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萨博不是沃尔沃 双庞不是李书福

(2011-06-20 09:08:19)
标签:

汽车

分类: 牛眼看品牌

http://s14/middle/5a77c69eta61a8c3b8a0d&690双庞不是李书福" TITLE="萨博不是沃尔沃 双庞不是李书福" />

昨天是父亲节,因为三个男人的名字,汽车界的父亲节也显得格外乍眼,他们就是庞庆华、庞青年、李书福。

 

在华泰闪婚闪离后,庞大、青年、萨博,竟鬼使神差地绑到了一起。庞大与青年联手,以高出华泰4个亿的价格,获得了萨博的控股权而非100%股权。如果最终能获得发改委一纸批文,萨博无疑是大赢家。而庞大、青年究竟在这桩“竞购”案中能收获什么?为何他们能如此坚决地要付出一笔有可能打水漂的巨资?

 

萨博日薄西山 双庞铤而走险

 

由于同样来自于瑞典,萨博的出场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沃尔沃,进而想到吉利收购沃尔沃,于是乎感觉很美好,觉得中国人又捡了个大便宜。

 

可是,这真的是个大便宜吗?连经营了萨博20年的通用汽车都无力回天,难道萨博在中国人手中就能起死回生?

沃尔沃被称为世界上最安全的车。而萨博的品牌知名度,完全无法与沃尔沃媲美。

 

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美国媒体The Truth about Cars日前报道,一批持有萨博198美元到74万美元不等债务的企业,可能迫使岌岌可危的萨博宣告破产。

 

而且,如果通过了发改委审批,其实还是相当于CKD方式引起生产线,与吉利收购沃尔沃有着本质的区别。

 

在汽车市场混了这么多年,双庞不可能看不出这些问题。然而双庞为何还要选萨博这个鸡肋呢?

 

庞大代理斯巴鲁,在葛优的广告攻势下,产品销售有了一定的提高,据说其代理权下半年的某天即将到期。因此,庞大必须先发制人,找到合适的买家,前几天与韩国双龙签订代理协议即是明证。合资、本土的大品牌,早已被汽车经销商瓜分完毕,庞大集团只能委曲求全。

 

而青年汽车的问题是后院起火,由于当初与莲花汽车的合资,于是就使用了标识、产品图片。现如今,英国莲花跑车终于露面,由此青年莲花的“贵族血统”现形,无奈之下另寻萨博。

 

这两个公司有着典型的共同特点:铤而走险、病急乱投医。

 

庞青年不是李书福第二

 

就像没有第二个马云一样,中国车市不可能再有第二个李书福。

 

李书福曾经一度被认为是“汽车疯子”。正是这种对轿车的执著梦想,才让他领着一帮人折腾出了中国自己的发动机。

 

由于工作关系,我在2006年见过庞青年一次。这位放牛娃出身的老板,口音很重,北方人估计很难听懂他在说什么。那时候他喜欢说一个词是“全赢”,大意就是只有乘客满意了,客运公司才会高兴,从而汽车厂家才能获得更多的订单。

 

但这次庞青年只怕很难再“全赢”了。庞青年走的路数与李书福截然不同。一个是通过引进国外的客车生产线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然后再以CKD方式进入轿车。而另一个则是以对轿车的激情投入发动机研发。这种不同的路数决定了庞青年不可能成为第二个李书福,青年汽车的轿车之路也必然一波三折。 

 

我宁愿相信萨博事件是“双庞”在车市不利局面下的一次联手炒作。对于双庞,萨博或许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但对于中国车市而言,萨博的确是垃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