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歼六9185
歼六9185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453
  • 关注人气:79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陕西全境游】7.参观法门寺、乾陵

(2019-11-05 06:08:54)
标签:

法门寺

懿德太子墓

乾陵

无字碑

分类: 同学情
                              参观法门寺、乾陵

    今天是10月14号,是我们到达陕西的第六天,上午导游带领我们参观法门寺,下午游览乾陵。【陕西全境游】7.参观法门寺、乾陵【陕西全境游】7.参观法门寺、乾陵
【陕西全境游】7.参观法门寺、乾陵
  法门寺(Famen Temple),又名“真身宝塔”,位于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宝鸡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传始建于东汉明帝十一年(公元68年),约有1900多年历史,素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周魏以前称作“阿育王寺”,隋文帝时改称“成实道场”,唐高祖时改名“法门寺”。法门寺被誉为皇家寺庙,因安置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为举国仰望的佛教圣地。法门寺佛塔被誉为“护国真身宝塔”。寺庙所在的法门寺文化景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法门寺地宫是迄今所见最大的塔下地宫。宝鸡法门寺地宫其出土了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铜浮屠八重宝函银花双轮十二环锡杖等佛教至高宝物,法门寺珍宝馆拥有出土于法门寺地宫的两千多件大唐国宝重器,为世界寺庙之最。 
  2014年10月16日,第27届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在宝鸡法门寺举行。2018中国西北旅游营销大会暨旅游装备展上,入围“神奇西北100景”榜单。(资料来自百度)
【陕西全境游】7.参观法门寺、乾陵
     法门寺的“地宫”是不让拍照的,所以没有照片。【陕西全境游】7.参观法门寺、乾陵【陕西全境游】7.参观法门寺、乾陵

【陕西全境游】7.参观法门寺、乾陵

【陕西全境游】7.参观法门寺、乾陵

【陕西全境游】7.参观法门寺、乾陵

【陕西全境游】7.参观法门寺、乾陵

【陕西全境游】7.参观法门寺、乾陵

【陕西全境游】7.参观法门寺、乾陵

【陕西全境游】7.参观法门寺、乾陵

【陕西全境游】7.参观法门寺、乾陵

【陕西全境游】7.参观法门寺、乾陵

【陕西全境游】7.参观法门寺、乾陵

【陕西全境游】7.参观法门寺、乾陵

【陕西全境游】7.参观法门寺、乾陵

【陕西全境游】7.参观法门寺、乾陵

【陕西全境游】7.参观法门寺、乾陵

【陕西全境游】7.参观法门寺、乾陵

【陕西全境游】7.参观法门寺、乾陵

【陕西全境游】7.参观法门寺、乾陵

【陕西全境游】7.参观法门寺、乾陵

【陕西全境游】7.参观法门寺、乾陵

【陕西全境游】7.参观法门寺、乾陵

【陕西全境游】7.参观法门寺、乾陵

【陕西全境游】7.参观法门寺、乾陵

【陕西全境游】7.参观法门寺、乾陵

【陕西全境游】7.参观法门寺、乾陵

【陕西全境游】7.参观法门寺、乾陵

【陕西全境游】7.参观法门寺、乾陵

【陕西全境游】7.参观法门寺、乾陵
懿德太子墓,位于乾县乾陵东南隅的韩家堡北,是乾陵的陪葬墓。懿德太子李重润,是唐中宗李显的长子。1971年7月至1972年5月,有关部门对其墓进行发掘。现已在墓区建成博物馆,展出文物,开辟参与性旅游项目,供中外游人参观。(资料来自百度)

【陕西全境游】7.参观法门寺、乾陵

【陕西全境游】7.参观法门寺、乾陵

【陕西全境游】7.参观法门寺、乾陵
  乾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县城北部6千米的梁山上,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占地面积40平方千米。
乾陵建成于唐光宅元年(684年),神龙二年(706年)加盖,采用“因山为陵”的建造方式,陵区仿京师长安城建制。除主墓外,乾陵还有十七个小型陪葬墓,葬有其他皇室成员与功臣。
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个,也是唐陵中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陵墓。1961年03月04日,乾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资料来自百度)
【陕西全境游】7.参观法门寺、乾陵

