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全境游】7.参观法门寺、乾陵

标签:
法门寺懿德太子墓乾陵无字碑 |
分类: 同学情 |


















懿德太子墓,位于乾县乾陵东南隅的韩家堡北,是乾陵的陪葬墓。懿德太子李重润,是唐中宗李显的长子。1971年7月至1972年5月,有关部门对其墓进行发掘。现已在墓区建成博物馆,展出文物,开辟参与性旅游项目,供中外游人参观。(资料来自百度)



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个,也是唐陵中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陵墓。1961年03月04日,乾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资料来自百度)


武曌[zhào](624年-705年12月16日 ),即武则天,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人。唐朝至武周时期政治家,武周开国君主(690年-705年在位),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即位年龄最大(67岁)及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82岁)。
武则天为荆州都督武士彟次女。十四岁时进入后宫,为唐太宗才人,获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封昭仪,永徽六年(655年)在“废王立武”事件后成为皇后。上元元年(674年)加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参预朝政。高宗驾崩后,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









其实坊间有三个推测。
第一个推测便是武皇自己意识到这一生罪孽深重,所以她不敢写出来。
第二个推测与第一个相反,他们认为,恰恰是武皇觉得自己的功绩很多,一生传奇,仅凭几句碑文无法记述完整自己的功绩,所以索性抛弃文字。
还有第三种推测,这种说法非常的浪漫,那就是武曌觉得不该由自己来评说自己,干脆留下一段空白的碑文,然后让后人来点评、评说,好的坏的她都接受。
那这三种说法哪一种符合武皇当时立碑时的想法呢?其实都不是,这些猜测都是建立在武曌在世时,她有自己的想法,要知道碑文都是在死后才立的,跟武曌怎么想没什么关系。(资料来自百度)
前一篇:【陕西全境游】6.华山论剑
后一篇:发小老同学小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