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将20分钟用到极致的哈佛博士生

(2013-12-21 08:00:28)
标签:

校园

努力

励志

坚持

读书

分类: 心灵励志

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60岁上哈佛。在哈佛学习时,王石遇到一个曾在万科工作过、正在哈佛读博士的男孩。一天,两人聊天时,男孩对王石说:“王总,我想上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王石很惊讶:“那是一个找对象的节目,你一个哈佛博士生去上节目,是不是在开玩笑?”

男孩很认真地说:“我没有开玩笑。我就快毕业了,也到该找对象的时候了。”

王石仍很疑惑:“《非诚勿扰》是个娱乐节目,你到那儿就能找到对象吗?”

男孩说:“我有理由,第一,毕业后我还要找工作。”

“找工作和上《非诚勿扰》有什么关系?”王石不明白。

男孩说:“我算了一下,如果上了《非诚勿扰》,我一个人占用的时间是20分钟,而在这20分钟里,我的收视率和广告费用折算下来就是200万元。换句话说,如果上了这个节目,我个人就白白使用了200万元的广告费。节目下来后,如果我对别人介绍自己时,对方会说我认识你,是《非诚勿扰》的那个谁吧,一下子什么都不用介绍了,因为20分钟的节目就已经把我宣传到位了。”

听他这一算账,王石禁不住赞道:“不愧是哈佛的学生,你首先考虑的是这个节目能为你免费做了宣传。”

男孩说:“难道不是吗?这对我以后找工作也很有用,不仅少了很多交易成本,也少了很多时间成本,两全其美的事,我为什么不去做呢?”

王石点点头:“你说得对,我支持你。”

“第二个理由,我确实想谈恋爱了。至于20分钟能不能找到对象不重要,我通过《非诚勿扰》告诉了全世界我想谈恋爱,也不排除我与哈佛和中国的某个女生谈对象,只要这个节目将我宣传出去,喜欢我的女生自然就明白了。”

男孩说完后,问王石:“如果我上《非诚勿扰》,您能加入我的亲友团吗?”

王石微笑道:“你把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我想不加入亲友团都不行了。”

一个月后,男孩就顺利上了《非诚勿扰》,王石作为亲友团成员也参加了节目。主持人孟非对此调侃说:“这是我们做《非诚勿扰》以来档次最高的一个亲友团:城市规划发展、投资发展的一位教授,那是哈佛非常资深的一位教授,再一个就是请了万科集团的董事长王石先生。”

参加完节目仅十多天,男孩就收到了1400封希望与他建立联系的电子邮件,他也因此很快找到了对象。2012年毕业典礼后的5月,他在哈佛大教堂举行了婚礼,然后任教于香港城市理工大学。

对此王石很感慨:“如果这个哈佛博士生看不上《非诚勿扰》那短短的20分钟,他也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从上节目到谈恋爱,到结婚,到找工作,一气呵成。这就是哈佛速度,也是20分钟所衍生的奇特效果。”

(作者:张小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你可以不平凡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