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芒格,引领我航行的精神导师
(2011-02-11 08:13:55)
标签:
财经华尔街查理·芒格传精神导师投资校园 |
分类: 原创思想火花 |
很久以前,一直都想写写心中无比崇拜的精神导师——查理·芒格,感悟太多无法详实表达。对芒格的最初了解来自于伯克希尔年会上的股东回答阶段和芒格作为威斯科金融公司主席上的讲话,而较为系统的了解则来自于张志雄的几本《投资大师——芒格》,最近刚刚看完珍妮特·洛尔的《查理·芒格传》,才有了更完整清楚的认识。
芒格是我所知道的所有人中,最有智慧的,他的思想、道德、理性和诚实对我的思想与行为的影响是深远的,不仅在股票价值投资方面让我受益匪浅,特别是性格、生活、思维、心灵和精神等方面的影响更加显著,他旺盛的好奇心、无比的耐心、果断坚决、脚踏实地以及不为传统观念所约束的性格,让我如数家珍。
谈到芒格,离不开其好读书和执著于跨学科的性格,这对我影响尤其大。巴菲特曾说,“芒格的思维跨度比我要宽得多,他每年要看几百本传记,还能全部吸收并记住。”无独有偶,今年春节期间在“苍茫中传灯”的博客里读到一篇博文《春节时光好读书》里提到, 李剑先生在1999年转向价值投资的最近十年里,读了上千本与投资有关的著作,数量比当年读大学时十倍都不止。每每看到这些好读之人,我心中就无比佩服,也更加坚定自己所选择的路是正确的。我也深深知道坚持不断阅读的习惯是“大师最终成就大师”的法宝。我也在多篇的博文中对读书有所提及,我可以拍着胸脯坚定地说:读书充满乐趣,而乐趣更多,成就也更多。若没有对读书如此这般痴迷,就没有我今天所有的成功与收获。拿一件生活小事来说。
老妈问:很少看到你练车,看得最多的是躲在书房里看书,为什么才几天功夫,驾车如此熟练,不像一个新手。
我答:我虽然笨笨的,手脚也不灵活,但我大脑灵活,我把书上所学的东西应用于生活,从而可以补实其它方面的缺陷。因为我的好读书,手脚也就不会像以前您眼中所看到的那样笨了。
听后,我老妈似有所悟地傻傻笑了,我也如此。
其实此类对话经常在我家发生,当没有外人的时候,我更会把一些东西与读书所得常识挂钩起来。有些生活中遇到的难事请教我时,我会用分析、逻辑、心态等方面知识进行解答,虽说每次并不一定都正确起作用,但经常下次还会来请教。至今,我家小孩依然相当敬佩我在读书方面的坚持,时时表现出以我为荣的样子,我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他。多读书,好读书,在家中的地位也会得到提高,这是读书带来的附属胜利品,我现在的生活如此愉悦也来自于此,时不时就会从一些人口中得到赞赏,时不时就会有人因我的某种建议而感恩于我,时不时就会因读完一本书而无比欢喜,所有的这些,千金难买。
不过,我对“跨学科”方面还想多讲点。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即使别人认为非常艰难,我都会试着去做做。芒格在跨学科里最为推崇的是二门基础学科——数学与物理,他认为只有学习数学与物理才能正确思考。他曾说:“时至今日,我从来没有在任何地方上过化学、经济、心理学或者商业课程。不过我最早上过物理和数学方面的基础课,对于这两门课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因此吸引消化了自然科学中最基本的组织精神。后来,我在越来越偏向人文方面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强化这种精神,将其当作自己的知识组织指南和归档系统,这样不管要搜寻什么跨学科的智慧时很容易就找到了”。其实,对于学习跨学科的大部头著作时,无需太多恐惧。从《查理·芒格传》中,我们了解到芒格一生中取得成就大部分来自于自学。而以我个人的经验,万事开头难,跨学科的学习本来就是一件难事,刚开始的时候,我也如常人一般不知所云,甚至感觉浪费时间,可当我硬着头皮一本接着一本读完后,奇迹出现了,我坚持让我从中得到许多生活无法得到的体悟,于是,当读完一本后我又会有读下一本的冲动与期待。一本接着一本读,慢慢地,有些学科得到加固,不断串起来,融会贯通后就形成常识。
