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在华尔街做自己喜欢而又擅长的事

(2010-11-02 12:44:29)
标签:

罗杰斯

华尔街

资本市场

谨慎

做功课

校园

分类: 经济管理
我在华尔街做自己喜欢而又擅长的事

【河之洲点评】他五岁就学会了赚钱,怀揣600美元独闯华尔街;与金融大鳄索罗斯携手共创量子基金;两度环游世界,创造了无数投资记录;被誉为最富远见的国际投资家,美国证券界最成功的实践家;在别人对中国股市一路看涨的时候,他却犀利地警示世人;他就是投资大师:吉姆·罗杰斯。我的生活态度:总是寻求简单的处事方法。找到你在生活中最爱的东西,放手追逐它。

 

我在华尔街做自己喜欢而又擅长的事

 

罗杰斯的投资理念

很多人都问我,我的投资理念是如何形成的,其实我上大学的时候对投资知之甚少,甚至都没听说过华尔街。我是因为一个暑期工作才偶然进入了华尔街。那时候,华尔街不像今天这样活力四射,对年轻人没什么吸引力。因为经济不景气、越战等诸多原因,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之间的华尔街并没有现在这么刺激,很少有年轻人去那里工作。但我却对华尔街一见钟情,虽然在那里赚钱不多,却可以了解世界各地发生了什么 这正是我喜欢的。所以我到华尔街去工作,就再也没有离开过。

而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和21世纪初,大家都在盈利,整个华尔街活力四射,很多人慕名而来。华尔街这才从一个单调落后之地发展成世界经济激情四射的中心。直到今天,华尔街还在发生着变化。

我觉得投资的基本理念就是低价买进,高价售出。在任何领域你都能发现价格低廉的东西,如果你认为它会增值,那么它就会带来一笔不错的回报。这是我一直坚持的投资理念。

我觉得亏本会给投资理念带来巨大的影响。我的生意起步不久就曾血本无归,因为我自以为对自己在做什么十分清楚,而事实却证明我在投资方面的知识还很匮乏。这给了我深刻的教训。它告诉我并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聪明,我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没有什么像血本无归那样能让人警醒。

我挣钱是为了换取自由。钱能给我自由,让我能做一切自己想做的事情,此外就没有多少用途。现在我没有车,连房子也没有。我并不需要很多东西,也不想要很多东西。但是要做自己想做的一切事情就必须要有一些钱。如今我更愿意把钱花在家人身上,而不是去拥有什么。

人们说我的投资范围覆盖了世界各地的各个领域。确实如此,我在不断投资的过程中不断地学到更多的知识。所以,从这方面来说,我确实在世界各地、各个领域都有投资。我与我的投资共同成长。

 

做自己喜欢而又擅长的事

我写过一本书,书名是《给女儿的12封信》。我在书中没有提到特别复杂的投资方法,只是试图告诉女儿我的生活很平静。这就是我的生活态度:总是寻求简单的处事方法。我首先是个很单纯的人,并不复杂。正因为我很单纯,我的投资方法也很简单,我的生活态度也很简单。我也在用这种方法来教育我的孩子,他们要想长大后有所成就,就不该照搬我的处事原则。尽管我是他们的父亲,他们也不应效仿我的方法,而必须培养他们自己的行为准则。但如果他们也崇尚简单的生活和处事方法,他们也可能有不错的前途。

我对孩子的忠告就是要找到自己的目标。就算所有人都建议你去当律师、当医生,而你不喜欢的话,就不要去做。如果我要你去当医生,而你却不喜欢,尽管我是你的父亲,也不要听我的。找到你在生活中最爱的东西,放手追逐它。这样做的话,首先,你会感到无比快乐;其次,那些最成功的人每天醒来不是去上班,而是去享乐。他们爱自己的工作,爱自己的生活。他们是最快乐的人。尽管有时他们也会失败,但他们却不悲伤。他们是成功的创造者,因为他们做着自己喜欢而又擅长的事情。

 

我的投资不可复制

很多人总是喜欢看成功人士的励志书,想要从中寻找到成功的捷径。而我认为人不需要刻意效仿别人。可能你的投资方法和我的一模一样,但除非你有了自己独有的方法才能投资成功。有很多方法可以让你成为成功的投资人,一些人擅长短期交易,但这是我的弱项,而他们却有着极高的天赋;另一些人和我一样低价买入商品并长期持有。每个人都应该找到自己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成功。如果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一味模仿我或他人,你就无法成功。虽然这样你可能还是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投资人,但这也比一味模仿他人强得多。