【陕西全境游】7.参观法门寺、乾陵
武曌[zhào](624年-705年12月16日 ),即武则天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人。唐朝武周时期政治家,武周开国君主(690年-705年在位),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即位年龄最大(67岁)及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82岁)。
武则天为荆州都督武士彟次女。十四岁时进入后宫,为唐太宗才人,获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封昭仪,永徽六年(655年)在“废王立武”事件后成为皇后。上元元年(674年)加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参预朝政。高宗驾崩后,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建立武周。在位前后,“明察善断”,多权略,知人善任,重视人材的选拔,开创殿试武举试官制度。又奖励农桑,改革吏治。同时大肆杀害唐朝宗室,兴起“酷吏政治”。军事上收复并稳定安西四镇,一度使后突厥归降。晚年逐渐豪奢专断,渐生弊政。
  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等发动“神龙革命”,拥立唐中宗复辟,迫使其退位。中宗恢复唐朝后,为其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同年十一月,武则天于上阳宫崩逝,年八十二。中宗遵其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其后累谥为“则天顺圣皇后”。
   武则天智略过人,兼涉文史,颇有诗才。有《垂拱集》及《金轮集》,今已佚。《全唐诗》存其诗。(资料来自百度)
【陕西全境游】7.参观法门寺、乾陵

【陕西全境游】7.参观法门寺、乾陵

【陕西全境游】7.参观法门寺、乾陵

【陕西全境游】7.参观法门寺、乾陵

【陕西全境游】7.参观法门寺、乾陵
    乾陵无字碑

【陕西全境游】7.参观法门寺、乾陵

【陕西全境游】7.参观法门寺、乾陵
 六十一蕃臣像,也称“蕃像”、“宾王像”,在乾陵朱雀门外的东西两侧,有两组石人群像,西侧32尊,东侧29尊,这61尊石像与真人身高相仿,装束却各不相同,有袍服束腰的,有翻领紧袖的,有披发左衽的,但全部双足并立,两手前拱,整齐恭敬地排列于陵前,而他们的头却已不知去向。
  过去,许多人认为他们是参加唐高宗葬礼的外国首领或客使,但经过多年考证发现,这些石像大约建成于武则天去世后,是唐中宗仿效高宗为“阐扬先帝徽烈”在昭陵刻立蕃酋石像的做法,于景龙初(707—708)在乾陵立的蕃臣石像,其目的同样为了阐扬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徽烈”。而这些石像,是已经归顺唐朝任各种官职的原少数民族酋长像。(资料来自百度)
【陕西全境游】7.参观法门寺、乾陵

【陕西全境游】7.参观法门寺、乾陵
 乾陵无字碑,为武则天所立。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区西北方五十公里处的乾陵,在乾陵司马道东侧,北靠土阙,南依翁仲,西与述圣纪碑相对,奇崛瑰丽,巍峨壮观。
 乾陵,位于陕西咸阳市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陵,陵前并立着两块巨大的石碑,西侧的一块叫“述圣碑(或称述圣纪碑)”,东侧的就是武则天的无字碑。“述圣碑”是武则天为高宗歌功颂德而立的碑,她还亲自撰写了5000余字的碑文,黑漆碑面,字填金粉,光彩照人。东侧就是武则天的无字碑。
 无字碑因最初碑上未刻一字而得名,清乾隆年间《雍州金石记》有记载:“碑侧镌龙凤形,其面及阴俱无字"。(资料来自百度)
【陕西全境游】7.参观法门寺、乾陵

【陕西全境游】7.参观法门寺、乾陵
那么武曌为什么要去立这座空白碑呢?
其实坊间有三个推测。
第一个推测便是武皇自己意识到这一生罪孽深重,所以她不敢写出来。
第二个推测与第一个相反,他们认为,恰恰是武皇觉得自己的功绩很多,一生传奇,仅凭几句碑文无法记述完整自己的功绩,所以索性抛弃文字。
还有第三种推测,这种说法非常的浪漫,那就是武曌觉得不该由自己来评说自己,干脆留下一段空白的碑文,然后让后人来点评、评说,好的坏的她都接受。
那这三种说法哪一种符合武皇当时立碑时的想法呢?其实都不是,这些猜测都是建立在武曌在世时,她有自己的想法,要知道碑文都是在死后才立的,跟武曌怎么想没什么关系。(资料来自百度)

                          【陕西全境游】7.参观法门寺、乾陵
            【陕西全境游】7.参观法门寺、乾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