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景山去唱歌
周日的景山唱歌,北京人已经人人皆知。
今天又是周日,天高云淡,秋高气爽,我很早就来到了景山西门。
刚过八点半,来景山唱歌的人们已经从北京的东西南北汇集到了这里,准备一展歌喉,纵情高唱。
到底景山唱歌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准确的说是在哪一年,我还真记不清楚了,但唱歌的历史起码有十年以上了。
每到周日,您一进景山公园的大门,立即被嘹亮动听的歌声所吸引,有大家在一起合唱的,有个人独唱的,有一边跳舞一边唱的,有随着手风琴伴奏歌唱的,有伴随着葫芦丝的音乐歌唱的,更多的是随着众多的口琴声有人跳有人唱的。
在这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上至有名的国家男高音,下至开出租车的师傅,男女老幼,同台同乐。
您别以为来这里唱歌的都是“下里巴人”,水平肯定一般般,那就大错特错了。
您想听什么歌?
国外的、国内的、新疆的、西藏的......就连三十年代的老歌也有人在唱,在这里只要您点得出歌曲的名字,就能找到唱歌的人。
已经快九点了,让我们一起欣赏吧!

一进景山公园西门,左侧的一棵柿子树挂满了柿子,在蓝天映衬下显得很有秋意。

歪脖树,据说当年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帝就是在这棵树上吊死的,但地方没变,树可不是当年的树了。

在景山山坡上,这个合唱队成立年头不短了。

自我欣赏,陶醉其中。

手风琴拉到高兴处

这些老人大部分是“高知”,专唱三十年代的老歌曲。

周旋的歌是大家比较喜欢唱的

相互交流、探讨

葫芦丝吹得多么投入

得意忘形,翩翩起舞。

原来大家都不认识,是唱歌让我们走到了一起。

手风琴拉得不错

这位是中学教音乐的,在这里义务教唱歌已经七、八年了,有一大群粉丝。

怎么?
小孩儿也参加了进来。

我们可是有组织的

各人有各人的玩法,我就喜欢自拉自唱。

吹笛子的不甘寂寞

除了唱歌,景山快板也很出名。

三人口琴,吹得真棒!

景山最大的合唱队。
我是举着相机照的,那都照不全,估计得有一千人左右。

很喜欢他的快板书,幽默、滑稽、富有哲理。

这位姑娘在这里跳独舞已经有五、六年了,目中好似无人,独往又独来。

景山南门的“快乐口琴队”,队长指挥很有风度。

指挥的这位老者,今年82岁了,当年在延安就是搞宣传工作的,他们唱的大部分是抗日歌曲,最拿手的是:“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老人们在一起唱歌已经有七、八年了,都成了老朋友。

新疆歌舞?
还是哈萨克民族的歌舞?
我是外行,反正是少数民族的歌舞。

口琴合奏。

安徽黄梅戏也参加进来了

“我得看着谱唱!”

忘词了?......

路边一坐就拉上了

围着景山公园转了一圈儿,不花一分钱,欣赏到了这么多好听的歌曲,多值呀!
现在还不到十点,唱歌的高峰还没到来呢!
像这样的唱歌一直要进行到晚上才结束。
北京景山公园因崇祯皇帝上吊的歪脖树而出名,如今“景山公园唱歌”又为它增光不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