我认为,最佳的资质包括怀疑、好奇和独立。必须要学会独立,因为一旦你在任何事物上都追随大众的话,不管是电视节目还是体育运动,恐怕你都难以取得成功。但是如果多数时候你能独立思考,采取与众不同的行动,那你就能成功。这不是绝对的,但通常如此。

你必须独立,不追随大众。在任何行业,一味地盲目跟风只会让你一事无成。在投资界更是如此。

 

金融危机中的华尔街

作为投资者就会有成功和失败,而让投资者最无力的就是大规模的经济危机。说到危机,就不得不提2008年爆发的那场金融危机,这是很多年来最严重的一次。从某个意义上来说,这意味着全新的考验,因为我们已经很久没有遇见过这样的危机了。但是大多数金融危机都有相同的起因。当人们太乐观、物价过高、所有人都过于兴奋时通常就会出现问题。当人们负债过多时,问题会更加突出。

那时候,没人停下来说:“这样下去结果会很糟,将是一场灾难。”倒是有人说:“有点不对劲,这样会出问题。”但是大多数人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些,他们只想着继续下去。他们认为自己在挣钱,认为自己会成功。那些买四五套房子的人可没有停下来想“有朝一日是会出问题的”。所有人都被卷入了疯狂之中。泡沫就是这样形成的,开始的时候很小,然后慢慢变大,而所有人都认为这感觉好极了。人们根本就不相信那些发出预警的人,不听他们的劝告,所有参与其中的人在当时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是错的,这才是问题所在。华尔街在道德上是没有问题。

市场自我调节总是可行的,前提是美国央行允许人们失败。如果这样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意应该还是很健康地发展着。因为如果在1998年,或者其他哪一年失败了,华尔街所有人都会损失很多钱。他们会炒掉不合格的人,也会损失很多资金,从而无力去做疯狂的事情。

但是不管你犯了多大的错误,都不会失败的话,错误就会日积月累。市场本身的规则就是让人们失败从而清除体系里的弊病。然而美国央行却说:“不,我们怎么能让朋友们失败呢?”市场本该发挥作用,清除自身弊病,再从头开始。美国央行却为失败者的错误买单。不幸的是,多数时候央行不愿让人失败。我们现在正为此付出代价。

有人认为一些大公司规模太过庞大,是不能失败的。可这是那些公司自己的说法,因为他们不想失败。他们会打电话给格林斯潘或伯兰克:“我们要是失败了整个体系都会垮掉。”格林斯潘不是很聪明,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格林斯潘说:“这些公司确实太庞大了,不能失败。如果它们失败了就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但银行倒闭不是什么新鲜事,几百年来如此,几千年来也是如此。

投资银行更是如此,银行倒闭也没有带来世界末日。世界总是在自我修复。大公司的失败对世界来说是有益的,人们失败可以让体系从头再来。市场要做的就是这些:淘汰失败者,奖励成功者。而我们现在却在牺牲成功者,奖励失败者。成功者要为失败者付出很大的代价。

再来说说资本市场,成功的经济必须要找到把储蓄资金引导出来让人们进行投资的方法。储蓄并不能带来什么好处,它无法用于投资,比如投资建设新工厂、高速公路、学校、铁路等等。

资本市场的建立与否决定经济成功还是失败。这就是为什么几个世纪以来,资本市场出现在世界各地的各个历史阶段。资本市场不单单存在于美国。这就是资本市场的作用。资本市场要发挥作用,需要人们用储蓄进行投资,而那些投资成功者就能从中赚很多钱。但如果每个人都进行投资,却没有一个人失败,整个体系就无法运转。因为市场发展的唯一途径就是一些人获得成功,一些人遭受失败。生活本就如此,不是所有人都能成功。

要允许人们失败,比如一个人失败了,就会给所有人带来经验教训。大家就会知道投资须谨慎,不能见什么就投资什么,而是要进行可靠的投资。否则所有人会对所有领域进行投资,这种方式是对经济有害的。经济要想发展,就需要在合理的地方进行投资。

现在的经济问题不能归咎于全球化,是人们大量的错误才导致了这些问题,而人总是会犯错误的。相比开放国界,关闭国界、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会带来更多的问题。

