。”古人曾用“天桥接汉若长虹,雪洞迷离如银海”的诗句,描绘丛台的壮观。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曾多次登台观赏赋诗。

丛台高26米,南北皆有门。从南门拾级而上,东墙有“滏流东渐,紫气西来”八个古体大字,正门外有郭沫若1961年秋登临丛台时题写诗句的碑刻。从北门沿着用砖和条石铺成的踏道,步步登高跨过门槛,迎门而立的碑刻,正面刻有清代乾隆皇帝《登丛台》的一首律诗,背面是他的古风《邯郸行》词。丛台的第一层是个院落。院内坐北朝南的亭屋叫“武灵馆”,西屋为“如意轩”,院中间有“回澜亭”,为1931年增设。院内台壁上嵌有进士王韵泉和举人李少安分别画的“梅”、“兰”石碣。丛台的二层坐北朝南的圆拱门门楣上,写有“武灵丛台”四个古体黑字,门里边还刻有“夫妻南北,兄妹沾襟”的朱红大字,流传很久的“忠孝节义二度梅”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进圆拱门,有个建筑精美的小凉亭,红柱碧瓦,画栋雕梁,重檐兽角。再上三级台阶,推开红色雕花木门,进入约一间屋大小的方形亭间,面对古色古香的石桌、石墩,很像是撩袍端带的帝王将相刚刚离去。

登上丛台极目远眺,西边的巍巍太行山层峦起伏,西南赵国都城遗址赵王城蜿蜒的城墙隐约可见,西北便是赵国的铸箭炉、梳妆楼和插箭岭的遗址。俯视台下,碧水清波,荷花飘香,垂柳倒影。台西有湖,湖中有六角亭,名“望诸榭”。相传很早以前湖中有个小土丘,丘上有个小庙是早年间修建的乐毅庙。现在的“望诸榭”是80多年前重建的。乐毅是燕国“黄金台招贤”选中的大将,在燕、赵、韩、魏、楚五国伐齐时,担任统帅,一气攻下齐国70余座城池,几乎亡齐。燕国封乐毅为昌国君。燕昭王死后,燕惠王听信齐国田单的反间计,召乐毅回燕都,阴谋杀害他。乐毅识破燕惠王的图谋,直回赵国,被赵王封为“望诸君”。“望诸榭”就是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政治家、军事家的功绩而修建的。据地方志载,现在邯郸市东南30里的乐家堡,就是当年乐毅的故居。

丛台的北侧有座七贤祠,是为纪念赵国的韩厥、程婴、公孙杵臼、蔺相如、廉颇、李牧和赵奢而建立的。这“七君子”的动人事迹,在《史记》等史书里均有记载,大体上依据史书编写而成的《东周列国志》在“围下宫程婴匿孤”等章节里,就记述了“三忠”(程婴、公孙杵臼、韩厥)为救赵世孤儿舍身忘命的动人事迹。

新中国成立后,以武灵丛台为中心,修建了人民公园。占地由原来的43亩,逐步扩充为360亩,其中水面占40亩。园中林木繁茂,百鸟争鸣,花草繁茂,湖水荡漾,碧水蓝天,与丛台古建筑相映照,别有情趣。

1982年,从台公园被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被推荐为百家“全国名园”之一。2002年10月12日,我国国家邮政局与斯洛伐克联合发行《亭台与城堡》特种邮票一套二枚,其中一枚为中国“邯郸丛台”。这套邮票的发行,将大大提升邯郸在世界的知名度。(资料来自百度)

我们今晚住在邯郸。

明天游览广府古城、弘济桥、甘露寺、黄粱梦吕仙祠。【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邯郸五日游】1.游览第一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