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老北京的玩意儿
北京城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曾经是辽、金、元、明、清五朝的都城。
可能是受北方少数民族骁勇善战“马背上打天下”的影响,北京原来很多体育项目都和骑马打仗有关,最近本人有幸在天坛公园看到了原来“老北京的玩意儿”,想和博友们共同欣赏。
一、投沙袋:
沙袋,重约十几斤,用单手拿住抛向空中。可一人或多人玩耍,一般是几个人共同玩,分向上、向后、向左、向右、从裆下......多个姿势。
十几斤的沙袋被玩儿者像面团一样,揉来揉去,上下翻舞,好不惊险,您看着容易,不练上几年的功夫是达不到这种地步的。

这位老者已经七十多岁了,你看那肌肉多么发达。

抛向空中,抬头望月,能锻炼人的颈椎。

小伙子玩的是石锁,对增强臂力和身体的柔韧性很见效。
一种传统体育项目的形成和发展肯定与当时的生活、工作有关系,投沙袋,是当时人们往马上或车上装卸东西,还是和其它工作内容有关?......
二、玩鞭
鞭子长约三、四米,玩儿者手持鞭子抡圆了一甩,鞭子的响声划破天空,一里地以外都能听到,除了要求玩儿家具有一定的臂力外,技术要求是很严格的,您玩儿不好就会抽到自己的脑袋,他们可不是练了一天两天了。

巾帼不让须眉,这位姑娘玩的多么潇洒。

就像跳舞,鞭子抽起来犹如闪电一般,漂亮!

看这身材,这块头,这肌肉......

抡圆了就是一下,“啪!”好响亮呀!

这就是他们使用的鞭子,看,还有铁链子做的,够沉得呀!
鞭子肯定是和骑马打仗有关,我想:那些马背上的民族夺取政权后,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心里挺痒痒,只好每日练一下鞭子,回忆过去那蓝天、绿草,骑马纵横疆场的感觉。随着时间的进程,鞭子也越做越大,以至于他们锻炼身体使用的鞭子达到了如今的样子。
三、耍花棍
在北京南城每当春节、庙会等一些重大民间活动时,我们会看到一些人在“耍花棍”,一根长棍,两边带穗,被耍者玩的飞转,可一人玩耍,也可以两人互相投递,惊险、刺激。

这根花棍在年轻人手中上下翻滚,飞舞。

我们看着简单,没有几个月的工夫玩儿不到这种程度。
(以上照片在北京天坛公园拍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