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爱书人河之洲
爱书人河之洲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6,627
  • 关注人气:46,87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聪明,不等于智慧

(2010-06-11 08:36:29)
标签:

智者

成败利钝

墨子回车

功利性

朝歌

文化

分类: 读书

河之洲点评:能坚持学习并能从中获得愉悦,这本身就是一种有智慧的表现。智慧常常青睐意志坚定、行为持久的人。要想成为智者,我们实在应该付出更多的努力。这些我至今还深信着。

 

聪明,不等于智慧

 

■一

  聪明不等于智慧。

  聪明在很多时候甚至还是智慧的敌人。

  不少聪明人爱“耍小聪明”,结果因小失大。

  现在的社会一点都不缺少聪明人,可是却缺少有智慧的人。就一些行业而言,聪明人如过江之鲫,但就整个社会而言,智者依然寥若晨星。

  聪明人爱动心机,凡事都要做功利性计算,“预算”的结果是利大于弊则“行之”,若“预算”的结果是弊大于利则“避之”。智者不用心机,甚至不愿计算,他们意志坚定,行为果决,常常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聪明人惯于趋利避害,智者为信仰不计成败利钝。

  因为惯于趋利避害,所以聪明人常常与智慧擦肩而过;因为不计成败利钝,所以智慧常常青睐意志坚定、行为持久的人。

聪明,不等于智慧

■二

  怎么样获得智慧?孔子说“好学近乎智”。圣贤看重的都是学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若能坚持学习并能从中获得愉悦,这本身就是一种有智慧的表现。

  说现在缺乏有智慧的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好学之人不多。很多人也在学习,但他们学习的功利性太强,不是为了考大学,就是为了考职称,还有的是为了考各种各样的资格证书。大学、职称、资格证书都不是坏东西,但若把学习的目的仅仅定位于此,那么,这样的学习境界就有点低了。

聪明,不等于智慧

■三

  功利心太重、欲望太多之人难以拥有智慧,“利令智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宁静的心态是获取智慧的先决条件,而焦躁不安、贪心不足是追求智慧之大忌。

  现在的社会有浮躁之气、暴戾之气、焦躁之气,独独缺少静心之气、温润之气、从容之气。这样的风气不利于智者的诞生。

  所以,要想成为智者,我们实在应该付出更多的努力。

聪明,不等于智慧

■四

  “智者不饮盗泉之水”,说的是孔子,他厌恶“大盗”,故对“盗泉”也抱有一份警惕。有人以为孔夫子是小题大做,我倒认为这是圣人律己甚严的表现。类似表现的先贤还有曾子和墨子。曾子极孝顺,经过一个叫“胜母”的故里,认为这个地名有悖于“孝”的理念,所以就不进入了。朝歌是殷时的都城,墨子经过此地时,认为“朝歌”之名严重违背他“非乐”的主张,所以就调转车头回去了。这便是后人说的“故里名胜母,曾子不入;邑号朝歌,墨子回车”的典故。

  广学多闻之外,严于律己也是抵达智慧殿堂的重要法门。放纵自己欲望的人不可能有智慧。古人讲“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样的教诲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有点难,但对智者来说却是一门必修课。□

(作者: 郑连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