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我所理解的学习
(2015-01-16 07:45:04)
标签:
极致价值投资过程校园励志 |
分类: 原创思想火花 |
小时候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学海无涯苦作舟”,70年代出生的人也特别崇尚这句话。但是现在,这句话不再吃香了,还坚守这句话的人,不被说成Out,至少也会被认为傻B或苦B。不过,直至现在,我依然真心喜欢这句话,再苦再累也不要放弃学习,只是工作后的学习变得不一样了:要躲,不敢在别人面前拿书装孙子;要挤,结婚后太多的事要做,没有整片的时间;要舍,有些书要有所抉择;要忍,因为书中所讲大部分都是死人……
凡事难就难在坚持,学习也不例外。如果把人看做一个容器,学习有两重含义,一是向容器添加信息;二是改变容器的形状以更好地整合信息。因为长期坚持读书学习,我还是有些自己的想法:
首先,学习要去掉功利。有些人就是喜欢快,喜欢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所想要的,但以我的经验,所有来得快的东西,也去得快,与其花一个月的时间来学个皮毛,不如花一年半载理出头绪,培养兴趣。我的学习方式向来都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就拿读书来说,一本接着一本,我并没有想过要从书中得到什么“黄金屋”、“颜如意”或“千金粟”。说句心里话,我看的书比较杂,除了不断交叉看过的书会有些印象,大部分书读过的书全都忘记,但这却阻止不了我继续读书的渴望。每每看到一本好书,我的眼睛就会发光,会急不可待,甚至抛弃早起跑步的习惯,尽早赶紧读完,然后,抄些好词好句,写点评论心得。读书,我如阿甘,一心一意只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享受带来的愉悦。
其次,学习要重视过程。学就是探索,了解未知;习就是温习,重复熟练。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认识自我、弥补自身不足的过程,通过模仿别人,做到融会贯通,再来点自我创新的东西。为什么读书能带来愉悦的心情呢?因为,生活阅历不可能全部来自现实生活,更大一部分只有通过阅读获得,许多人面对困难会焦头烂额、不知所措,就因为缺少了从书中获取阅历的经验。工作后,因为我的专业是金融,于是,充分利用学校所学的金融知识,把钱分成三等理财。也是这段时间开始接触到巴菲特的价值投资,开始在股市里也如大部分人一样交了一些学费,但经过几年的沉积,当大环境变好后,价值投资方式也在股市里开花结果;现在年龄大了,性格趋稳,理财就偏向稳健,除了定投一些大盘股,我慢慢在保险分红型中进行投资。学习需要过程,而慢学经常会给人于无意之中收获瞠目结舌的结局。现在,我看书的风格毫无目的,一会儿文学小说,一会儿哲学心理,一会儿心灵禅修,一会儿又在看经济金融,杂而不乱,尽情地享受读书的过程。
第三,学习就是在逐梦。用“高分”来衡量学习,只算是学习的初级阶段,学习的高级阶段就是追求梦想。坚持学习,最明显的是能获得知识,但同时在心灵品性、为人处世、决策能力等方面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还会形成一种自我独特的观念或眼光,变得有深度、有内涵。从小到现在,我所有梦想的实现都是建立在努力学习之上,其间充满着辛苦与汗水,但现在反过来,我也非常地享受,因为,追逐梦想与愉悦学习总能够做到相生相长,成就人生最大的幸事。现在年龄大了,许多事也看开了,但在读书这件事上,我从不轻易放弃,与学习不离不弃。
最后,学习就当学到极致。学习,靠的就是时间的投入,而人最为宝贵就是生命,生命也由时间组成。自从参加工作有了家庭小孩后,大量时间都经常会流逝在一些琐碎的事上,要想拥有一长段静心读书的时间本来就是一件奢侈的事。也正是时间的如此宝贵,更要把时间用在刀刃上,把喜欢一件事这种强烈的感情转化成动力,发挥至极致,成就卓越的人生。虽然人的一生很短,但我还是喜欢用十年作为一个阶段,静下心来细研一件事,反复去做,十年就是一个爆发期,一个令人脱胎换骨的发酵期。其实,十年的期限,经常只要几年就能收到效果,因为,在同一起跑线的人,经常都在快跑后变小跑,小跑后变慢走,慢慢地退出角逐,笑到最后的人总是那样的少。
总之,虽然我比较崇尚无目的、无功利学习,但我还是相当用功,毕竟要学就要学到极致,一旦学习过程是愉悦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