既然有经济全球化,那就有全球的金融中心。金融中心的发展史分为很多阶段,从当初籍籍无名到后来的名扬四海,而今金融中心已经风光不再,在将来三四十年间金融中心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会进一步减弱。华尔街的过度发展和唾手可得的利润导致了失败,也带来了新的转变。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金融中心从英国伦敦转移到了美国纽约。在我看来,华尔街在将来的20年~30年间将失去其举足轻重的地位。美国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债务国,英国也有沉重的债务。所以世界金融行业的中心正从西方向亚洲转移。金融困难加剧了世界中心的转移速度。这是个历史性的转变。这种转变虽然不是十几年就发生一次,却在每个世纪都会出现。很多金融机构正在从华尔街迁出,我们为什么还把华尔街当成世界的金融中心呢?因为很多人习惯向后看,他们看的是Real View Mirror(后视镜)里的景象。后视镜就是你在开车的时候,车的两端会有一个镜子,通过这个镜子你能看到后方的景象。在生活中,很多人会回顾过去事情的发展规律,认为将来也有这种规律,他们也环视现状,发现这种规律还在起作用,于是就认定这种规律始终有效。然而要在投资等领域获得成功,你就必须向前看。

你必须看到将来会发生什么。你必须了解过去,因为过去决定了你现在的状态。但之后你就要推算将来会发生什么变化。世界总是在改变,每个年代都是这样。20世纪20年代的世界与21世纪的世界迥然有异。你们必须要理解这种变化,学习历史会揭示这种变化,但心里要想着“那接下来的20年里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现在所有的资产都集中在亚洲。那里有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地区: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我们现在需要亚洲的资产。我认为在未来30年里最为成功的人是产出实物的人,比如农民、矿工等。生活在中国是很幸运的事情,你在正确的时间生在了正确的地点。我也把家搬到了亚洲,我的女儿们也会说流利的汉语。按我对世界的看法,在21世纪,中国会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

我可以保证,将来的20年里,世界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华尔街的辉煌属于过去的20年,伦敦城的辉煌也属于过去的20年,在将来的20年里,它们不会再这般辉煌。将来的20年首先属于亚洲,其次属于世界经济的其他地区。

 

罗杰斯看中国

不论中心是转移到香港、上海、东京或是新加坡,总之一定会转移到亚洲这是必然会发生的。我只是想建议中国,你们必须要有资本市场。中国需要建立类似美国20世纪50年代~70年代的自然的资本市场。尽管美国将来不再是最重要的地方,但我们仍然会保持自然的资本市场。

虽然我认为在未来30年里最成功的人会是农民、矿工等产出实物的人,不过要是你钟爱金融和资本市场,那么你就应该投身资本市场。我之所以去华尔街工作就是因为我热爱金融。这就是为什么我能够取得成功,因为我热爱金融。

我卖掉了在美国的房子,打点行装搬到完全陌生的国家去居住,虽然像我这样的人不多,但我并没有独行,人类迁移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了。但这真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一个重大的决定。

不过看看纽约吧,纽约是一个移民城市,在过去的150年间,人民不断迁移至此。这就是美国的强大之源。人们离开各自的国家来到美国,因为他们认为美国是天堂。而我认为现在的亚洲才是天堂。我想让我的女儿们在亚洲成长,在21世纪,中国会成为最重要的国家,亚洲会成为最重要的区域。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知道,上海80年前曾经是亚洲金融中心。当时如果你在亚洲从事金融业的话,上海股市是亚洲最大的,它仅次于伦敦股市,比纽约股市还大。向亚洲的转移会再次发生。上海或者其他亚洲城市都可能成为最大的金融中心。

在中国,因为金融危机的发生,人们对待金融创新的态度也愈发谨慎了。其实这样很正常,出现问题后,人们就变得更为谨慎。然而聪明的人眼光独到,会从危机中发现机遇,他们会发现危机中的机遇,会介入、找到新的方法、带来新的机遇,这种人会脱颖而出,取得大成就;而那些被吓破胆、惊慌失措而自我封闭的人就无法成功。就如同中国文化中的“阴”和“阳”,中文里的“危机”这个词也是阴阳相生的。危机也是一种机遇。机遇与危险相伴相生。20世纪30年代发生过世界范围内的大萧条,很多聪明人把它看成是一种机遇,利用它打下了基础,从而在此后的四五十年间积累了无数财富、获得了极大成功。

在我看来,中国的金融团体不够创新,但中国金融业可以,也必须要学会创新。希望现在中国能有人来为金融业的成功发展打下基础。我不知道他们会是谁,但他们一定来自亚洲,而非美国。

我也想给中国的投资者一些建议,谨慎、做好自己的功课、从事自己了解的东西、从任何你十分了解的东西出发来做功课、做研究,这样你就会发现重大的机遇。你就能创造很多财富。这些就是我对所有投资者的建议,不论你来自德国还是中国,都是一样。找出你自己最了解的东西,坚持下去,你就会挣到很多钱。

                              (来源/网易读书:《华尔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