书,越读越感觉自己的无知,但真理是越辩越明。就如,当初我刚接触价值投资的书一样,天书一般,什么都不懂,越是门外汉最喜欢向巴菲特找茬,还以阴谋论来否认巴菲特的动机,甚至认为他是中国人的奸细。后来,静下心来持续不断地广泛地学习,不管能吸收到多少,一本接着一本看,慢慢看得入迷,观念得到转变和加固,不再那样无知,操作起来也就有根有据。
关于投资,在《查理·芒格传》里所占的篇幅并不多。芒格认为在华尔街成功就必须做到两点:首先要正确思考,其次要独立思考。看似简单的一句话,但做起相当困难。先说正确思考,这需要历经无数次失败后,依然坚持不懈去做,在无数次的辨别中才最终慢慢练就的本领。然而,独立思考更是难上加难,在股票投资上,至今依然都是一些听小道消息的人,就拿我来说,旁人与我交流,更多是问买什么股票,而非交流投资理念等,这种随大流、人云亦云的投资方式随时随处可见。
投资前要做足功课,谨慎处理自己的财务问题。必须了解自己的天性,每个人都必须在考虑自己的边际效用和心理承受能力后才能开始加入游戏。首先,进入股市的钱一定是自己多年不用闲余的钱,这样才能有更大空间和更长的时间进行操作,确保无论市场上发生了多么疯狂的事情,仍然能够参与其中,也就是“当闪电打下来的时候,你应该在场”。
价值投资的核心是弄清楚企业内在价值与和股票价格的关系,关键就是付出的价格能够得到好的股票,也就是巴菲特经常说的“用五分钱买到1元的货”。芒格认为衡量股票买卖的依据应该是内在价值,而不是当时的价格,这种理论也永不过时。在我看来,准确衡量企业的内在价值如“骆驼穿针眼”,不管科班出身,还是半路出家,几乎很少有人能准确计算出企业内在价值,十个基金经理就有十个不同的评估价格,而且经常有着天壤之别。而在这方面,巴菲特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况且我们普通小散。不过,面对普通人评估企业内在价值能力缺失的问题,巴菲特却告诉我们另外一种方法,就是所谓的“模糊的正确永远比精确的错误更加安全”,即如果有人体重在300至350磅之间,我们不需要精确的体重就可以判断出他是个胖子。所以,当股市越低迷,其价格更吸引人,安全边际也得到加宽。所以,若你能了解企业,准确判断其内在价值,那是绝对好事,但大部分没有这种能力的人,也无需太过悲观,因为“模糊的正确”依然也能在股市投资中做到游刃有余。
芒格的集中投资是出名的,他说如果可以的话,他宁愿就买3只股票,所以,芒格管理的合伙公司年度净值波动相当大。芒格说:“必须学会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及早认输,而如果有大牌在手,就要下重注,困为你不常拿到大牌。机会出现,但不是经常的事,所以一旦它降临就要紧紧抓住。”作为普通小散,我没有芒格评估企业的能力,在现阶段我更习惯于分散投资,不仅分散购买多只股票,而且也把股票投资与房地产、保险、基金等其它形式投资进行分散,多渠道构筑坚实的财富城堡。
在长期投资方面,芒格也给出智慧的话:像我们这样着眼于长期收益的人,通常尽量不做傻事,也不试图扮演非常聪明的角色,最后获得的收益是非常可观的。俗话说“擅泳者溺”,这句话充满了智慧。
随便翻开一页,都会被芒格妙语连珠的句子所感动,所惊叹,所臣服,这些来自生活常识的句子,说得如此在理,令人无法释怀:
你永远都不应该在面对一些难以置信的悲剧时,因为自己失去信念而让一个悲剧演变成两个甚至三个悲剧。
尽你所能,永不撒谎,言出必行,永远别找任何借口。如果要开会就早点动身,别迟到。不过真的要迟到的话,别绞尽脑汁想什么借口,只要道歉就好。别人要听到道歉,但对借口一点都不感兴趣。
在我的一生中从来没有因为谦虚而受到指责。虽然谦虚是我非常欣赏的一种品质,我并不认为自己已完全拥有。
如果你想变得聪明点,就必须不停地问“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同时你还必须将答案和有条理的深层理论联系起来。
永远不要和一头猪玩摔跤,因为如果你这么做了,你们两个都会变脏,但是猪会乐在其中。
如果你一直努力前进,不要让发生的任何事阻止你,你的生活将会美好很多。
……
芒格的思想让我深迷其中,无法自拔,若是有人提议“给我十万让我永远不读芒格的书”,此种说法有些夸张,但我一定不会接受,因为读芒格的书使我的内心得到无以伦比的愉悦,犹如走进一个快乐的精神王国,一旦涉足其中,就会流连忘返。这种来自于内心愉悦是金钱、物质等东西所无法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