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万佛阁、五爷庙、塔院寺、殊像寺
16日一觉儿醒来,屋里暖和多了。
昨夜由于室内温度太低没有洗澡,早起我们俩都痛痛快快的洗了热水澡,身体感觉舒服多了。
吃过早饭,我们冒着五六级的西北风出发了。
早上的五台山寒气逼人,更何况还刮着大风,我将所有的衣服都穿上了,就这样感觉还是很冷,盼望太阳早一点出来。
今天上午我们将游览万佛阁、五爷庙、塔院寺、殊像寺。


早起的五台山景区门口已是人山人海


女导游走得很快,我们只有快跑才能勉强跟上。




万佛阁,又名五爷庙,位于山西省五台县台怀镇中心,创建于明代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
年),曾是塔院寺属庙。清代重建,改为黄庙,五龙王殿与文殊殿是其主要建筑。万佛阁坐北朝南,占地2040平方米,计有殿堂6间、崇楼3间、僧舍20间、
戏台一座、佛塔2座、明碑3通。(资料来自百度)

五龙王殿:五龙王殿为万佛阁北殿,建于清代,殿内塑五尊龙王坐像,五
龙王(俗称“五爷”)居于殿内正中,左侧为大龙王、二龙王、龙母,右侧为雨司、三龙王、四龙王。庙内供奉的五龙王即五爷是广济龙王文殊的尊称,为五台山五
顶文殊菩萨的化身。五爷普施甘露,福泽万民,保佑人民福寿安康。(资料来自百度)



文殊殿:文殊殿又称万佛阁,殿内下层供奉明代脱纱三大士像,他们分别是:骑绿毛狮子的文殊菩萨,骑大白象的普贤菩萨,骑朝天吼的观音菩萨,每尊塑像
高约三米左右。大殿内左、右、后面三壁的满面木制小格中,尽是约10厘米大小的泥塑贴金佛像,连横梁上都是小佛,楼上二层殿内三壁同样布满金佛,上下两层
合计共有佛像万尊。(资料来自百度)

戏台:与五爷庙相对的便是古戏台,是专为五龙王唱戏而建。传说,五龙王特别爱看戏,所以每年六月大会,都要大开殿门,让五爷居高观赏,以取悦于五爷,请他及时赐雨,保证岁岁给百姓喜降丰年。(资料来自百度)



我同学在认真拍照





虔诚的朝拜者



塔院寺位于山西省五台山台怀镇的大白塔处,寺以塔名,颇为得体。该寺原为大华严寺塔院。明成祖永乐五年(1407年)扩充建寺,是五台山“五大禅林”之一、全山“青庙十大寺”之一,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金国重点寺院。(资料来自百度)




塔院寺座北朝南,由横列的殿院和禅堂僧舍组成。中轴线上的建筑有影壁、牌坊、石阶、过门、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慈延寿宝殿、塔殿藏经阁,以及山海楼、文殊寺塔等建筑,气魄雄伟,有殿堂楼房130余间,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寺前有木牌坊三间,玲珑雅致,为明万历年间所筑。寺内主要建筑,大雄宝殿在前,藏经阁在后,舍利塔位居其中。寺内有释迦牟尼舍利塔和文殊发塔而得名。各殿塑像保存完好,藏经阁内木制转轮藏二十层,各层满放藏经。供信士礼拜与僧侣颂诵。寺内以舍利塔为主,塔基座正方形,藏式,总高约60米,全部用米浆拦和石灰砌筑而成,在青山绿丛之中,高耸的白塔格外醒目。[3]塔刹,露盘,宝珠皆为铜铸,塔腰及露盘四周各悬风铎,风来叮当作响,极富古刹风趣,人们把它看作五台山的标志。塔院寺现为全国重点寺院。(资料来自百度)




早起扫地的僧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