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行走在美丽凤凰古城

(2010-10-11 14:04:26)
标签:

沈从文

沱江

凤凰古城

教育

分类: 原创影视旅游投资
【原创】行走在美丽凤凰古城

人生实在是一本书,内容复杂,分量沉重,值得翻到个人所能翻到的最后一页,而且必须慢慢的翻。——沈从文

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安徽歙县,并称中国四大古城,唯独没有心向往之的凤凰古城。对凤凰古城的认识是从沈从文的《边城》开始。102日,我们一家三口行走在古老而神秘的凤凰古城。

凤凰城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唐朝,至1913,方设凤凰县,沿袭至今。数百年来,苗人和汉人为争斗边城,战火纷纷,但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变得愈发美丽,令人陶醉。

凤凰城,如此出名不在于自然景观,重要还在于其人文景观,这里有一大把文化牌,张张都是大牌,因为,有文化、有底蕴,这里成为文人墨客喜欢的地方。其实,我们完全可以从凤凰城的宣传材料窥得一二。“为了你,这座古城已等待了千年”,令人叹止的文化广告。最近网上流传另一广告,能让我们对湖南名人有更全面了解:一代文豪沈从文的《边城》使凤凰古城名满天下,“鬼才”黄永玉的画在凤凰万寿宫引得游人如织,宋祖英的歌喉让湘西走向世界,谭盾取材于古城沱江水《水乐》享誉国际,罗洗河在南方长城的“中韩围棋巅峰对决”中一举击败了世界围棋第一人李世石。

【原创】行走在美丽凤凰古城【原创】行走在美丽凤凰古城【原创】行走在美丽凤凰古城

    凤凰带给我如此多的期待,人未到,心先醉之。但现实总没有想象那样好。踏入凤凰城后,第一感觉:人多,吵杂,很难静静欣赏。我所向往的凤凰城的感觉应该是幽静的石板街上,三五成群的闲人随意走动,随处可见小房旧楼,走走停停吃点风味小吃,沿江而下,渡舟而行……然而,这座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因为小,人潮如流,熙熙攘攘,处处是浮躁与喧嚣,无法感受其静。最多的时候,只能侧着身子挤走在古道中,我时而注目而视,时而抬头而观,时而静静而思,也算是闹中取静吧。

来到营街10号沈从文故居,凤凰最漂亮的小四合院,这是此次凤凰之行的重点。我心中一直都在想象着沈从文笔尖下的“浪漫与严肃,美丽与残忍,爱与怨交缚不可分”的凤凰。然而,沈从文在文学方面的造诣和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可以从诺贝尔奖评委中唯一一位懂中文的瑞典文学院院士马悦然教授的话看出。马教授曾多次在不同场合表达对沈从文的钦佩和尊敬之情,“沈从文是一百多年来两次进入诺贝尔奖终审名单的唯一中国人”,“沈从文是诺贝尔奖最大的遗憾”。在沈从文的故居里,我看到许多珍贵的照片,体验当时学习的刻苦。最后临出来的时候,我和小孩都在太平缸中的圣水中洗手,希望能得到沈从文文化精神的一些启发,也希望激励小孩好读书、读好书。

【原创】行走在美丽凤凰古城【原创】行走在美丽凤凰古城【原创】行走在美丽凤凰古城

    凤凰的美,离不开那条穿城而过的沱江,而沱江泛舟更是美好的体验。沱江上的吊脚楼是凤凰的一绝。澄碧的沱江穿城而过,两岸参差架叠吊脚楼如一只只长腿的仙鹤昂首挺立,古城、廊桥连同身后的青山一起倒影沱江波光里,是那样的和谐、淡雅。我们坐上小船,让当地船公把小船悠悠地撑到对岸。沱江水缓缓而动,江中水草顺水漂摇,对岸苗族姑娘放声对山歌。两岸酒吧一条街,处处可听到演奏与骷子声音。沱江上还有木桩搭成的半米宽木桥,许多穿上当地的服装,尽情在上面走服装秀,成为最亮丽的美景。

沱江水带给人无尽的遐思。因为沱江,凤凰变成了一座水做的小城。沈从文在其自传里说:“水的德性为兼容并包,从不排斥拒绝不同方式浸入生命的任何离奇不经事物,却也从不受它的玷污影响。水的性格似乎脆弱,且极容易就范。其实则柔弱中有强韧,如集中一点,即涓涓细流,滴水穿石,却无坚不催”。

【原创】行走在美丽凤凰古城【原创】行走在美丽凤凰古城【原创】行走在美丽凤凰古城

    留心看,处处都有眼目一新的东西。在虹桥下,可以看到好几个学生模样的男生卖力敲打、吹奏着各式乐器,沉浸在音乐中,仿佛周围的喧闹都与他们无关;处处可见姜糖制作过程,从在锅里熬,倒在青石板台上抹油,用铁铲东搅西捣,洒上芝麻、花生、核桃颗粒,挂上大铁钩拉,用剪子一小块一小块剪,整个过程行云流水;随便走走,你可能就会发现头扎围蓝巾老人,神情怡然,吹秦着各式的乐器,总能招来一群人驻脚围观,赞叹不已;随处可见苗族女子和善、朴素,美观而雅致,静静站在一边,或嬉笑,或与人拍照,真是贻笑大方;更有外国人四处用很地道的中国话在叫卖着东西,滑稽与搞笑……

在凤凰城待的时间并不长,对这座古城的感受相当表面。要是时间能再长些,或是人能再少些,这将是一个来了还想再来,再来就不想离开的人间仙境。 

                      二〇一〇年十月十一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